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崔鎖江】參觀太原文廟

        欄目:廟堂道場
        發(fā)布時間:2017-07-21 19:28:35
        標簽:


        參觀太原文廟

        作者:崔鎖江

        來源:作者投稿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廿五日丙午

                   耶穌2017年7月18日

         

        太原府城文廟原在城西縣前街一帶,建于金大定年間(1161年~1189年),規(guī)模宏大。廟外有兩大坊,東曰“德配天地”,西曰“道冠古今”,屬兩廟共有。廟內(nèi)的主要建筑有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名宦祠、鄉(xiāng)賢祠、孝悌忠義祠、崇圣祠、文昌祠、奎光樓、敬一亭、更衣廳、泮池石橋以及供教學使用的明倫堂、齋房、教諭宅、訓導宅等。1881年,汾河決堤,太原府城文廟文廟毀于大水。太原的縉紳學土為之大懼,以為天降兇示于文人,于是集聚府衙,請求重建文廟。太原知府呈請山西巡撫張之洞定奪。張之洞為穩(wěn)定人心,親自選址崇善寺廢墟之地并倡導集資。太原文廟在沒有動用公款情況下,利用前崇善寺末毀的零星建筑,很快建成。這種演化過程與平遙文廟頗為相似,會在格局上存在些寺院氣息。太原文廟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照壁、六角井亭、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和崇圣祠。院心寬廣,古木參天。高大的孔子像令人敬畏。1919年,太原文廟被辟為省圖書博物館,1927年又易名為“山西省民眾教育館”。在這一期間,供奉孔子的大成殿改作“古代禮物樂器陳列室”;威嚴肅穆的大成門,改成“禮堂講演廳”。其它殿宇或為閱覽室,或為書庫,或為其它活動室和陳列室。1953年,文廟改為山西省博物館。1998年,省文物局等部門對文廟進行修復。2010年,文廟保護步入正軌,大多數(shù)殿宇與文物大都得到了妥善保護。同時,許多山西省各地收集的文物整齊的放置于文廟場院之中,并名之為“山西省民俗博物館”。2013年,國務(wù)院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原文廟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上文字來自于對百度百科的整理,下面是一些照片。

         

          

         

        這是在其正門的外面的一個西北門。

         

          

         

        這是正門——欞星門?!皺小迸c“欞”是通假字,卻讓我很好奇。

         

          

         

        從遠處拍攝泮池石橋。

         

          

         

        這是西側(cè)的民俗展廳,外面的柱子上的石獅子特別多。

         

          

         

        一眼就可以看到莊重的大成門,格局很規(guī)整。

         

          

         

        這是東側(cè)的道德講堂,是在全國精神文明辦領(lǐng)導下,全國性開展的社區(qū)文化項目。值得贊揚!

         

          

         

        大成門近照

         

          

         

        穿過小門就是第三進院落——最重要的大成殿前的廣場

         

          

         

        中間是廣場

         

          

         

        兩邊是綠地,四周是游廊房子,地上是各式各樣的石制物件。又是一些石獅子柱子。目不暇接的感覺。

         

          

         

        這是石匾額等等。

         

          

         

        這是經(jīng)幢。幢原是中國古代儀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絲織物做成,又稱幢幡。由于印度佛的傳入,特別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傳入,將佛經(jīng)或佛像起先書寫在絲織的幢幡上,為保持經(jīng)久不毀,后來改書寫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羅尼經(jīng)》,因此稱為經(jīng)幢。

         

          

         

          

         

        另一側(cè)的民俗文物,其中的大鐘非常巨大,有的是寺院的鐘,有的刻著皇帝萬歲。

         

          

         

           

         

          

         

        兩邊是“忠孝節(jié)義”四個字碑。

         

          

         

          

         

        這是大成殿,常博士教授我學習拜禮。

         

          

         

        這是大成殿門口兩邊的古代馬車,讓人想到了周游列國的壯舉。

         

          

         

        這是古代的貞節(jié)牌坊,屬于政府的嘉獎。

         

          

         

        這是大成殿后面的一塊字,應(yīng)該很有蘊含。大成殿的一個很重要特點是沒有后門的,只能前門進前門出。佛教主殿大雄寶殿是不是可以有后門可以繞出去呢?不懂這里面的規(guī)矩。留待專家作答。

         

          

         

        這是一個細節(jié),民居過于逼近大成殿,然后做了一下仿古裝飾。二者就很融洽了。

         

          

         

        這是大成殿后的又一進院落

         

          

         

        這是后堂的主體,類似于藏經(jīng)閣。

         

          

         

        整個院子里依舊是大量的民俗文物。

         

        此次前來正值星期一閉館。通過山西當代儒學會柳會長的協(xié)調(diào)才得以參觀太原文廟,甚為感激。介紹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正。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