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12世紀的宋錢,就如21世紀的美元 | 英國也發(fā)現(xiàn)北宋銅錢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二月廿三日庚午
耶穌2018年4月8日
從出土的情況來看,宋朝銅錢的出土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分布很廣,遠在非洲,都有宋錢出土。
1898年,德國的考古學家在非洲索馬里的摩加迪沙挖掘到一些古銅錢,從錢幣的文字看,這些古錢顯然來自遙遠的中國宋朝。
這不是第一次從非洲東部出土宋錢,早在1888年,英國人已在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發(fā)現(xiàn)了宋代銅錢。
這也不是最后一次在非洲發(fā)現(xiàn)宋錢,1916 年,馬菲亞島也出土3枚宋錢;1945年,桑給巴爾島又挖出大批古錢幣,在現(xiàn)存的176枚錢幣中,屬于北宋的有108枚,南宋的有56 枚;坦桑尼亞的基爾瓦港口與肯尼亞境內(nèi)的哥迪遺址,也先后發(fā)現(xiàn)了“熙寧通寶”、“政和通寶”、“慶元通寶”等宋朝銅錢。
發(fā)現(xiàn)宋朝銅錢的地方,當然不僅僅是東非城市。1827年,南洋的新加坡掘得來自中國的古錢幣,多數(shù)為宋代銅錢;1860年,爪哇島挖出中國銅錢30枚,過半為宋錢;1911年,斯里蘭卡也出土12枚宋錢;波斯灣、印度、越南、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中國境內(nèi)的遼、西夏、金轄區(qū),均有宋錢出土。
可能從泉州港出發(fā)開往東南亞的南宋沉船“南海一號”,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銅錢,總數(shù)超過萬枚,如果這艘南宋商船不是在南海沉沒,這批宋朝銅錢將被輸送到東南亞,成為當?shù)亓魍ǖ呢泿拧?/p>
西歐卻一直未見宋錢出土,但最近,一枚宋神宗熙寧年間的銅錢近日于英國柴郡出土,并迅速在考古專家引發(fā)爭議。有的專家提出,中世紀的英國很可能與宋朝存在往來。另一些專家則懷疑這枚錢幣是近現(xiàn)代的古董商人丟失的。
不管怎么說,說宋錢是當時國際貿(mào)易的硬通貨是沒有疑問的。宋人張方平說,“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睆膩喼夼c非洲出土的文物來看,張方平的說法毫無夸張之處,各地出土的宋錢,現(xiàn)在是博物館或私人收藏的文物,但在800年前,則是流通于“四夷”的通貨。
在與宋朝接壤的遼國,出使遼朝的蘇轍看到,“北界別無錢幣,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銅 錢”;在日本,南宋時期大量宋錢涌入,竟喧賓奪主擠走日本政府的自鑄幣,成為市場交易的主要貨幣;在交趾,當局下令“小平錢(宋錢)許入而不許出”;在南洋,諸蕃國“得中國錢,分庫藏貯,以為鎮(zhèn)國之寶。故入蕃者非銅錢不往,而蕃貨亦非銅錢不售”。
東南亞國家傳統(tǒng)上以金銀等貴金屬為通貨,但貴金屬貨幣一般只適宜用于大宗交易,民間瑣碎交易使用金銀非常不方便,只好采用以物易物的原始形式。制作精良、信用良好的宋錢的流入,立即為當?shù)氐氖袌鼋灰讕砹吮憷y怪當?shù)厝藢⑺五X視為“鎮(zhèn)國之寶”。
我們可以勾勒出宋朝銅錢的流通范圍——從宋朝本土,到相鄰的遼國、西夏、金國境內(nèi),從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越南,到受阿拉伯與印度經(jīng)濟文化影響頗深的南洋諸島國,從印度半島到波斯灣,再到非洲東海岸,都有作為通貨的宋朝銅錢流通于市場。
可以說,在11至13世紀,宋錢的地位有點類似于今日美元的地位,是通行國際的“硬通貨”。宋錢在海外的購買力非常堅挺:“每是一貫之數(shù),可以易蕃貨百貫之物,百貫之數(shù),可以易蕃貨千貫之物,以是為常也?!?/p>
出土宋錢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在中國本土,宋錢存量非常巨大,這么說吧,其他朝代的出土錢幣是用枚計算的,宋朝錢幣的出土是用噸計算的。
2002年,浙江錢塘江發(fā)現(xiàn)上噸宋代銅錢。之前錢塘江里已有零星宋代銅錢出土。
2003年,四川綿陽睢水鎮(zhèn)發(fā)現(xiàn)一個南宋古錢幣窖藏,共挖出重約7噸的古錢幣,為南宋時期的鐵錢。
2003年,重慶合川嘉陵江中發(fā)現(xiàn)一批古錢幣,共打撈出宋代錢幣約5噸。專家推測,這批數(shù)量巨大的錢幣,可能是裝載在當時征稅的官船上,因翻船沉入江中。
2006年,山東東營市一個建筑工地挖掘出30多噸宋代的鐵幣。
2006年,陜西蒲城縣一處建筑工地挖出藏在地窖的約1噸北宋錢幣,錢主人的身份目前還是一個謎。
2007年,河北衡水阜城縣一磚廠在挖土時,挖出大量宋代古幣,足有1噸有余。
2009年,青島膠州市常州路一處建筑工地挖出約有5噸的宋代鐵錢。之前的1996年,附近曾出土30噸粘結(jié)在一起的鐵錢。 文物工作者稱,發(fā)現(xiàn)鐵錢的工地就是北宋密山市舶司的遺址,不排除地底下仍埋有“錢庫”可能性。
2010年12月,陜西華縣一處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時,挖出一個巨大錢窖,經(jīng)確認,為宋代古幣窖藏,約有4噸宋代古錢幣出土。
2011年,蘇州一個施工工地的挖掘機挖出古井,井里藏有大量古錢幣。專家稱,這些錢幣是北宋中后期所鑄,足有4噸重。初步猜測錢幣為宋代商家遇戰(zhàn)亂而倉促匿藏于此。
2011年,河北滄縣發(fā)現(xiàn)數(shù)噸宋代鐵錢垛,新發(fā)現(xiàn)的鐵錢垛鐵錢成串,鑄造規(guī)整,很像是官府的備用金,這里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官府鐵錢庫。早在1997年7月,滄縣已發(fā)掘出土了重達48噸的“鐵錢垛”。
為什么宋代錢幣常常一挖就是幾噸?不奇怪。因為宋代是鑄幣最活躍的時代,北宋的最高年鑄幣量是570萬貫,這還不包括鐵幣與紙幣的發(fā)行,平常年份都維持100萬貫至300萬貫之間。
不妨對比一下,唐代的最高年鑄幣量為33萬貫,通常年份只是維持10萬貫左右;而明代近300年的鑄幣總量,竟然不及宋神宗元豐年間一年所鑄的貨幣量。雖然十六世紀開始從海外流入大量白銀,但流入白銀的總價值也不過相當于北宋的鑄幣量。
有收藏古錢幣經(jīng)驗的朋友一定知道,宋錢制作精良,卻不甚值錢,因為存世量太大了。不過在宋代,則常年鬧“錢荒”,貨幣不夠用,由此也可以想見宋代的經(jīng)濟總量之巨。宋人的鑄錢,還惠及明朝,因為明朝政府幾乎不鑄錢,民間交易習慣使用宋代傳下來的宋錢,宋代的錢被明朝人稱為“好錢”。對好錢相對的便是明朝人新鑄的“低錢”?!暗湾X”質(zhì)量低劣,兩枚低錢只能充當一枚宋錢使用。
大宋經(jīng)濟的影響力,是穿越了時空的。
責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