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謝文郁】儒家復興與上帝榮耀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1-03-10 08:00:00
        標簽:
        儒家復興和上帝榮耀 
        作者:謝文郁(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基地,電郵:wenyuxie@gmail.com )
        來源:作者賜稿

         

            這些年來,中國思想界出現(xiàn)了一股強勁的力量,這就是儒家思想重新成為顯學。最近吸引人們關注的“曲阜基督教教堂重建事件”和“天安門國家博物館門前孔子像豎立事件”不過是這種力量的一種表達而已。其實,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基督教熱以來,儒家復興就一直在積蓄能量,待勢而發(fā)。進入本世紀之后,這股力量就開始發(fā)揮其顯性影響力了。這僅僅是一個開端而已。我想,我們恐怕還沒有能力來估算這股力量的全部能量。有一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這股力量的壓力了。因此,我這里先考察一下這股力量的能量源頭和布局,然后再追蹤它的發(fā)展前景。  

            自西漢漢武帝接納董仲舒的“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以來,儒家就一直是中國思想界的主導思想。兩千多年來的風風雨雨給儒家注入了豐富的內容,使之成了中國歷代政治家治理中國社會的主要思想資源。直至今日,仍然如此。不過,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社會面臨西方列強的生存性挑戰(zhàn),引導一些思想家反省并進而否定儒家思想的生命力。這便是1919年以來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這場運動沖擊了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人們希望從西方文化資源中找到那個導致西方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因子,并植入中國社會,重新激活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動力。這個想法就其根基而言滲透著“與時俱進”的儒家精神。但是,在語言表達上,儒家成了“痛打落水狗”的那條狗。于是,幾十年來,雖然儒家思想仍然不聲不響地在規(guī)范中國社會行為,但是,我們卻通過翻譯西文著作而發(fā)展了一套西式話語體系。這一點在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比如,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和70年代的“批林批孔運動”中,儒家的話語權幾乎被完全剝奪。一方面,西式話語體系一直沒有能力落實到人們的日常行為,比如,我們可以觀察到,平等觀念未能代替等級觀念,法律取消不了關系網,階級斗爭還得將就人情等等。另一方面,西式話語體系卻又在強迫人們改變說話方式,結果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一套做一套,乃至于欺上瞞下成為一時風氣。每一個生活于這種環(huán)境中的中國人都能感受到這一行為對抗言語的內在張力。 

            1979年,在中國思想界出現(xiàn)了一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大討論。80年代,出現(xiàn)了兩套西式話語體系(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之間的激烈沖突,并在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中達到了高峰。進入90年代之后,中國思想界不由自主地進入了一個缺乏主導話語體系的時代。基督教話語體系一度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發(fā)燒,出現(xiàn)了所謂的“文化基督徒”現(xiàn)象。但是,這個熱潮是由一批非基督徒學者推動的,并沒有在教會內引起多大的共鳴。人們把90年代稱為信仰真空時代。更準確地說,這是主導話語體系真空時代。這也是鄧小平“白貓黑貓論”鼎盛時代,是不說話只做事的時代。失去主導話語體系,人的行為規(guī)范自然地就回歸原始,回歸約定俗成,回歸傳統(tǒng)。于是,傳統(tǒng)積淀下來的定律就開始發(fā)揮作用了。 這便是儒家傳統(tǒng)復興的動力源泉。 

            儒家話語體系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一直主導中國人的言說,并且有效地規(guī)范著中國人的行為。在西式話語體系喪失其主導性的同時,人們很快地就發(fā)現(xiàn)了儒家話語體系的親和性。比如,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中,人的本質是由他所屬于階級決定的。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必然導致階級斗爭。“文化大革命”便是在這個“階級論”的指導下進行的。階級斗爭這種說法一直和中國人的心理結構相沖突。比較一下儒家的“天下觀”:天下有序,其中有位。每個人在這秩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努力盡這個位置所規(guī)定的義務,便是人的本份所在。最忌諱的是,人占著茅坑不拉屎。如果人在其位且各盡其職,這個世界就和諧太平。對于人和人的關系而言,儒家講究和諧。當“和諧”這種語言出現(xiàn)在中國政治生活中時,海內外華人中到處都是贊同的回聲。“和諧”這種說法的出現(xiàn)并廣泛共鳴,這種現(xiàn)象足以說明儒家傳統(tǒng)的深厚力量。 

            歷史上,即使在“痛打落水狗”的時代,儒家也沒有被打成死狗。在言語話語權被剝奪的時代,儒家用中國人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存在。我們知道,佛教進入中國后,在補儒的同時自身也被儒化了(禪宗)。伊斯蘭進入中國后,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儒化的回教徒。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也走向了儒化之路。儒家思想是漢語文化的象征性標志,是華人的認同性標志。只要你使用漢語,你就無法擺脫它。你不這樣說,你還是這樣做了。 

            華人基督徒應該如何應對儒家復興?我想指出的是,儒家復興不是一種新興力量之崛起。儒家思想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存。如果我們不想自欺欺人,我們就要承認它是我們生存結構的組成。儒家復興可以說是一個重奪言語話語權的運動。儒家復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警醒反思的機會。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在信心中,上帝旨意進入我們心中。當上帝旨意進入我們的思想和生存時,我們就可以經歷到上帝的帶領,生存結構更新,見證上帝榮耀。于是,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切身見證。我們只能用漢語來分享見證,而我們的漢語滲透著儒家思想。怎樣才能準確地用漢語表達我們的見證呢?上帝的榮耀如何通過我們的見證而大大地得以彰顯呢?——我們必須反思、分辨、更新那存在于我們生存結構中的儒家思想。我想,儒家復興和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彰顯上帝榮耀應該是同步的。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fā)表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