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奚兆永】堅決要求把孔子像逐出天安門廣場

        欄目:天安門廣場立孔子像
        發(fā)布時間:2011-04-25 08:00:00
        標簽:



        堅決要求把孔子像逐出天安門廣場
        作者:奚兆永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站    
        時間:2011-2-7  
         

        作者修訂說明:本文于2月7日上網(wǎng),讀者反映強烈,點擊率和跟帖數(shù)都較高,且絕大多數(shù)跟帖都表示支持,說明文章的觀點與廣大讀者的想法是一致的。

        由于寫作時疏于校訂,拙稿中有一些文字技術性的錯誤,這次進行了訂正,其中包括李定凱同志指出的引用中的一個疏忽,在此謹向讀者表示歉意,并向李定凱同志表示感謝!

        當然,也有極少數(shù)讀者不贊成作者的觀點,這也是很正常的。對此,作者也利用修訂的機會對不同觀點做了回應和批駁。


        特此說明。                      

        作者 2月12日



        1月11日,在天安門廣場東側(cè)的國家博物館門前廣場上,悄悄豎起了一個孔子像,舉國大嘩:中國究竟怎么啦?經(jīng)過毛澤東和共產(chǎn)黨多年教育的中國人,誰也不是阿斗,大家都感到,這絕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事關重大的大事,因此引起軒然大波、導致質(zhì)疑聲蜂起也就毫不奇怪了。


        —、黑格爾是如何評價孔子及 “孔學”的


        孔子對于中國人民來說當然并不陌生。他是兩千五百多年前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家。不過,他生不逢時,他一心想為奴隸主階級效勞,而奴隸主階級已經(jīng)沒落,而新興的封建主階級正在崛起,日益成為一支強大的社會力量;當時,奴隸社會的禮樂正在崩壞,整個奴隸制度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為了恢復奴隸社會的禮樂,他奔走呼號,卻得不到支持,結(jié)果成了一條到處碰壁、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


        秦王掃六合,他重用法家,統(tǒng)一了中國,然后又統(tǒng)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實現(xiàn)了“書同文,車同軌”,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這是秦始皇在歷史上的最大貢獻。秦始皇當然希望統(tǒng)一全國的思想,但一些儒生不服,他們厚古薄今,想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去,并且誹謗秦始皇,結(jié)果遭到鎮(zhèn)壓。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焚書坑儒”。其實,這與新中國成立后出現(xiàn)的鎮(zhèn)壓反革命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在性質(zhì)上是一樣的,是沒有什么可指責的。其實當時焚的書也很有限,而坑儒也只坑了460個術士,并不徹底,否則以后就不會有儒家經(jīng)典的傳承了。到了西漢時期,大儒董仲舒覺得孔子的那套東西對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其實很有用,于是向漢武帝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議為漢武帝所接受,于是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學又死灰復燃了起來。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也深諳此道,大搞尊孔讀經(jīng),孔子和儒術被他們抬到了嚇人的程度,并且長盛不衰,一直延續(xù)到近代。當然,下層人民是不買孔子的賬的。在歷史上,從古代的農(nóng)民起義到近代的太平天國運動,無一不是反對孔孟之道的??鬃又鲝垺熬?,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的等級制度,而他們則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孔子主張“孝弟為本”,反對“犯上”“作亂”(見《論語·學而》),而他們則認為“造反有理”,一次又一次地舉行農(nóng)民起義;儒家把“四書”、“五經(jīng)”看作是經(jīng)典,而他們則將其看作是“妖書邪說”,或焚燒之,或?qū)⑵渫度爰S坑。雖然這些農(nóng)民起義因為不代表先進的生產(chǎn)方式而未獲成功,但是其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卻也是不能抹殺的。應該說,后來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都曾受到太平天國運動的巨大影響,特別是五四運動,其反孔之鮮明,主張之徹底,是誰也否定不了的。


        我們說孔子是奴隸主階級思想家其實還是抬舉他了。不錯,他的思想是非常忠實于奴隸主階級的,但是,要說他是一個思想家,其實并不夠格??鬃釉谒摹按碜鳌薄墩撜Z》里連自己也承認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保ā墩撜Z·述而》)就是說,他所說的話,所留下的文字,只不過是祖述古人已有的舊思想,而并沒有創(chuàng)立什么屬于自己的新思想。這樣的人,是不是夠稱為思想家也是大可懷疑的。


        主張要建孔子像的“始作俑者”、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搬出了“國際社會”作為理由。他說,孔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中國文化的名片”,還說孔子“在國際社會有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事情真是這樣嗎?


        其實,文化是隨著社會的的變化而變化的,而絕不是固定不變的。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里說,“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jīng)濟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文化的反映。在中國,有帝國主義文化,這是反映帝國主義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統(tǒng)治或半統(tǒng)治中國的東西?!谥袊?,又有半封建文化,這是反映半封建政治和半封建經(jīng)濟的東西,凡屬主張尊孔讀經(jīng)、提倡舊禮教舊思想、反對新文化新思想的人們,都是這類文化的代表。帝國主義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親熱的兩兄弟,她們結(jié)成文化上的反動同盟,反對中國的新文化。這類反動文化是替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服務的,是應該被打倒的。不把這種東西打到,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來的?!保ā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695頁)當然,我們對于過去的東西也不是全盤否定,而應該批判地加以吸收,也就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毛澤東正是這樣做的。他反對尊孔讀經(jīng),反對孔子的倫理道德,反對孔子所主張的“文質(zhì)彬彬”(《論語·雍也》)和“溫良恭儉讓”(《論語·學而》那一套,認為“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钡窃凇睹x》里我們看到,他也正面引用孔子的一些話。如 “每事問”(《論語·八佾》“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等都是孔子或其學生所說。但是大量事實證明,孔學中精華并不多,而糟粕卻很不少。道理很簡單,因為孔學本來就是為剝削階級服務的。毛澤東對孔學最后得出的的總結(jié)論是一句否定的話:“孔學名高實秕糠”。(轉(zhuǎn)引自《毛澤東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0頁)


        至于說孔子在國際社會有多么大的影響,這里,就讓我們看看德國著名哲學家、辯證法的大師黑格爾是怎樣評價孔子的吧!黑格爾說:


        “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按即“論語”——譯者賀麟注),里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處的東西。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學是一點也沒有的——至于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里面我們不能獲得什么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的書內(nèi)容豐富,而且更好。我們根據(jù)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如他的書從來未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保ê诟駹枺骸墩軐W史講演錄》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19-120頁)


        黑格爾的話說得有些刻薄,但是,他對思辨哲學有深入的研究,而孔子對于哲學的基本問題很隔膜,談不上有什么研究;黑格爾讀過《論語》的譯本,也讀過西方歷史上一些大思想家的著作,他有比較,是有資格做這樣的評價的。實際上,如果我們把孔子的《論語》和西塞羅的“三論”(《論老年》、《論友誼》、《論責任》)做一番比較,就會覺得黑格爾對孔子的《論語》和西塞羅的相關著作的評價是很切實的。畢竟,《論語》只是孔子與其弟子們平時講話的一個匯編,這就難免顯得零散而不系統(tǒng),雜亂而欠深入。這和西塞論系統(tǒng)而深入地論述某一個問題的著作顯然是大不一樣的,兩者的高下當然也就不難判斷了。


        有人對于本文引用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很反感,陰陽怪氣地說什么“黑格爾是誰???他怎么評價孔子,對中國人來說很重要嗎?”其實,不是別人,恰恰是呂章申搬出了“孔子在國際社會有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作為其立孔子像的一個理由。為什么當呂搬出所謂孔子在“國際社會有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時不去反對,而一旦我引黑格爾的話就發(fā)出此怪論呢?須知,比之于現(xiàn)今一些國外媒體所發(fā)出的鼓噪之聲,黑格爾的評價不知要有價值得多少倍?!不管怎么說,黑格爾是一位世界一流的大哲學家,當19世紀中葉一些人想把他當作一條“死狗”拋棄時,馬克思曾公開站出來聲明,他“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ā顿Y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頁)難道可以用自己的無知作為反對對方的理由嗎?


        在今天,不僅廣大民眾對孔子的那一套普遍持否定的態(tài)度,就是在所謂“精英”中也有不少人對于我國在世界各地大辦孔子學院,宣傳孔子思想持保留和批判的態(tài)度。新年前后在FT中文網(wǎng)上讀到該網(wǎng)總編輯張力奮對葛劍雄的專訪,其中有這么一個對話很值得我們注意:


        “張:現(xiàn)在,孔子學院在海外遭到很多垢病,最后的結(jié)果是事與愿違,表現(xiàn)出不好的一面。


        “葛:我對主管部門建議,你們就老老實實地教漢語。教了漢語以后,人家派什么用處,不是你們的事。教漢語過程中輔助的搞點文化是對的,但是你不要本末倒置。我再三強調(diào)這一點,孔子學院只是用他的名字,而不是說這個學院就是教孔子的,就像歌德學院不是教歌德一樣,這是個語言,語言是個工具,通過這個工具你們可以了解中國。至于了解之后你要不要,這是你的事?!?


        顯然,在今天,無論是向中國還是向世界宣傳孔子思想都是不合時宜的。事實上,孔子講的“禮”、“樂”、“道”、“德”、“仁”、“義”這些東西都是上層建筑,應該說,他所講的都是奴隸社會的上層建筑,具有明確的階級內(nèi)容,甚至在他當年講這些話的時候就已經(jīng)過時了,怎么能夠用它來教育當今的青少年呢?又怎么能夠強加于外國人呢?比如他說“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實際上,季氏是新興封建階級的代表,他在當時是符合歷史的前進方向的,很受那時人們的歡迎,而孔子唱的是前朝曲,唱了也沒有用。這除了說明他已經(jīng)大大地落伍于時代之外,又能說明什么呢?又如他對樊遲“請學稼”、“請學圃”的提問,在說了“吾不如老農(nóng)”、“吾不如老圃”之后,背后卻大罵“小人哉,樊須也!”(《論語·子路》)連自己的學生“請學稼”、“請學圃”都被他目為小人,至于他對在農(nóng)田從事耕作的“老農(nóng)”、“老圃”的鄙視就更可想而知了。難道在今天我們還要用這種鄙視勞動、鄙視勞動人民的思想“教育”青少年嗎?更不用說,用這類腐朽的思想來向外國人進行宣傳對于中國形象所起的的負面作用了。


        還有一個化名“螞蟻塵土”的人在網(wǎng)上驚呼:“文化大革命真夠徹底的!培養(yǎng)了一大批此類前不認古,后不信今的‘革命斗士’”其實,反對舊禮教,舊文化的歷史長矣,久矣,并非只與文化大革命有關,至少可以追溯五四運動;說這樣的話的人好像只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其實不然,他是要否定五四運動以來的歷史,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的歷史,否定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他所反對的“前不認古”,“后不信今”,實際上是要把經(jīng)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經(jīng)過將近一個世紀斗爭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徹底否定掉,重新去“認”打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旗號的封建社會之“古”,“認”袁世凱和北洋軍閥政府以及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打著“尊孔讀經(jīng)”招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之“古”;而所謂的“信今”,其實就是要人們跟著他們一道大搞復古、復舊和復辟活動。但是,請睜開眼睛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會跟著你們走呢?


        應該說,現(xiàn)在確有那么一些人對于孔子似乎很推崇,對于中國在天安門廣場樹立孔子像也似乎表現(xiàn)得特別熱心,其實這些人對孔子并沒有什么真正的了解,更談不上有什么研究。他們之所以贊揚此事,實際上是出于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敵視。他們對于一切反對共產(chǎn)黨、反對社會主義的事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他們希望中國和平演變,希望中國重新回到舊社會去,希望孔子能夠代替毛澤東。在他們看來,孔子的一切主張都好得很,因為他講禮而不講理(“造反有理”的理,即馬克思主義),講義而不講利,只講和平而不講革命(孔子講過歷史上的“湯武革命”,其含義與近世所說的革命并不一樣),只要面子而不要里子。因為中國若按照孔子那一套去做,他們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他們從舊中國已經(jīng)嘗到了這樣的甜頭,而遇到新中國,遇到毛澤東,他們卻總是“碰壁”,今天有這樣的好機會,怎么會不加以利用呢?但是,中國人過去吃夠了他們的苦,受夠了他們的罪,今天難道還要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嗎?已經(jīng)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會上這個當?shù)摹?


        二、天安門廣場是新中國的見證者,這里絕不應有孔子的一席之地


        根據(jù)以上所說,在今天大肆宣揚孔子本身就是錯誤的,而把孔子像豎在天安門廣場更是錯上加錯。


        天安門廣場是什么地方?它是見證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斗的歷史的地方,也是見證為建設新中國而奮斗的歷史的地方。在這個為建立和建設新中國而奮斗的地方,曾經(jīng)上演過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這些大事當然不能盡舉,以下幾件卻是非舉不可的:


        第一、它見證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


        中國的民主革命起于何時?遠點說,起于1840年反對帝國主義的鴉片戰(zhàn)爭;近點說,起于1919年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而起關鍵作用的還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因為它代表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我們知道,1919年5月4日,北京大中學生3000余人集會于天安門前,會上高呼“外爭國權(quán),內(nèi)除國賊”,“取消21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反帝、反封建的愛國口號,并舉行了示威游行。游行隊伍在趙家樓沖進交通總長曹汝霖的住宅,打了正在曹家的駐日公使章宗祥,并且焚燒了曹宅。北洋政府逮捕了32名學生。5日,北京學生舉行總罷課,天津、保定、上海等20多個地方的學生紛紛響應,支持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成立學生會。6月3日、4日,北洋軍閥政府逮捕了800多名演講的學生,激怒了全國人民,各地紛紛罷工罷市。6月5日至10日,上海有80000多工人參加了罷工,特別是滬寧和滬杭鐵路個人參加罷工,使交通一度癱瘓。隨后,全國100多個城市的工人、學生和商人參加進了罷工、罷課和罷市的斗爭。應該說,工人階級的參加斗爭使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北洋軍閥政府不得不釋放全部學生,撤銷了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幣制局總裁,前駐日公使)的職務,并且被迫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參見《中國共產(chǎn)黨大事記》,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頁) 雖然就反帝、反封建的總?cè)蝿斩?,五四運動還只是一個初步的勝利。但是,它的規(guī)模之大,它的影響之深,它所顯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也就是徹底革命的精神,在中國近代革命的歷史上,卻寫下了嶄新的一頁。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五四運動過程中喊出了“打倒孔家店”這個響亮的口號,舉起了反對封建禮教的大旗。毛澤東說,“五四運動是反帝國主義的運動,又是反封建的運動。五四運動的杰出的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為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tài),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封建主義?!保ā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頁)這是因為,在五四運動中馬克思列寧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jié)合,這就為共產(chǎn)黨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此,中國革命由于有了共產(chǎn)黨的領導而成了無產(chǎn)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舊的民主主義革命進而發(fā)展為新的民主主義革命。


        第二、它見證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孫中山在蘇聯(lián)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幫助下確立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工農(nóng)的三大政策,實現(xiàn)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并進行了北伐戰(zhàn)爭。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發(fā)動了4.12政變,對共產(chǎn)黨人實行大屠殺。但是中國共產(chǎn)黨并沒有被殺絕,他們揩干了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體,又繼續(xù)進行戰(zhàn)斗了。到1935年,中央紅軍粉碎了蔣介石的第五次圍剿,經(jīng)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了陜北,在吳起鎮(zhèn)實現(xiàn)了一、二、四三大主力紅軍的會師。此時正是日本加緊侵略中國的時期。1931年,它發(fā)動了9.18事變。而蔣介石則取攘外必先安內(nèi)之政策,致使日本人進一步把矛頭指向華北。在此情況下,北京的大中學生在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發(fā)動了12.9運動。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fā)動了西安事變。事變在共產(chǎn)黨參與下得到和平解決,并且實現(xiàn)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停止了內(nèi)戰(zhàn),實行槍口一致對外,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經(jīng)過八年抗戰(zhàn),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這以后,國共通過重慶談判,于1945年10月10日達成了協(xié)議。但是,蔣介石依仗他有八百萬裝備精良的軍隊和美國人的支持援助,又再一次破壞協(xié)議,發(fā)動內(nèi)戰(zhàn)。毛澤東領導共產(chǎn)黨和全國人民,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經(jīng)過三年解放戰(zhàn)爭,打敗了蔣介石的八百萬正規(guī)軍,把蔣介石趕到了孤島臺灣。經(jīng)過全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會議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當天下午3時,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們在天安門城樓上就位。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痹趪杪曋?,毛澤東親自按動電鈕,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54門禮炮齊鳴28響。毛澤東又宣讀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接著,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朱德總司令檢閱了陸??杖?,并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對軍隊的殘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時肅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鎮(zhèn)壓他們的一切反抗和搗亂行為?!?
        從此以后,在舊中國曾經(jīng)備受壓迫的勞動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每年的“五一”和“十一”他們都要來到這里和自己的領袖共同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也因為這樣,天安門廣場也就成了一個有特殊的政治意義的紀念性廣場。
         

        第三、它見證了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塊歷史豐碑的建立。


        在1949年9月30日人民政協(xié)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同時,還決定要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紀念為建立新中國而捐軀的人民英雄,同時也以此說明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在討論時,有人提出此碑建在八寶山,有人提出建在東單廣場,還有人提出建在前門上。周恩來說,天安門廣場有五四運動的傳統(tǒng),也是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紀念碑應建在天安門廣場。此言一出,大家一致贊成,就決定了下來。


        1949年9月30日下午6時,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政協(xié)各組成單位的首席代表都參加了奠基儀式。毛澤東親自出席奠基儀式,并且宣讀了他當天起草的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nèi)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頁)

        對于興建此碑毛澤東和周恩來都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由彭真任主任,鄭振鐸、梁思成任副主任。興建委員會廣泛聽取人們對設計方案的意見,許多問題都是經(jīng)過反復討論才做出決定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開工興建。興建過程中選擇在青島浮山開采的花崗巖作碑心石,其荒料達三百噸,在運輸過程中經(jīng)過三次加工,最后減至94噸運到北京,開采和運輸用了半年多時間。毛澤東于1955年6月9日為碑心石正面題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而背面的碑文則由周恩來根據(jù)毛澤東撰寫的原稿書寫。周恩來為了寫好碑文,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與毛澤東的原稿相比,周恩來書寫的碑文前面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七個字作為標題,后面加了落款“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立”十九個字,還加寫了毛澤東當時擬稿的日期“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使碑文更顯得嚴謹而莊重。毛澤東的題字和有周恩來書寫碑文由著名篆刻家魏長青、徐煥榮經(jīng)過放大篆刻語碑心石上的,然后再加以鎏金,這樣不僅更加美觀,而且還更加便于保存。據(jù)說鎏金的字可以保存300年。


        為了使基座周圍的八面大浮雕和兩面小浮雕能夠準確地反映近代的革命歷史,還請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范文瀾領導,專門成立了一個史料編審委員會。最后確定八面大浮雕的主題是: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游擊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勝利渡長江;兩面小浮雕的主題是支援前線和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浮雕的創(chuàng)作由雕塑大師劉開渠主持,許多全國一流的畫家和雕塑家參加了浮雕的創(chuàng)作。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同年5月1日 ,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


        第四、它見證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1956年1月15日,北京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社會里和聯(lián)歡大會,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導人出息了大會。接著在1月24日,上海也舉行慶祝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集會和游行。其他城市也舉行了類似的群眾集會和游行。這表明,在1956年初,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已經(jīng)勝利完成。天安門廣場見證了這一偉大事件。


        改革開放以后,有人否定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認為“搞早了”、“搞糟了”,想把一切再改回去。這是非常錯誤的。實際上,無論是1981年通過的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還是鄧小平的有關論述,都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決議說,“歷史證明,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是完全正確的。在過渡時期中,我們黨創(chuàng)造性地開辟了一條結(jié)合中國特點的水資源改造道路?!?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qū)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三中全會以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0頁)鄧小平也說,“在搞社會主義方面,毛澤東主席的最大功勞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jié)合起來。我們最成功的是社會主義改造?!保ā多囆∑轿倪x》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頁)現(xiàn)在有的人滿腦子想到的就是“改制”、“轉(zhuǎn)型”,實際上是搞私有化,就是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農(nóng)業(yè)搞單干,根本就沒有發(fā)展公有制經(jīng)濟的概念。至于過去搞的社會主義改造,好像全都是錯誤的。殊不知,如果沒有過去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們還能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嗎?還能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嗎?這幾年的經(jīng)濟危機其實也是對這些人的一個很好的教訓。中國如果沒有過去建立的社會主義家底,那還不是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受到巨大的沖擊?中國如果沒有計劃經(jīng)濟——宏觀調(diào)控的強有力的手段,也不可能比其他國家更快地走出經(jīng)濟危機的陰影!這都是明顯的事實。為什么一些人卻總是執(zhí)迷不悟,而不能從中汲取教訓呢?


        第五、天安門廣場的巨大變化還見證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1958年8月正是大躍進的年代,中共中央在北戴河會議上強調(diào)要搞幾項經(jīng)典工程,向世界證實中國的新面貌及實力,同時也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獻禮。1958年9月5日確定國慶工程任務,10月 25日陸續(xù)開工,僅用了一年時間,1959年9月,10項工程就全部完工,總建筑面積67.3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的人民大會堂,其工程結(jié)構(gòu)之復雜、裝修標準之高,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之多,施工速度之快,都屬當時國內(nèi)之最,寫下了中國建筑史上的新篇章(據(jù)《北京志·建筑卷· 建筑志》)。1959年9月25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盛贊這些建筑“是我國建筑史上的創(chuàng)舉?!?


        以人民大會堂為首的首都十大建筑是大躍進的的產(chǎn)物,它集中了全國最優(yōu)秀的設計師和各方面的能工巧匠,集中了他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同時也集中了全國最優(yōu)秀的資源,體現(xiàn)了全國一盤棋的精神。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高質(zhì)量地完成并且交付使用,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歸根到底,十大建筑的建設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現(xiàn)在一些人一提到大躍進就采取譏笑的態(tài)度,其實大躍進的精神是非??少F的。在我看來,大躍進所取得的成果直到今天也是值得中國人民驕傲的。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在大躍進的1958年決定開始研制的。中國決心要找到大油田,也是那個時候決定的。中國許許多多工業(yè)空白也是那個時候決心要補上的。那時大辦的街道工業(yè)和五小工業(yè)后來有許多成長為我們國家的現(xiàn)代工業(yè)。大躍進在我國工業(yè)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抹殺的。


        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和歷史兩博物館的建設,實際上帶動了天安門廣場的改造,并且確定了天安門廣場的定位和格局。 


        當時人們爭論:人民大會堂是建在天安門對面(南面),還是建在天安門廣場的西側(cè)?這個問題提到周恩來總理那里,周恩來說,人民大會堂應建在西側(cè),天安門對面即南邊不能動,將來有用。實際上,他已經(jīng)考慮到毛主席百年之后的問題。也就是說,周總理已經(jīng)考慮到將來要建毛主席紀念堂的問題??梢哉f,今天天安門廣場的基本格局在1958年就已經(jīng)規(guī)劃好了。又比如,當時確定在人民大會堂的對面也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的東側(cè)建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兩館與人民大會堂之間的距離應該是多少的問題,有人主張300米,有人主張400米,最后確定是500米。這實際上也就確定了天安門廣場的規(guī)模大小。更重要的是,由于當時確定在廣場周圍將建人民大會堂和兩個博物館,加上已經(jīng)建成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準備以后要建的毛主席紀念堂,實際上已經(jīng)明確了天安門廣場的性質(zhì)或定位:天安門廣場是一個政治性、紀念性廣場,是全國人民議事和舉行隆重典禮或盛大集會,表達全國人民共同意志的場所,是紀念革命先烈——人民英雄和偉大導師——毛澤東主席的圣地,是展示中國革命歷史和整個中國歷史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嚴肅非常神圣的地方,絕不是哪個人想在這里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的地方。


        第六、天安門廣場見證了毛澤東發(fā)動的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


        毛澤東鑒于蘇聯(lián)變修和我國建國以來所出現(xiàn)的種種消極現(xiàn)象,為了保證黨不變修、國不變色,決定直接依靠人民群眾,發(fā)動一場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1966年8月1日到1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舉行八屆十一中全會,會上通過了《關于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十六條)。為了發(fā)動群眾,毛澤東決定在8月18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由百萬群眾參加的慶祝大會。這次大會的群眾規(guī)模和隆重場面是建國以來所罕見的。毛澤東親自參加了這次大會。據(jù)新華社當時的報道,清晨5時,他就來到了會場,會見了早已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的革命群眾。他走過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一直走進群眾的隊伍當中,同周圍的群眾緊緊握手,并且向全場革命群眾揮手致意。師大女附中一個紅衛(wèi)兵給主席戴上了紅袖章。紅衛(wèi)兵們無比激動地說,“毛主席是我們的統(tǒng)帥,我們是他的小兵”“毛主席給我們撐腰,我們什么也不怕?!睉c祝大會整整進行了6個小時,毛澤東一直堅持在場。那天,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廣場和廣場兩側(cè)的東西長安街,都由紅衛(wèi)兵維持秩序。在這里偉大領袖與革命群眾的魚水深情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由于大會提出了“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quán)派”、“打倒資產(chǎn)階級反動權(quán)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和“大破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等口號,慶祝大會以后,紅衛(wèi)兵紛紛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破四舊”運動。這以后,毛主席又七次在天安門廣場接見紅衛(wèi)兵,表達了他要把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的厚望。 


        一些人由于在文革中受到了沖擊,一直耿耿于懷。他們不能正確對待文化大革命,不能正確對待群眾,總想從各個方面全盤否定文化大革命。他們把文革說成是“內(nèi)亂”、“浩劫”,把文革的經(jīng)濟說成是“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這些說法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實際上,由于在運動一開始就提出了“抓革命,促生產(chǎn)”的方針,全國各方面的工作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三線建設”,成績格外巨大:在三線建成了一大批對國防和國民經(jīng)濟具有重大意義的基礎設施和工業(yè)企業(yè),如成昆鐵路、川黔、滇黔等鐵路的建設;攀枝花鋼鐵廠,酒泉鋼鐵成、十堰第二汽車制造廠,德陽東方電機廠、葛洲壩水電站、重慶的兵器工業(yè)基地、成都、西安、蘭州的航空工業(yè)基地等的建設,都是文革期間完成的。在尖端技術方面,包括氫彈的試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核潛艇的下水、運十大型飛機的研制等也都是在文革期間完成的成果。在農(nóng)業(yè)方面,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在農(nóng)業(yè)機械化和化肥生產(chǎn)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展,不僅保證了當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穩(wěn)定增長,而且為后來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外交方面也有重大突破。我們與美國、日本的關系正?;约凹尤肓寺?lián)合國,也都是在這一期間開始進行的。我們還引進了多套大型的化肥和石油化工設備,引進了1米7的大型軋機。在這么多巨大的成就面前怎么可以視而不見,把文革說成是“浩劫”?還要指出的是,在70年代末,我國曾經(jīng)普遍加了一次工資,而且還出現(xiàn)了普遍濫發(fā)獎金的事,試問:如果文革已使“國民經(jīng)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要恢復至少需要好多年,當時國家還有財力普遍加工資和濫發(fā)獎金嗎?


        最近在網(wǎng)上讀到老革命家、理論家鄧力群同志寫的《不能說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還要進行革命的理論錯了》一文。文章對于文革采取了分析的態(tài)度,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讀了很受啟發(fā)。


        文章認為:“這10年中,從黨和國家的工作來講,有三件大事:一是‘文化大革命’運動本身;二是經(jīng)濟建設的進展;三是對外關系的發(fā)展。不能認為10年中,只有‘文革’運動一件事。而且,不能因為‘文革’運動搞錯了,就認為10年中的經(jīng)濟建設和對外關系也都錯了,整個10年一切全錯了。實際上只能說,10年‘文革’運動搞錯了。當然三件事是互相影響的。‘文革’初期經(jīng)濟建設受到干擾破壞,但經(jīng)濟建設的進展,正是貫徹了毛澤東‘抓革命,促生產(chǎn)’方針,采取一系列抵制‘打倒一切’、‘全面內(nèi)戰(zhàn)’的政策、措施的結(jié)果,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堅守崗位、努力工作、維護穩(wěn)定的結(jié)果?!蔽恼抡J為,“一方面實事求是地承認文革中有錯誤,同時指出這些錯誤毛澤東實際上已經(jīng)采取多種措施進行了改正?!边@樣說,就比較客觀、公正,當然也就比較容易服人。


        文章還說,“從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中,毛澤東在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上、對某些人和事的處理上,有多次變化。但是,始終沒變的是在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要進行革命,革命的對象是黨內(nèi)‘走資派’,采取的方法是實行大民主??梢哉f,這是毛澤東發(fā)動、領導‘文革’始終不改變、一直堅持的兩個基本點。……盡管對‘文革’贊成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但對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要進行革命,整‘走資派’,搞大民主,他是始終不悔的?!睂Υ宋恼聫睦碚摵蛯嵺`的結(jié)合上做了十點分析和論證。分析和論證不拘泥于既往的陳說,得出了新的結(jié)論,很有新意,很值得我們注意。


        實際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史也證明,走資派還在走,而且越來越合法化;封資修的東西充斥于各個學術文化領域,反動權(quán)威壓制學術文化的情況不僅沒有收斂,而且更為變本加厲;內(nèi)外勾結(jié)的各種牛鬼蛇神也更加囂張,他們還與黑惡勢力相勾結(jié),欺壓百姓、魚肉鄉(xiāng)里,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安定。中國黨變修、國變色的危險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加重了。無產(chǎn)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問題已經(jīng)再次成為絕對不容忽視的一個重大問題;毛澤東在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理應成為我們的指路明燈。


        第七、天安門廣場見證了毛主席的逝世和毛主席紀念堂的修建。


        1976年9月9日凌晨零時10分,偉大領袖毛主席不幸逝世。當天,播發(fā)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文告說:“中國人民的一切勝利,都是毛主席領導下取得的,都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毛澤東思想的光輝,將永遠照耀著中國人民前進的道路?!蔽母孢€說:“毛澤東主席的逝世,對我黨我軍和我國各族人民,對國際無產(chǎn)階級和各國革命人民,對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nbsp;


        18日,毛澤東追悼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北京百萬群眾參加這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追悼大會。當時電視還很不普及,要看電視實況轉(zhuǎn)播,往往只能在單位集體收看,而更多的人只能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收聽大會的情況。盡管進行悼念的方式不同,但是,人們對于毛主席的感情卻是一樣的。無論在哪里,人們都沉浸在在無限的悲痛之中。特別是那些經(jīng)歷了新舊社會翻天覆地巨大變化的勞動人民,無不感到:是毛主席領導的偉大的人民革命解救了他們,使他們真正地站了起來。他們?yōu)槭ッ飨纯蘖魈椤⑵怀陕?,一個個悲痛欲絕。即使在30多年后的今天,當我們通過視頻重溫這一幕時,仍然會受到深深的震撼。


        毛主席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生前曾經(jīng)倡導火化,并且曾經(jīng)與中央領導同志一道簽名,表示死后火化。但是,中央考慮到全國人民對偉大領袖的深厚感情,他們是不會答應火化的,而且從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歷史的先例來看,蘇聯(lián)的開國領袖列寧和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開國領袖胡志明都保留了遺體,毛主席的遺體當然也應該保存。據(jù)說,此事在毛主席逝世的當天幾個小時就決定了下來,即決定建立一座宮殿式的紀念堂,保存遺體,供人們瞻仰。


        11月6日,中央政治局又正式作出作出了“毛主席紀念堂還債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的決定。


        11月24日,舉行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儀式由北京市市長吳德主持,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發(fā)表了講話。


        1977年5月4日,僅半年時間,毛主席紀念堂即建造完成。


        8月18日,水晶棺進入紀念堂。


        8月20日,毛主席遺體進入紀念堂。


        9月9日,即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毛主席紀念堂舉行落成典禮并對外開放,供人們瞻仰。


        第八、天安門廣場見證了新中國建國60周年的盛大閱兵和游行。


        國慶節(jié)是慶祝新中國的生日。年年都有國慶,而60周年是一個花甲,更是一個大慶。60周年的國慶,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檢閱了各軍兵種,也檢閱了我國自制的各種現(xiàn)代化的武器。一支強大的現(xiàn)代化的人民軍隊,使全國人民備受鼓舞,同時也備受全世界的矚目。60年的時間不算長,但是,60年的成就無比輝煌。它再一次驗證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性,中國人民有權(quán)利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天安門廣場60周年大慶還見證了另一件大事:在群眾游行中出現(xiàn)了“毛澤東思想萬歲”的方陣。本來,毛澤東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的指導思想,早已是人們的共識,而且還被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因此,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時候出現(xiàn)“毛澤東思想萬歲”的方陣是再正常也沒有的事??墒?,由于這些年來中央很少提倡學習馬列和毛澤東思想,媒體也為一些所謂的精英所掌握,西化和反毛之風甚囂塵上,“四項基本原則”被棄之一邊,幾乎看不到宣傳,因此一旦出現(xiàn)“毛澤東思想萬歲”的方陣,許多人都感到喜出望外。當然,這是一件大好事。馬列主義不能丟,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jié)合的毛澤東思想也不能丟。這是共產(chǎn)黨安身立命的命根子;丟了它,黨就要變修,國就要變色,人民就要遭殃。殷鑒不遠,蘇聯(lián)和東歐就是我們的鏡子。黨中央能夠接受黨內(nèi)外的意見,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盛大典禮上恢復了“毛澤東思想萬歲”的口號,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大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幸,也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大幸。當然,這不應該只是一個口號,也不應該只是在慶典上出現(xiàn)一下,它應該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應該貫徹到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外交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去。 


        以上講了八件事。當然,天安門廣場所見證的絕不只是這八件事,但這八件事在我看來應該是“熒熒大者”,是不可不提的。這些大事說明:天安門廣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祥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地;它見證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也見證了繼續(xù)革命的步伐;這里既有革命先烈——人民英雄的豐碑,也留有革命導師——偉大領袖的最后形象;它是人民共和國舉行盛大慶典的場所,也是議論國家大事、表達全國人民共同意志的地方。可以說,天安門廣場是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不滿于天安門廣場的這一定位,總想改變天安門廣場的這一定位。記得80年代初,有人居然提出把天安門廣場變成一個大市場。這不僅是蓄意要根本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也是對革命先烈和革命領袖極大的不敬和侮辱,當然不可能實現(xiàn)。這幾年,又聽說有人要把天安門廣場變成一個所謂文化廣場,企圖否定它的政治性和紀念性,實際上也是想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否定過去所走過的道路。這當然也是全國人民所不能答應的。


        現(xiàn)在,有人借國家博物館改擴建之機在這里大樹孔子像,這同樣是廣大人民群眾所不能答應的。


        如前所述,孔子是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家,后來為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利用,成為他們奴役人民的一個工具。 共產(chǎn)黨作為一個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黨,是一個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chǎn)黨宣言》為宗旨建立起來的政黨,它要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偉大目標,怎么會崇拜孔子這樣一個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呢?1973年5月,毛澤東曾經(jīng)以詩批評郭沫若:“郭老從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產(chǎn)黨,崇拜孔二先?!泵珴蓶|的這個批評不是一般的批評,而是一個很重的具有原則性的批評。它清楚地表明,共產(chǎn)黨和孔二先是不能兩立的。其實,這一點在《共產(chǎn)黨宣言》里早已寫得清清楚楚:“共產(chǎn)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tǒng)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tǒng)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保ā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頁)哪有崇拜孔二先的共產(chǎn)黨員?!如果有哪個共產(chǎn)黨員居然崇拜孔子那一套,他就不夠資格做一個共產(chǎn)黨員,或者說這種人只是“名曰共產(chǎn)黨”,而實際上已經(jīng)不是共產(chǎn)黨了,


        毛澤東這首五言詩當時曾廣為流傳,后來許多毛主席詩詞集也都將此詩收入其中。1997年,毛主席的安全警衛(wèi)張耀祠曾撰文在《黨史文匯》上加以否定,說他曾當面問過主席,毛的回答是:“我沒有寫這樣的詩,不知是從何而來。郭老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也不至于如此?!保ㄒ姟饵h史文匯》1997年第8期)后來又有人撰文,認為此詩平仄錯誤很多,不像毛澤東所寫,指其為偽作,并且推論毛的另一首批郭崇孔的七言詩(《讀〈封建論〉呈郭老》)也是偽作。(鄧遂夫:《“呈郭老”二首詩的真?zhèn)巍?,《北京日報?002年1月7日)后來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研究組對此事進行了調(diào)查和研究,寫出《“呈郭老”確是毛澤東的詩作》一文,認為“格律不合不能作為辨別真?zhèn)蔚闹饕鶕?jù)”,“鄧文把‘郭老從柳退’這四句不拘平仄的五言韻語看作是一首五絕,是對詩體的判別錯誤”,并且明確肯定:“《讀〈封建論〉呈郭老》是毛澤東所作”,而且“有確鑿的檔案可以證明”。文章還說,“這首詩編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時,是根據(jù)中央檔案館保存的鉛印件刊印的?!绷硗猓?973年8月7日周恩來寫給毛澤東的一封親筆信中也說:“江青同志在昨晚政治局會議上已將主席讀柳子厚的封建論和呈郭老的詩以及有關問題給我們傳達了,我們也議論了一下?!辈⒎Q“毛澤東圈閱了這封信”。(見《北京日報》,2002年2月25日)


        這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此文對于“五言韻語”說得模棱兩可,含糊其詞,使人不得要領。其實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張耀祠的說法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不錯,張曾在毛主席身邊做安全警衛(wèi)工作幾十年,他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時間當然也不少,但是毛主席和江青談話他不可能也不應該都在場。特別是,他直接向毛主席核實“五言韻語”的真?zhèn)胃前炎约悍佩e了位置,嚴重地超出了他安全警衛(wèi)工作的職責范圍。一般來說,他當時恐怕也沒有這個膽量。


        退一萬步講,即使張耀祠真的當面向毛澤東提出了這個問題,并且毛澤東也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回答了他,那也很可能是主席覺得他不該問這個問題,沒有必要認真地回答他這個問題,也沒有必要過于嚴肅地就此事批評這個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于是就編了這樣一個回答把他支吾過去而已。從毛的回答來看,他只是說不知道此詩從何而來,而沒有批評這四句“五言韻語”有什么不對,說郭老“也不至于如此”其實也只是一句“打馬虎眼”的話罷了。按照我的理解,對毛澤東回應張耀祠的話似可作這樣的解讀:毛說“我沒有寫這樣的詩”而不說“這不是我的詩”,這兩者顯然是大不一樣的。因為他確實沒有在什么地方“寫”過首詩,而是通過與江青談話隨口講了這四句“五言韻語”或五言詩,這首詩是“講”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毛說“不知是從何而來”,實際上是不滿于張耀祠到處打探有關自己的事而提出的反問。因為江青在會上講這件事,張耀祠是不應該知道的。至于說“郭老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也不至于如此”,這是一句矛盾的話,因為“郭老是從舊社會過來的”,從小讀四書五經(jīng),結(jié)論應該是會“崇拜孔二先”而不應該是“也不至于如此”這是毛澤東故布疑陣,迷惑張耀祠。此時的張雖然弄不明白此話的真正意思,但他也知道,這些事是不該他過問的,也就到此為止,未敢再問下去。如果作這樣解讀,那毛澤東實際上也沒有對張所提出的問題作否定的回答。


        不管怎么說,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研究組的文章至少已經(jīng)證實那首七言的《呈郭老》確系毛澤東所寫,而另一首《呈郭老》不僅與之題材相同,觀點也完全一致,我以為認定兩者同屬毛主席所作的看法似乎要更加可信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研究組的文章在末尾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確認《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一詩是毛澤東所作,并不意味著要對這首詩所反映的復雜歷史背景和政治內(nèi)涵加以肯定。這首詩作于‘文革’后期發(fā)動批林批孔運動的前夕,而批林批孔運動乃至整個‘文革’已經(jīng)被歷史所證明是錯誤的。對此,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已有定評。正因為如此,這首詩沒有被收入我室編輯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而只是作為供內(nèi)部研究使用的歷史資料編入了《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nbsp;


        就是說,現(xiàn)在毛澤東著作(包括詩詞、講話等)的出版,哪些可以出,哪些不可以出,可以出的用什么形式出,都要經(jīng)過一些人的審查,似乎這些審查者的水平比毛澤東還要高,這實在是對毛澤東的一個極大的不敬。這也說明,審查者只是相信自己而不相信群眾,把自己看成是諸葛亮,而把群眾看成是阿斗。看來,這也是受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秦伯》)的影響,是英雄史觀——唯心史觀在作怪,這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唯物史觀顯然是格格不入、背道而馳的。在我看來,這種做法與當時列寧的做法相比,實在是相差太遠了。我們知道,在俄國,普列漢諾夫是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但同時也是一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犯了機會主義錯誤的人。但是,在普列漢諾夫逝世后不久,列寧還是決定要出版《普列漢諾夫全集》。與普列漢諾夫相比,論功勞,毛澤東的功勞要比普列漢諾夫不知要大多少,而論過失,毛澤東的過失要比普列漢諾夫不知要小多少,但是,自毛澤東逝世至今已經(jīng)35年,出版《毛澤東全集》的事仍然沒有提上議事日程;而且按照目下實行的上述做法,究竟何時能夠出版《毛澤東全集》看來還是一件遙遙無期的事。人們要問:“毛澤東思想萬歲”的口號復出已經(jīng)一年多,這個口號究竟何時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呢?!


        三、駁呂章申和吳為山所說要在天安門廣場樹孔子像的理由


        呂章申是樹孔子像的主要策劃者,他提出的理由是:“將孔子像立放在此,是因為北廣場周圍交通方便,能夠拉近與參觀者的距離,是市民和游人認識國博的一個重要窗口?!?


        原來,在天安門廣場樹孔子像是出于商業(yè)的考慮,在這里,孔子像成了包裝國博以招徠顧客的一個工具!

        本人孤陋寡聞,過去不知呂章申其人,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始知他是“1955年12月生,河北省大名縣人。中共黨員,高級建筑師。1970年12月參軍入伍。1976年3月復員回鄉(xiāng)務農(nóng)。1977年3月至1980年11月就讀于清華大學建筑系建筑學專業(yè)。1980年12月分配到文化部工作。1980年12月至1989年9月,先后在文化部計劃財務司和藝術局工作。1989年至1992年,在文化部中外合資企業(yè)東方大廈有限公司擔任董事兼副總經(jīng)理。一九八零年分配到文化部,先后在文化部計劃財務司和藝術局計財處工作,一九九二年至二零零零年在中國美術館任副館長、黨委書記。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五年,先后擔任文化部計劃財務司司長、人事司司長。二零零五年九月起,擔任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 另一份材料的介紹則有所不同,大概是后來寫的,沒有再提參軍和務農(nóng)的情況,但增加了“師從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李道增等先生,并跟隨著名畫家王乃壯、華宜玉等先生學習美術”的內(nèi)容,甚至還有“2005年5月出版《呂章申書法集》,由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題寫書名并作序”的內(nèi)容。這里出現(xiàn)了一大串名人,無疑都是為了提高自己身價的。不過,如果他現(xiàn)在寫這個簡歷,恐怕就不會再寫“由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題寫書名并作序”這句話了,因為早在前年(2009年)春天,媒體就已揭露,所謂“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先生”原來是一個在年齡和經(jīng)歷上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騙子,把這樣一個人寫在自己的簡歷里顯然是很不光彩的。


        我們從上述材料里發(fā)現(xiàn),呂章申是一個“幸運兒”:1970年時部隊很吃香,他才15歲就參了軍;1976年復員回鄉(xiāng)后,上大學很吃香,他不到一年就進了名校清華大學的名系建筑系,并且還“師從名師吳良鏞、李道增先生”;80年代末,下海經(jīng)商很吃香,他又在1989年當上了中外合資企業(yè)的董事和副總經(jīng)理;之后又是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文化部的司長、國家博物館的館長,可謂心想事成,官運亨通。但是,這樣的人適合做國家博物館館長嗎?


        應該說,他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年下海經(jīng)商的經(jīng)歷對他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看到,他有商人那樣的精明,并且非常善于包裝自己。但是,其中有些包裝并不符合事實。比如,他說他出生于1955年12月,于1970年12月參軍,參軍時他的年齡是15周歲,而按照國家征兵條例的規(guī)定需要満18周歲才能參軍。這是怎么回事呢?當然,我國在不同時期參軍的年齡也會有不同規(guī)定,在戰(zhàn)爭年代或解放初期,也有小年齡參軍的。但是就是在解放初期,15參軍也不行。記得抗美援朝時開展參軍、參干(參加軍干校)運動,我正在上高一,也是15歲,1951年初和1951年夏兩次都堅決要求報名,但都未獲同意,而在70年代對年齡的要求應該比1951年更嚴,怎么呂15歲就能夠參軍入伍呢?我懷疑他的年齡是有問題的。再說,他是1977年3月進清華建筑系的,那時還沒有恢復高考,更談不上招研究生,他應該是一個工農(nóng)兵學員,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導師制,又何來“師從吳良鏞、張道增先生”之說呢?又比如,他雖然學的是建筑,但是卻沒有從事建筑工作的經(jīng)歷,他又是怎么當上“高級建筑師”的呢?這些都讓人感到疑惑不解,加在一起,趕尸人對這位觀眾的品質(zhì)和為人產(chǎn)生懷疑。在這個問題上,一些同志也與我有同感,如清華李定凱教授也對他在清華所謂“師從吳良鏞教授”等問題提出了質(zhì)疑。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人身攻擊”,而在我看來,一些公眾人物應該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對他們在媒體上發(fā)布的個人經(jīng)歷如果感到有不不符事或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是憑空捏造,根本說不上“人身攻擊”。比如呂的年齡問題,既有可能是參軍時年齡不夠走了后門,也有可能是后來為了提拔的需要而將年齡故意說小。應該說,無論哪種情況都很不好,提出這些疑問,引起上級組織人事部門做好工作都是有好處的,又有什么不可?實際上,他也把這套商業(yè)化的過分包裝的本領用到了國家博物館的改擴建上來了。他一再說改擴建后的國家博物館是和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等比肩的世界一流的博物館。他說的其實只是館舍的面積。但是一個博物館是不是一流并不是看它的面積,而是要看它的館藏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要看它服務對象的多少和服務質(zhì)量的高低。我們說什么東西是“鎮(zhèn)館之寶”時所指偶的乃是是館藏的展品,而絕不會是指館舍。館舍最大絕不等于就是世界第一。現(xiàn)在的新館的展示廳建得很高大,而在館藏里大型的展品并不多,把小件展品放在過于高大的展廳里會讓人有空蕩蕩的不舒服的感覺,不僅是很大的浪費,也很不協(xié)調(diào),很不美觀。實際上,作為博物館,不僅要注意館舍的建設,更加重要的恐怕還是館藏的征集、收藏和展示服務。他的過分注重外部包裝,從他主張在國博門前要樹孔子像也可以看出來。其實,在天安門廣場,沒有一座建筑是在其庭前設置雕像的,一定要在博物館前設孔子像來突出博物館,這就必然使天安門廣場的各個建筑之間造成不和諧,從而破壞了天安門廣場的整體之美。在呂章申的商業(yè)化經(jīng)營思想指導下,據(jù)說國博還將大搞“休閑產(chǎn)業(yè)”,搞吃喝玩樂一套,參觀展覽也要搞雙軌制,沒有錢的人可以免費參觀,但只能看基本陳列,而且要排長隊;而有錢人只要肯花錢,就可以隨時買票隨隨時進入通道參觀。這種以賺錢為的目的的經(jīng)營理念和把人分為等級的做法,其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這里也有歷史的教訓。南京的夫子廟,最初當然是因為那里有一個始建于宋代的文宣王廟,也就是孔廟,是祭孔的地方;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又建立了江南貢院,將鄉(xiāng)試和縣試集中于一起進行,江南貢院達到了很大的規(guī)模,即使朱棣遷都北京后,由于南京還是留都,而江南又是人文薈萃之地,來此應試的考生人數(shù)依然很多。江南貢院不斷擴大,其考試用的的號舍最多時達二萬零六百四十四間,另有主考、監(jiān)臨、監(jiān)試、巡察以及同考、提調(diào)執(zhí)事等官員的官房千余間,再加上膳食、倉庫、雜役、禁衛(wèi)等用房等,成為全國最大的科舉考試考場。有這么多人來應考,當然是一個極大的商機。各種商店于是應運而生,而現(xiàn)今所謂的“休閑產(chǎn)業(yè)”即各種吃、喝、玩、樂乃至賭、毒、嫖、遙等“產(chǎn)業(yè)”,但是也應有盡有。清光緒時雖然廢止了科舉考試制度,而這一類“休閑產(chǎn)業(yè)”仍然保存了下來。這里成了妓院的集中之地,和北京的“八大胡同”可謂南北遙相呼應;甚至到解放以后的50年代初,夫子廟的名聲都還很不好,成了一個藏污納垢,極其骯臟的地方,人們甚至聽到這個名字都有恐怖的感覺,當然,后來得到了改造。現(xiàn)在,國博還未開館,呂館長就要發(fā)展“休閑產(chǎn)業(yè)”,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環(huán)境下,其前景究竟如何,實在令人堪憂。此外,他還反對按照階級斗爭的觀點來安排中國通史的展覽,弱化國博的教育功能,也是完全背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的。對于像呂章申這樣一個人,能否把國博領導好,人們不能不在頭腦里打上一個問號。


        吳為山也說到樹孔子像的理由。他說,“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這位偉大的圣人,先知先覺,似乎預見到2500年后,中華大地政通人和,河清海晏。今天,孔子塑像立在了國家博物館的廣場,他祥和、寬厚、智慧、大度。他磅礴、巍然,儼然文化的泰山。他與四海賓朋對話,仿佛由內(nèi)心發(fā)出了個‘仁’字。有了仁,世界和諧。這是歷史的聲音,也是時代的聲音;這是中華的聲音,更是世界的聲音?!?


        在這里,他用孔子的話把當今的中國社會吹捧到一個嚇人的高度,但是他顯然不知道,孔子所謂的德和當今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中國目下的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如果這相距2500年的德是一個東西的話,那就說明中國在2500年之間社會就沒有發(fā)生變化,還是停留在2500年前的水平上,這究竟是大幸還是不幸?這位雕塑家好像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根本不知道中國的國情,不知道中國還存在極大的社會矛盾,由于私有化的改制和高薪養(yǎng)廉的錯誤政策造成了社會的兩極分化,基尼系數(shù)早已超過警戒水平,并且還在繼續(xù)向上攀升,在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不滿情緒,在這種情況下高唱什么“中華大地政通人和,河清海晏”來粉飾太平,究竟是幫助執(zhí)政黨,還是給執(zhí)政黨灌迷魂湯?


        說孔子是“偉大的圣人,先知先覺,似乎預見到2500年后”中國如何如何就更加荒唐可笑了??锥绕鋵嵤且粋€眼睛長在腦袋后面的怪物,他的眼睛只會朝后看,而不會朝前看。他看到的是周禮,是奴隸社會的一套典章制度,是一個已經(jīng)故去的年代。他連他所生活的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zhuǎn)變都看不到,居然還要恢復復已經(jīng)禮壞樂崩的所謂周禮,他又怎么看得到后來的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更怎么能夠看到中國在近百年來在中國發(fā)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


        至于說“今天,孔子塑像立在了國家博物館的廣場,他祥和、寬厚、智慧、大度。他磅礴、巍然,儼然文化的泰山”,那也只能說明他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任何一個作品都不是供自己自我欣賞的,它要得到社會的認可,特別是要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恕我直言,吳為山的這件作品無論從政治上還從藝術上說都是不成功的。從政治上說,在勞動人民已經(jīng)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一個鄙視勞動、鄙視勞動人民的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塑像,為一個一心想恢復周禮、后來長期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用來愚弄和奴役勞動人民的御用工具塑像,而且把它放在天安門廣場這個象征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性紀念性的廣場上,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政治錯誤。它一樹立起來就立即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就是證明。從藝術上來說,這個塑像也根本說不上是什么精品力作。這個像高達9.5米,寓意是“九五之尊”,而且體積龐大,似山形,本來是要表示孔子的高大、大氣的形象的。作者自己所宣揚的形象是:“他祥和、寬厚、智慧、大度。他磅礴、巍然,儼然文化的泰山?!钡牵o人的實際感覺卻完全不是這樣。我們看到,盡管塑像加基座有9.5米高,但是由于孔子并未站直,而是作彎腰駝背狀,加上塑像的高度和寬度、厚度不成比例,近乎方形,使人覺得塑像塑的是一個身材非常矮小而又略顯肥胖的侏儒,根本沒有給人留下高大、大氣的印象。


        我們從正面看這個塑像。由于塑像朝北,整天不見陽光,人們似乎看不清它的廬山真面目,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臉部表情。在人們的印象中,孔子是不茍言笑的,但是,作者為了使他 “笑迎四海賓客”或“笑傲天安門廣場”,顯然想讓他滿臉堆笑。這樣一來,所謂的“孔圣人”又顯得不莊嚴了。又要莊嚴,又要“笑迎四海賓朋”,還要“笑傲天安門廣場”,這就難了。結(jié)果弄成個似笑非笑,不倫不類,讓人看了很不舒服。正如網(wǎng)友黎陽所說,它是“皮笑肉不笑”,我覺得此說很有道理?!捌ばθ獠恍Α笔且环N裝出來的笑,是一種虛假的笑,獻媚的笑??磥恚@倒是符合孔子其人的。但是,作為一個雕塑作品,雕塑出這樣一種笑,顯然是不符合作者的初衷的。看面部,當然要看眼睛,因為眼睛是靈魂的窗戶。這個像的眼睛從正面是很難看清楚的,不過有一張從右側(cè)拍的照片因為借了一些陽光,可以看到眼睛似乎是半睜半閉著的。這樣的眼睛顯然不是如某些媒體所報道的“目視遠方”,倒是使人感到孔子已經(jīng)年老力衰,他連眼皮都撐不起來了,完全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哪里還能“目視遠方”?


        再從肢體上看。我們看到這個像由于是山體造型,孔子給人的感覺似乎很臃腫,一點也不精神,而他將雙手合于胸前,由于手似乎被衣服蓋住,究竟是雙手合十,還是雙手抱拳,抑或是雙手相拱,都不能斷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這是在作打躬作揖狀,是在向人表示恭敬、順從或懇求的樣子,是一種示好的表現(xiàn)。這樣一個媚俗的形象顯然又是和那“九五之尊”的寓意大相徑庭的。


        有一張從東側(cè)拍的照片,彎腰駝背的特征表現(xiàn)得特別明顯,加上把手臂伸向胸前,活像一個老態(tài)龍鐘、行動遲緩、思維顢頇的老乞丐,兩手舉著一個討飯缽,正在當街行乞。這樣一副老病交加、窮愁潦倒的可憐相,又何言“祥和、寬厚、智慧、大度“和“磅礴、巍然,儼然文化的泰山”?!


        再從后面看,據(jù)作者說,那是一座豐碑。孔子一生都在在想恢復周禮,而從未想到如何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后來又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用,作為奴役人民的工具,不僅乏善可陳,而且罪孽深重,害人不淺,這樣的人,將其打倒則可,為其樹碑則不可。不錯,毛澤東曾經(jīng)肯定過他的“每事問”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但是,這些東西,他也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也沒有做到。就以樊遲問他種莊稼和種菜的事來說,他非但不鼓勵學生“每事問”,反而背后罵樊是“小人”。他自己如果是一個“每事問”和“學而不厭”的人,他應該知道種莊稼和種菜的事,但是他卻不懂,只好說自己不行;他若是一個“誨人不倦”的好老師,也絕不會罵樊遲。其實,在《論語》里孔子也沒有敢說自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原話是這樣說的:“子曰:‘敏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這是一句疑問句,是問自己這些做到了多少,而不是肯定自己都做到了,兩者顯然是大不一樣的。當然,對于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一些東西,我們也不是全盤否定。至于毛澤東在1938年5月21日在延安抗大三期干部會上的講話,那是有具體歷史背景的,不應到處亂用。這一點在《毛澤東年譜》里說得很清楚:這一天,毛澤東“出席抗大對第三期進行總結(jié)的干部會議,并講話,講安心當教員、編教材和軍隊的民主等問題。他說教員是教育干部的干部,下決心當教員,辦好抗大十分重要?!保ā睹珴蓶|年譜》(1893-1949)中卷,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頁)毛澤東正是在教育干部要安心當教員,終身當教員時講到了長期當教員的黑格爾和孔子,要大家向黑格爾和孔子學習,這里所謂向他們學習,就是像他們一樣終身當教員,而并不是全面評價黑格爾和孔子。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孔子作為兩千多年來剝削階級對人民實行愚民政策的代表人物,一直以來,他都是人民革命的對象。所以,他在《新民主主義論》里講到半封建的文化時,就明確表示,“凡屬主張尊孔讀經(jīng)、提倡舊禮教舊思想、反對新文化新思想的人們,都是這類文化的代表?!睉撜f,毛澤東對于孔子和孔學的態(tài)度是非常鮮明的。今天,當人民站起來以后,還要為他樹碑立像,繼宣傳這種半封建的文化,這究竟是前進還是倒退,不是很清楚了嗎?


        值得我們注意的,還有吳為山對于“仁”的吹捧:所謂“有了仁,世界和諧。這是歷史的聲音,也是時代的聲音;這是中華的聲音,更是世界的聲音。”什么是仁?孔子《論語》里說了很多,其中有一個地方說,“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保ā墩撜Z·顏淵》)“亞圣”孟子也說,“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人們要問:這個“愛人”是愛一切人嗎?答案只能是否對的。奴隸主不會愛奴隸,地主不會愛農(nóng)民,資本家也不會愛工人。這都是歷史事實,是任何漂亮的言辭都無法掩蓋的。吳為山把所謂“仁”說成是“時代的聲音”,“世界的聲音”,是這樣嗎?今天的世界,是帝國主義國家主宰的世界,他們對發(fā)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壓迫,還動不動就用戰(zhàn)爭來威脅,用經(jīng)濟來制裁,我國至今還在受到他們的制裁,哪有什么“仁”字可言?哪有什么和諧可言?在我看來,孔子的“仁”其實很虛偽,既不能代表“中華的聲音”,更不能代表“時代的聲音”和“世界的聲音”,它只不過是一些剝削者和壓迫者用來騙人的把戲罷了。


        總之,在我看來,這個塑像放在天安門廣場不僅在政治上是極端錯誤、極其有害的,而且在藝術上也是很不成功的。實際上,將這么一個孔子像放在天安門廣場,非但不能給天安門廣場增添什么光彩,而且極大地破壞了或損害了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大氣的形象。在這方面,吳為山曾說,“如果只是做一個孔子像,就像大家曾經(jīng)在很多地方參觀時見到的,那就不難。這不是室內(nèi)雕塑,難題就在于如何讓雕塑和周圍的環(huán)境相適應、協(xié)調(diào)”,但是恰恰是在這個“雕塑和周圍的環(huán)境相適應、的協(xié)調(diào)”上,問題出得最大。這里說的當然不應該只是與國家博物館的適應、協(xié)調(diào),而應該是與“圍周環(huán)境”的適應、協(xié)調(diào),也就是與天安門廣場這個大環(huán)境的適應和協(xié)調(diào)。整個天安門廣場的歷史背景實際上是一部中國近代史,而這部歷史最初又是和五四運動的反孔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其附近的紀念性建筑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是紀念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導師的,現(xiàn)在把這個革命要打倒的舊偶像也放在這里,這能夠適應和協(xié)調(diào)嗎?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孟子也說,天下“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毛澤東和孔老二放在同一個天安門廣場,這能夠適應和協(xié)調(diào)嗎?這方面最可笑的是鳳凰網(wǎng),居然搬出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放在網(wǎng)頁上,用以表示自己的反動立場:抬高孔老二,否定毛澤東。孔子能與毛澤東相比嗎?這不禁讓我想到上世紀40年代斯大林與德國作家路德維希的談話。路德維希將列寧與彼得大帝相提并論,問斯大林彼得大帝與列寧誰的貢獻大,斯大林在回答他時說,“彼得大帝是滄海一粟,而列寧是整個大?!薄#ā端勾罅诌x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9頁)今天又有人把孔子與毛澤東相提并論,甚至把他捧到“九五之尊”的地位,企圖以孔子的思想取代毛澤東思想,那么我們要說,孔子在歷史上從來就沒有起過這樣的作用,更不用說是今天了;他和毛澤東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二者相差太遠了。


        本來,吳為山是一位有成就、有前途的中青年雕塑家。但是,從他所雕塑的孔子像來看,他在政治上是很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說是很幼稚的。毛澤東在1957寫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問題》中說,“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保ā睹珴蓶|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5頁)對于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來說,他們當然要以他們的專業(yè)為生命,但是,如果不學習馬克思主義,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這個靈魂,他在自己專業(yè)上的成就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這方面,魯迅就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魯迅出身于一個舊家庭,受到的也是舊教育,但是他學習了《共產(chǎn)黨宣言》等馬列著作,懂得“惟新興的無產(chǎn)者才有將來”(《魯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151頁)的道理,站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邊,大殺回馬槍,批判舊社會,舊禮教,成為“打倒孔家店”的一員健將,并成為中國近代最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贊揚和廣大革命人民的衷心愛戴,被譽為“民族魂”。吳為山曾經(jīng)塑過魯迅像,為什么這么不理解魯迅,與魯迅的思想感情相差那么遠呢?我看原因就在于,他不學馬列,缺乏馬克思主義的修養(yǎng)。美術大師吳冠中逝世以后,吳為山在一篇懷念文章里談到,他曾帶著他的作品集到吳冠中家去請教,這個作品集里就有他1994年塑的《魯迅胸像》,吳冠中看后脫口而出地說,“我到現(xiàn)在沒有見過魯迅像做得好的?!边@表明,吳冠中對吳為山塑的魯迅像是不滿意的。當時吳為山問吳冠中:“熊秉明的《魯迅》怎樣?”吳冠中答道,“那當然好,熊秉明深刻理解魯迅。原稿保存在我家里?!蔽覀冎?,吳冠中和熊秉明曾一道在法國留學學美術,都很有成就,兩人都成了大師級的人物。不同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吳冠中回到了祖國,而熊秉明未回,仍留在法國。不過他們兩人對于魯迅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和很深厚的感情,在這方面,吳為山就不能與他們相比了。他現(xiàn)在如此熱心地為孔子塑像也清楚地說明,他的思想和魯迅的思想顯然是根本格格不入的。這正是作為一個雕塑家的吳為山應該深自思之的。


        如果要舉最近的例子,前年(2009年)逝世的大科學家錢學森也是一個典型。如所周知,錢于1935年赴美留學,二戰(zhàn)期間在與國防有關的諸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他曾于1947年回國一次,因見到國民黨的腐敗無能,遂又去美國從事研究和教學。1950年,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以所謂“共產(chǎn)黨員”(其實不是,根本沒有證據(jù))的“罪名”強加于他,并被美國有關當局逮捕,關進監(jiān)獄,受到種種迫害,并失去自由達五年之久。但是,在中外科學家的堅決要求和強大祖國的有力支持下,他終于1955年回到祖國。錢學森早在美國時就讀過恩格斯的《反杜林論》等馬恩的書,回國后,他通過學習,進一步懂得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社會前進的方向,決心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并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和許多科學家一道,不為名、不為利,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yè)殫精竭慮,運籌謀劃,并且身先士卒,帶頭攻關,特別是對兩彈一星的研制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被稱為“中國航空航天之父”。曾有一位香港記者問他為什么選擇回國,錢回答說:“因為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還因為我熱愛我的祖國?!?,由于有正確的思想指導,他的思路更加開闊,不僅取得的成就更大,在處理問題時原則性也更強。1986年,美國要向錢學森頒發(fā)一個“威拉德·羅克韋爾技術杰出獎”,此獎又名“小羅克韋爾獎”,是國際理工研究所于1982年設立的最高獎項。他由于在美國那五年不堪的經(jīng)歷,而且美國政府一直沒有向他公開道歉,決定不去美國領這個獎。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為此曾力勸他前往,他也不為所動,還是未去。這樣的原則性,胡耀邦是不能與之相比的。我講這些,是為了說明,文學家也好,科學家也好,當然藝術家也一樣,每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都應該有馬克思主義的修養(yǎng),有判別是非的能力,不是誰要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作別人的工具,自己要有基于馬克思主義的原則立場。在這方面,吳為山顯然是欠缺的。如果他有基本的馬克思主義修養(yǎng),懂得歷史前進的方向,他就不會如此賣力地雕塑孔子像并且吹捧孔子了。吳為山曾為許多名人塑像,似乎沒有為錢學森塑過像,也沒有為研制兩彈一星的任何一位科學家塑過像,恐怕也沒有為任何一個工農(nóng)兵塑過像,卻塑了二十多個孔子像。這是一個為什么人的問題,很值得他深思。毛澤東在1949年批判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的白皮書時曾寫過一篇《別了,司徒雷登》,其中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jīng)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唐朝的韓愈寫過《伯夷頌》,頌的是一個對國家對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無望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頗有‘民主個人主頁’思想的伯夷那是頌錯了。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保ā睹珴蓶|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5-1496頁)當然,寫頌不僅是寫頌歌,凡屬能夠表現(xiàn)這些中華民族英雄氣概的一切文藝形式如作傳、樹碑、立碑、塑像、電影、電視劇等都可以說是頌。吳為山塑過許多像,一般來說,他是以是不是“名人”為標準進行雕塑的,有時則是根據(jù)領導的需要或像主的要求進行雕塑的。毛澤東所要歌頌的聞一多、朱自清雖然也是名人,吳為山是否為他們塑過像,我們不知道;而在今天,對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了最偉大貢獻的錢學森和其他參與研制“兩彈一星”的科學家群體,吳為山是否為他們塑過像,我不知道,在網(wǎng)上初步搜索了一下,似乎沒有。需要指出的是,給這些為中國的強大做出了極其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塑像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這是塑孔子像所不能相比的。前年錢學森逝世,有不少網(wǎng)友要求舉行國葬,這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意見,因為錢學森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而且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英雄,隆重舉行他的葬禮,大力宣傳他的業(yè)績,可以大大發(fā)揚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大大激發(fā)全民族對科學的追求和熱愛。事實上,對最杰出的知識分子進行隆重的國葬在社會主義國家也是有先例可考的。1936年高爾基逝世,蘇聯(lián)就進行了隆重的國葬,其規(guī)格幾乎和后來斯大林逝世一樣:重病時發(fā)表病況公報;逝世后在蘇聯(lián)工會中央圓柱大廳設置靈堂并且由斯大林等中央領導人親自守靈;葬禮由斯大林等中央領導人親自扶柩執(zhí)紼。此事在蘇聯(lián)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連幾個月后魯迅逝世也都受其影響。國民黨政府當然不會隆重為其下葬,但是,民間舉行的葬禮也極備哀榮,許多重要的政治家如宋慶齡、蔡元培等都參加了葬禮??上У氖牵W(wǎng)民提出的為錢學森舉行國葬的建議沒有能夠為中央所接受,結(jié)果失去了一次對全民族進行形象生動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極好機會。這是無法挽救的一個大損失。當然,如果現(xiàn)在能對錢學森和兩彈一星的元勛多做一些宣傳,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損失的。就此而言,最近中央臺一套正在播放的連續(xù)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是應該受到贊揚的,這是一部為歌頌中國科學家研制兩彈一星所作貢獻而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其中有不少地方很感人。如果能夠再為錢學森和兩彈一星的元勛們創(chuàng)作一些頌歌、塑像及其他形式的文藝作品,其巨大的教育意義也是不能低估的。我們寄希望于黨中央和有關部門,也寄希望于中國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們,這當中自然也包括吳為山在內(nèi)。當然,要創(chuàng)作好這樣的作品,關鍵還是毛澤東的那句話:“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狈駝t,即使塑了也不會真正塑好。



        有人為在天安門廣場樹孔子像辯護說,“說孔子是奴隸(應該是奴隸主)階級的代表我不反對,因為這是事實!但是因為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就去排斥奴隸主階級不也是筆者(?)自身的局限的外露嗎?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要歷史的客觀的看問題??鬃由娴哪甏皇巧鐣髁x大興的時代,怎能一味用當代的觀點評價幾千年前的孔子的階級性?再者,新文化運動時的反對舊文化,批判孔子也只是時勢所需。在一個桎梏橫行的時代,只能過正才能矯枉?!?


        應該說,這個辯護充滿了混亂。一方面承認孔子是奴隸主階級的代表,一方面又反對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對其進行批判,說這個批判顯示了自身的局限,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對于奴隸主階級,從歷史上看,其產(chǎn)生固然有其必然性,它也騎過進步作用,但是,當其要被封建社會取代時,它就成了沒落的、反動的階級,成了一個被批判、被打倒的對象,對其進行否定就是必要的和合理的了,更何況是今天呢?而無產(chǎn)階級是歷史上最革命的階級,它和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它不是用一種私有制代替另一種私有制,它要消滅一切私有制,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它不是要消滅某一個階級,而是要消滅一切階級,包括無產(chǎn)階級自己,它不像歷史上的那些階級,有自身的局限性,無產(chǎn)階級不存在它們那樣的歷史局限性。說孔子生存的年代不是社會主義大興的時代,這話當然不錯,由此應該得出什么結(jié)論呢?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應該是,在社會主義時代不應該鼓吹代表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孔子的思想,更不應該把把孔子作為崇拜的偶像,對他頂禮膜拜!毛澤東說,“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頁)應該說,新文化運動批判舊禮教、舊文化,批判孔子的那一套是完全正確的,沒有這樣的批判,就沒有五四運動,就沒有共產(chǎn)黨的成立,就沒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就沒有后來的社會主義的人民共和國!把這種批判說成是一時的“時事所需”和“矯枉過正”,乃是對中國近百年歷史的歪曲,絕不是正確的觀點。這位辯護者還提出要歷史地客觀地看待孔子,反對用當代的觀點評價孔子,這也是說不通的。我們說要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前人,是要從歷史出發(fā),不要苛求于前人,更不要把古人現(xiàn)代化,而絕不是否定用今天的觀點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對其進行分析和批判。事實一再證明,離開了馬克思主義這個最銳利的思想武器,是不可能對任何歷史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做出正確結(jié)論的。



        四、堅決要求把孔子像逐出天安門廣場



        自上個月11日孔子像在天安門廣場落成以來,對于它的質(zhì)疑和反對之聲就一直不斷。有人說,30歲左右的人反對的較少,老年人反對的較多。其實不然。因為紙面媒體一般不登這樣的質(zhì)疑和反對的文章,因此這類文章和評論大都發(fā)表在網(wǎng)上;而網(wǎng)民主要是青年人而不是老年人,因為老年人上網(wǎng)的比例要比青年人低得多,因此網(wǎng)上所反映的實際上也是青年人的聲音。可以說,無論是改革開放以后出生的青年人,還是經(jīng)歷過共和國前30年的中老年人,他們的大多數(shù)都是反對在天安門廣場樹孔子像的。


        有一位網(wǎng)友看到有那么多人反對樹孔子像,他急了,但又說不出什么道理,于是丟出了這么一句話:“國家博物館立了孔子像犯了那條國法?”


        對于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不少網(wǎng)友進行了回答,我想在這里再做一些補充。


        我覺得有必要首先明確一點,我們說的“國家博物館”,這個“國家”是什么國家?它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新中國,而不是別的什么“國家”;這個“國家博物館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博物館”即新中國的國家博物館,而不是別的什么“國家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本大法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想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薄吧鐣髁x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爆F(xiàn)在有人把代表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家孔子的塑像建立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中心的天安門廣場,是不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有人說“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試問,孔子能夠作為以社會主義制度為根本制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的代表”嗎?這種言論是不是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言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quán)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quán)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痹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之地的天安門廣場設置孔子像這件事有沒有經(jīng)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討論和通過?有沒有經(jīng)通過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的討論和通過?有沒有經(jīng)過人民群眾的參與管理和監(jiān)督?就那么幾個人決定做出這樣大的動作,是不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這是不是違反了最重要最基本的國法?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經(jīng)過90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他們怎么能夠允許曾經(jīng)奴役中國勞動人民達兩千多年的孔子再來奴役他們?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換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他們最大的法律保障,已經(jīng)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決不允許一小部分人迎合帝國主義的需要,重新把孔老二引進自己的生活來愚弄和欺騙和奴役自己。這是一場維護憲法和破壞憲法的斗爭,其實質(zhì)是一場嚴重的階級斗爭,我們決不會掉以輕心。


        從歷史上看,本文在第二部分講了從五四運動以來在天安門發(fā)生的八件大事,可以說,每件大事都是光明正大地進行的。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有關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修建人民大會堂和中國革命與中國歷史兩博物館、修建毛主席紀念堂等工程,都是通過民主程序,最廣泛地征求全國人民的意見,動員全國各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下進行的。唯獨這個孔子像,卻只是在極少數(shù)人的策劃下神不知鬼不曉地悄無聲息地鬼鬼祟祟地偷偷摸摸地進行的。對于幕后的事,局外人當然無從知曉,但從落成儀式上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和孔子像制作者吳為山的講話里,人們還是知道了一點。


        應該說,在天安門廣場立孔子像不僅是一個極大的政治錯誤,而且還是一個明知故犯的極其嚴重的蓄謀的行為。何以這樣說?據(jù)《南方日報》的《創(chuàng)作者談天安門廣場東側(cè)立孔子像》里介紹的國博負責人說:“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是重要的觀眾出入口,它面向著名的長安大街,并與故宮面對,其地理位置足以說明它特殊的政治與文化地位?!本褪钦f,孔子像與國博、長安街、故宮等傳統(tǒng)建筑設施是融為一體的,而與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具有革命特征的政治性、紀念性場所則不相聯(lián)系,并以此來“說明它特殊的政治與文化地位”。這不就是告訴人們,他們要否定具有革命特征的政治性、紀念性的內(nèi)容,而想以這些所謂的只與傳統(tǒng)形式相關聯(lián)的建筑逐步取而代之嗎?這是多大的政治野心,又是多大膽的狂妄行動?。?!


        正因為他們干這樣的事是一件明知故犯的極其嚴重的蓄謀的行動,他們很心虛,害怕人民起來揭露和反對就做不成了,因此就采取了隱瞞真相,先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強迫群眾接受這樣一種很不光彩的“做法”。因此,人們看到,這件事從策劃、制作一直到最后的所謂落成儀式都是悄無聲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進行的:事前既不告訴人們這里要干什么,進行之中也不讓人們知道這里究竟在干什么,更談不上廣泛征詢廣大群眾的意見了,總之,整個過程都是暗箱操作。試問,這是不是違背了民主的合法程序?是不是在搞陰謀詭計?


        就以由誰雕塑孔子像這件事來說,吳為山講到了其經(jīng)過。他說,“2010年陽春3月,全國政協(xié)會議期間,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先生要我塑孔子像,此事得到了王文章副部長的支持和許多專家的關注。這是文化的使命?!蔽覀円獑柾酢?、吳三人:這么一件違背憲法根本原則的大事,居然就在會議的間隙由你們?nèi)齻€人在私下就決定了?你們心中還有憲法嗎?還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這些權(quán)力機關嗎?還有人民嗎?簡直是無法無天到了極點!


        再看孔子像的制作情況。要在天安門廣場展示孔子像,本身就是極大的違法行為,有人居然膽大包天,敢于私自搞這么一個東西;既沒有向全國招標,在制作過程中也沒有征詢?nèi)珖恍┬屑业囊庖?,簡直就是獨斷獨行。中國許多民生問題還沒有解決,而他們竟如此揮霍人民的財富,據(jù)說,為了這個孔子像,僅用銅即達17噸,這是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嗎?


        更加不能讓人理解的是所謂落成儀式。我看到一個報道說,“一月11日上午10時30分隆重舉行了《孔子》塑像落成儀式。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樹聲,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孫家正,全國政協(xié)常委劉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中國文聯(lián)黨組副書記覃志剛,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等領導和專家學者出席塑像落成儀式?!奔热皇恰奥≈嘏e行”的,是一件大事,為什么不像過去天安門廣場的其他紀念性建筑那樣事先由會議通過并且舉行奠基儀式,而在人民完全不知曉的情況下就宣告落成了呢?既然是“隆重舉行”的,為什么不像過去天安門廣場的其他紀念性建筑那樣,都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而偏偏這次落成儀式就沒有一個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呢?為什么政治局常委里分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李長春沒有參加呢?為什么中央政治局里分管文化教育和理論宣傳的劉延東和劉云山?jīng)]有參加呢?為什么北京市的領導人沒有參加呢?由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蔣樹聲、政協(xié)副主席孫家正、而不由擔任正職的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xié)主席和文化部長出席呢?再說,蔣、孫兩位擔任副職的領導人雖然到了場,但一個也沒有講話,好像是專門來當陪客的。還有,為什么只有專家而沒有群眾參加呢?這樣一個陣容,對于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活動來說,能夠說是“隆重舉行”的嗎?還有,為什么中央主要新聞媒體沒有大力報道呢?


        在我看來,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員中分管有關工作的領導人、北京市的領導人不參加這個會,正好證明此事沒有經(jīng)過合法的民主程序,是不合法的。而副委員長蔣樹聲、政協(xié)副主席孫家正和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之與會,在我看來,很可能是基于私人關系,因為蔣樹聲和孫家正都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現(xiàn)在都是男大小有南大校友;蔣樹聲在擔任民盟中央主席之前曾是南大校長,而孔子像的制作者吳為山就是在蔣任校長期間調(diào)入南大工作的,曾為南大塑過好多像,現(xiàn)在到藝術研究院工作,也是南大校友。而孫家正曾任文化部長多年,王文章則是文化部副部長兼藝術研究院院長,呂章申也曾在文化部工作多年,今年網(wǎng)上有一篇報道還稱他是文化部人事司司長。而吳為山也是剛調(diào)入文化部所屬的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任所長的,彼此也都是熟人。因此蔣、孫參加會議也明顯地具有對故舊幫襯的性質(zhì),而并不代表他們現(xiàn)在所在的單位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xié)。


        問題還在只有專家沒而有群眾參加一事,此事很值得我們注意。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鬼,生怕群眾鬧起來不好收場。因此盡管他們很想“隆重”一番,風光一番,結(jié)果還是如李清照在《聲聲慢》一詞里所描寫的那種情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還是少不了一個“愁”字。


        至于主要新聞媒體,也好像是事先約好了似的,沒有大力宣傳報道。中央電視臺一頻道的《新聞聯(lián)播》也沒有播。這些都說明,此事沒有經(jīng)過合法程序,其合法性是大可懷疑的。


        總之,他們之所以不敢正大光明地進行活動,是因為他們心懷鬼胎,也知道其非法的性質(zhì),而對于其能否成功也毫無信心,毫無把握,因此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放一個試探性的氣球,打探打探反應再說;一旦出了問題,將來還可以進行糾正或補救。但是,這是絕對不能長久的,越拖就越被動。他們這樣做,其實是在玩火。中國有一句老話,就叫做“玩火者,必自焚!”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看清了他們虛弱的本質(zhì)。只要我們堅持斗爭,勝利就一定是屬于我們的。


        堅決要求把孔子像逐出天安門廣場!                                                                                               

         
        出處: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2/213527.html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