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楊培根】儒之者何——“印尼國際第五屆儒教大會“后記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7-06-13 17:15:05
        標簽:


        儒之者何

        ——“印尼國際第五屆儒教大會“后記

        作者:楊培根(新加坡)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五月十九日辛未

                   耶穌2017年6月13日

         

        帶著好奇心和學習的態(tài)度參加在印尼“國際第五屆儒教大會”(2017年5月17-21日)體會良多。

         

        首先是對會議地點的好奇。新加坡 不是國際會議中心嗎?這個儒教大會怎么會出現(xiàn)在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印尼中爪小山城普沃格托(Purwokerto)?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一直是有識者的關(guān)注。確實很想聆聽專家學者對2500多年來、開枝散葉的儒家學說如何在西方文化和現(xiàn)代社會思想夾擊下求存發(fā)展的高見。

         

        懷揣這兩個目的走進會場,有訝異和佩服,也有驚喜和失望。

         

        普沃格托有23萬居民,華人不到1萬人。 主辦機構(gòu)印度尼西亞儒教孔圣會總會(PERAKHIN)基本“三缺“——缺乏華語人才、缺乏主辦經(jīng)驗、缺乏活動資金——如果不是聯(lián)辦機構(gòu)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的援手,新加坡現(xiàn)代孔子思想基金會的贊助,估計光靠美金200元的會費是很難成事。 


        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他們只用幾個月時間籌備、就完成新馬港臺中印的國際論壇壯舉;再聽到他們想在山城興辦孔教學院、想把普沃格托發(fā)展為印尼曲阜的宏愿,真是敢想敢做、魄力震撼。這是華文曾經(jīng)慘遭”根除“的印尼啊!壓擠下能夠看到怪石嶙峋的隙縫撐出一棵文化訴求的幼芽,雖然淺嫩、盡管羸弱、甚至扭曲,還是禁不住為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而驚喜!

         

        我的好奇心當然也得到滿足!

         

        普沃格托的會場硬件和服務(wù)軟件還真是當不起東道主。但是,當聽說籌辦會議的難度、知道一早就在雅加達機場親自接機,然后又和大家一起“擠巴士” (包一部可載百人的大客巴)的是籌備會主席和幾位理事、就沒有人敢公開抱怨從下午4時左右開車,半夜3點多抵達會場,翌晨6點半鐘要起床趕吃早餐參加開幕儀式的”辛苦“。其中一名負責人還不辭勞累連跑兩趟近48個小時的車程!我們都被他們的“實力”——誠心的服務(wù)——感動得無語。

         

        從會場到參觀協(xié)辦機構(gòu)“盡孝孔子三語學?!保ㄈZ即印尼語、英語和華語)更是一個感動之旅。幼兒園每月學費不到50元新幣、交不起的全部費用免繳。笑容滿面老師工資每月不到新幣200元??吹接∧岷⒆釉谧x中文和學習中華倫理文化,腦海不禁浮現(xiàn)新加坡孩子“ I hate Chinese”(我討厭華文)的囂張和高薪華文老師的無奈。同一個時間不同空間的華文境遇如斯,夫復何言?!


        印尼1966年9月30日的排華事件以來,華文教育斷層32年,直到1998年才慢慢恢復華族文化活動。當?shù)厝A人中不少對華文華語劫后余生的珍愛癡狂絕非其他地區(qū)特別是新加坡華人能夠感同身受。

         

        以民間之力要辦成這樣一個國際大會難,對缺人缺錢的印尼團體更是難上加難。除了拿出最大的包容心來理解和支持,作為第一次參加大會者,也許講幾句真話來拋磚引玉就是最好的“回報”。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儒教發(fā)展與傳播?促進社會和睦和諧”,附設(shè)四個子題:如果再讀大會主題之下附設(shè)的四個子題:


        1. 儒教發(fā)展與推廣。2. 儒教行教是“道、德、禮合一。3. 儒教是”自然“的信仰。4. 儒教是當代的使命。


        大會收到50多篇論文,根據(jù)主題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討論儒教發(fā)展與傳播的文章如《國家宗教政策與印尼孔教、“三教”的發(fā)展》(王愛平?中國),《馬來西亞儒教發(fā)展的處境和問題》(鄭庭和?馬來西亞),《儒教的發(fā)展與推廣關(guān)鍵是如何使其生活化常態(tài)化》(趙海?中國)和《儒教的現(xiàn)代重建與孔圣堂模式》(周北辰?中國)等;


        第二類討論儒家如何促進社會和睦和諧的文章較少,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代孔子思想與社會和諧及世界和平》(杜南發(fā)?新加坡)和《孝經(jīng)的內(nèi)涵仍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基石》(何子煌?新加坡)。


        也許受到主題和子題寬泛的鼓勵,第一類文章的論文內(nèi)容十分駁雜,從什么是儒學到擲爻鸞書(扶乩文詞),真是眼花繚亂,失去對大會主題探討的專注。也許將來篩選論文時應(yīng)該重視大會主題的切合性,加強對孔子思想在現(xiàn)代發(fā)展的討論。

         

        大會挑選32篇論文在報告會發(fā)表,每篇文章限時30分鐘由專家和學者輪流開講。由于都是一講到底,毫無互動和討論,氣氛沉悶。加上 與會者要一連2個小時(分段)保持專注、去聆聽可能完全不感興趣的課題確實是個挑戰(zhàn),聽課收獲估計不大。 可以考慮按課題組織分場報告和討論,允許臺上臺下的交流切磋。

         

        從會議組織的技術(shù)角度來看,儒學大會仍需大加改進。但是,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看到大會的成果。原來主辦方大力邀請與會者共商大會宣言,可惜反應(yīng)不夠積極,反應(yīng)三兩。并非不想支持,而是現(xiàn)場對儒家、儒者、儒教、孔子思想和孔教等等定義和可扮演的角色的認同有待統(tǒng)一 。大會最大損失并非無法達致宣言,而是錯過向與會者爭取資源來幫助打造普沃格托成為印尼曲阜的最佳機會。

         

        在印尼,儒家必須改名孔教的宗教形態(tài)才得以存在!在普沃格托,能說華語的接待人員很少、能以華文寫作的人才凋零、這樣的“慘狀”卻沒有阻撓當?shù)氐臒嵝呐笥艳k起國際儒教大會。對這些堅韌不拔的華族文化傳承者、誰的心里不寫上滿滿的敬服?


        反觀新加坡,各種“儒字號“的社團和機構(gòu)林立,生存狀態(tài)強于印尼許多,那些受人尊敬的儒門名流相比不知作何感想?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