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哲、李文娟著《文明互鑒境域中的夏威夷儒學(安樂哲教授訪談錄)》出版
書名:《文明互鑒境域中的夏威夷儒學(安樂哲教授訪談錄)》
作者:安樂哲、李文娟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對美國哲學家安樂哲教授的訪談錄,主要圍繞儒家哲學在當今世界的重要性問題而展開。安樂哲認為,儒學在中國倫理、家庭、合作、宗教感、漢字和語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儒家禮學、以關(guān)系構(gòu)成的人物、整體性傳統(tǒng)、全景性思維對西方哲學具有借鑒意義。在訪談過程中,闡述了儒學在倫理、家庭以及合作方面的基本觀點和應對模式,比較了中西方倫理觀、家庭觀、文化傳統(tǒng)之間的異同,探討了儒學在海外的發(fā)展情況、儒學如何應對人工智能等前沿問題,并就儒家角色倫理學、儒家思想的核心詞匯進行了哲學辨析。本書展現(xiàn)出夏威夷儒學的價值理念和理論創(chuàng)新,并從文明互鑒的視角,嘗試通過儒學對話找尋世界共享價值。
【作者簡介】
李文娟,生于1981年5月,山東聊城人。2003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師從王文東教授.獲中國哲學專業(yè)碩士學位;2012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師從梁濤教授,獲專門史專業(yè)博士學位。曾就職于中國孔子研究院.現(xiàn)調(diào)入山東社會科學院,一直從事儒學研究工作。已在《現(xiàn)代哲學》《孔子研究》《光明日報》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十余篇。"}}
【目錄】
導言 世界儒學如何可能?
世界儒學家的出現(xiàn)
儒學是一個活的傳統(tǒng)
沒有上帝的宗教感
生生不息的文字和語言
一多不分的天下觀
一 談倫理
倫理學中的道德難題
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
儒家倫理道德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
儒學與杜威實用主義
儒學與角色倫理學
倫理學的共同價值
二 談家庭
家庭日常
中西方家庭的對比
差序格局與團體格局
平等、自由與家庭關(guān)系
消除男女偏見
夫妻關(guān)系的忠恕之道
家庭新模式
家庭與禮
家庭與個人
家與國
中西方不對稱的了解
三 談合作
合作關(guān)系:伙伴還是朋友?
兩個文化傳統(tǒng)合作:識得“廬山”真面目
“合”與“和”的異同
社群關(guān)系的雙重解讀
“同而不和”與“和而不同”
中國的混合性傳統(tǒng)
四 談宗教與宗教感
人工智能對宗教的沖擊
李澤厚的“兩德論”
儒家宗教感的核心詞匯
愛默生對基督教的批判
《論語》與《圣經(jīng)》的比較
儒學與基督教的互動
儒學在海外
五 談漢字和語言
英文視角看漢字
鄭和與哥倫布的遠航
文字與文明
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
簡體字與繁體字
普通話與方言
《天書》與文字的想象力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陳壁生】鄭玄的“古今”之辨
【下一篇】【孫仲茲】“生之謂性”沒錯,錯的是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