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興著《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研究》出版
書名:
作者:徐洪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10-01
【內容介紹】
本書以哲學思想為研究進路,較全面地探討了唐宋之際儒學轉型這一歷史過程。書中具體分析論述了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的思潮命名、任務主題、發(fā)展階段、思想代表、理論建構、演變走向等重要問題。
本書提出唐宋儒學轉型是中國古代中期社會大轉型在思想層面的反映,它既是中國先秦至漢唐本土思想文化的延續(xù),也是對外來思想文化選擇、淘汰、吸收、整合的結果。整個社會思潮的主題是“明體用之學”,因此在其源頭時的氣象宏闊,在哲學思辨、文化價值和經(jīng)世致用多個層面上展開。這一思想轉型的*學術成就是為發(fā)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了宇宙論、本體論的論證,推進了中國本土哲學的發(fā)展,標志著中國哲學在本體論向度思維的成熟。其重大的思想史意義在于回應了外來思想文化的挑戰(zhàn),從哲學上肯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理想,它既是傳統(tǒng)儒學轉型的成功,證明了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具有吸收、整合外來文化為我所用的能力,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典型的文化交流及文明對話雙贏的例證。
【作者簡介】
徐洪興,1954年生,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史、中國經(jīng)學史、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代表性專著有:《思想的轉型——理學發(fā)生過程研究》《中國學術思潮史——道學思潮》《孟子精讀》等。
【目錄】
引論: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的若干問題
第一節(jié) 關于唐宋之際儒學轉型思潮的命名之檢討
第二節(jié) 關于道學思潮的發(fā)展階段和流派
第三節(jié) 關于道學思潮的任務和主題
第一章 道學思潮產(chǎn)生的背景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間儒學的中衰
第二節(jié) 佛道二教思想
第三節(jié) 思想的整合
第二章 唐宋之際的文化變遷
第一節(jié) 經(jīng)學變古
第二節(jié) 孟子升格
第三節(jié) 排斥佛道和古文運動
附論:中晚唐的士大夫與凈土宗——以柳宗元、白居易為例
第三章 道學思潮的初興
第一節(jié) “慶歷新政”與學術變動
第二節(jié) 道學初興
第三節(jié) 道學思潮的先驅人物
第四節(jié) 道學思潮初興之際的特點與致思取向
第四章 道學思潮的高漲
第一節(jié) 周敦頤的“濂學
第二節(jié) 邵雍的“象數(shù)學
第三節(jié) 王安石的“新學
第四節(jié) 張載的“關學
第五節(jié) 程顥、程頤的“洛學
附論:二程異同
第六節(jié) 道學思潮高漲時期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儒學轉型的完成
第一節(jié) 宋室南渡前后的道學思潮
第二節(jié) 朱熹的“閩學
第三節(jié) 陸九淵的“江西學
簡短的結語
基本文獻及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上一篇】【羅瑋】元代族譜的時代特色與史學價值
【下一篇】【傅永聚】顏母的教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