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再說一遍:司馬光沒有殺那女孩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7-10-26 20:11:37
        標簽: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fēng)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再說一遍:司馬光沒有殺那女孩

        作者:吳鉤

        來源:“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初六日丙戌

                  耶穌2017年10月26日


           


        一些熟悉歷史的朋友應(yīng)該知道,北宋熙寧初年發(fā)生了一起“阿云案”之爭。“阿云案”的具體經(jīng)過,我不細說了,抄一段《宋史?許遵傳》的文字吧:

         

        初,云許嫁未行,嫌婿陋,伺其寢田舍,懷刀斫之,十余創(chuàng),不能殺,斷其一指。吏求盜弗得,疑云所為,執(zhí)而詰之,欲加訊掠,乃吐實。遵按云納采之日,母服未除,應(yīng)以凡人論,讞于朝。有司當為謀殺已傷,遵駁言:‘云被問即承,應(yīng)為按問。審刑、大理當絞刑,非是?!孪滦滩?,以遵為妄,詔以贖論。未幾,果判大理。恥用議法坐劾,復(fù)言:‘刑部定議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棄敕不用,但引斷例,一切按而殺之,塞其自守之路,殆非罪疑惟輕之義?!t司馬光、王安石議。

         

        司馬光的意見是,阿云謀殺已傷,按律應(yīng)當處收死刑。王安石的意見是,阿云有自首情節(jié),可減刑,不當死。朝廷官員分為兩派,辯論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后,宋神宗采納了王安石的意見。

         

        這樁公案,不但歷代士大夫有過討論,直至今天,也有不少學(xué)者拿來做論文。這些文獻都有價值,但是,你千萬不要去看雜文作者寫的網(wǎng)文,簡直都是胡扯。比如,有一篇題目叫做《司馬光終于殺了那女孩》(很煽情)的網(wǎng)文說,“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67歲的北宋名臣司馬光終于當上了宰相。司馬宰相上臺后,將一起陳年老案翻了出來,重新進行審理,審理的結(jié)果是,將案中原來已經(jīng)釋放回家的一名鄉(xiāng)下女子改判死刑,并立即斬首示眾?!?/p>

         

        還有一篇網(wǎng)文說得更是有鼻子有眼睛:“十六年后,宋神宗去世,哲宗年幼,高太后啟用司馬光總理朝政。沒想到,多年來司馬光竟一直對‘阿云案’耿耿于懷,上臺后,立刻翻案,將阿云以‘大逆’的罪名處死。司馬光這么做完全就是挾怨報復(fù),草菅人命。而且,此惡例一開,以后歷代,只要是妻子謀殺丈夫,不論動機什么,成功與否,有無自首情節(jié),都幾乎必死;相反,丈夫謀殺妻子,則往往被從輕發(fā)落(如明大畫家徐渭謀殺了妻子,只被判刑七年)。毫無疑問,阿云和其他數(shù)不清的女性便因為司馬光的頑固和蠻橫,成為了所謂禮教的無辜犧牲品,而此時的司馬光也由一個‘砸缸救人’的小英雄,蛻變?yōu)橐粋€用‘禮教殺人’的大魔頭。”

         

        這些網(wǎng)文的依據(jù)大概是:元豐八年,宋神宗駕崩,哲宗繼位,司馬光拜相,再議(而不是再審)阿云案,促使哲宗頒下一份新的詔敕:“強盜按問欲舉自首者,不用減等?!边@份新詔敕意味著,熙寧元年七月三日的敕文“謀殺已傷,案問欲舉自首者,從謀殺減二等論”,將不再適用于強盜傷人案。

         

        坦率地說,這些網(wǎng)絡(luò)地攤文的價值,就是利用來插播一條廣告:

         

        除此之外,那些網(wǎng)文一文不值,更準確地說,只有負值,因為這類扯蛋的網(wǎng)文流傳甚廣,已經(jīng)誤導(dǎo)了很多人,不求甚解的網(wǎng)友受了誤導(dǎo),都認定“司馬光終于殺了那女孩”。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下。

         

        實際上,我們能檢索到的宋人史料,從來都沒有說阿云被司馬光殺了。司馬光不可能處死阿云,因為阿云是由宋神宗以皇帝的特權(quán)赦免了死罪的,不管法律如何修訂,都不能重新審理阿云案。

         

        而且,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法治有一條重要的司法原則,叫做“法不溯及既往”,即不能用今日所立之法約束昨日之行為。這樣的司法原則至遲在宋代已經(jīng)確立下來,為宋人所強調(diào)與遵守:“久來條制,凡用舊條已斷過,不得引新條追改?!憋@然,宋哲宗新敕的效力是不可溯及阿云案的。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宋人才認為法可溯往,即新的法律頒布、生效之時,罪犯之前的犯罪行為尚未暴露;或者其犯罪行為雖已暴露,但法院尚未判決,那么這個時候,司法機關(guān)便可以援引新的法律進行裁決,但是,必須遵循“就輕不就重”的原則:“諸犯罪未發(fā)及已發(fā)未論決而改法者,法重,聽依犯時;法輕,從輕法?!?/p>

         

        司馬光其實也無意于殺死阿云,用他的話來說,“阿云獲貸死,已是寬恩;許遵為之請,欲天下引以為例,開奸兇之路,長賊殺之源?!彼抉R光所憂心者,并不是阿云個人的下場,而是阿云案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謀殺已傷,自首減等”成為代替刑律的敕命,導(dǎo)致犯罪得不到應(yīng)有的懲罰。所以,司馬光執(zhí)政之后,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推翻熙寧元年七月三日的敕文:犯了謀殺罪的人,在已經(jīng)造成受害人損傷的情況下,如果能夠自首,可以獲得減刑。司馬光只是推翻了這一條法律條文,并不是重新審理阿云案。

         

        不過,我們可以確定:如果阿云生活在清代的乾隆盛世,則必死無疑。乾隆三十三年(1768),清廷纂修《歷代通鑒輯覽》,乾隆皇帝親自撰寫了數(shù)萬言評語,這御批中就提及北宋阿云之獄:“婦謀殺夫,悖惡極矣,傷雖未死,而謀則已行,豈可因幸而獲生以逭其殺夫之罪?又豈可以按問即服遂開自首之條?許遵率請未減,已為廢法,即科以故出而罷之,亦不為過。劉述身為刑官,執(zhí)之誠是。安石乃袒遵而詆述,且定謀殺首原之令,不特兇婦因曲宥以漏網(wǎng),非所以飭倫紀,縣城使奸徒有所恃而輕犯,尤不足以止辟。安石偏執(zhí)妄行,不復(fù)知有明罰?!?/p>

         

         

        責(zé)任編輯: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