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小臣狂罵王安石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十月廿六日壬午
耶穌2021年11月30日
(電視劇里的王安石形象)
近日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談鄭俠彈劾王安石的文章,文章是嚴肅的,但標題卻是公眾號小編所擬:《公元1074:一位小官決定冒死反抗王安石》,這個標題很有誤導性,讓人誤以為反抗王安石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但事實上,在王安石執(zhí)政之時,并沒有一個宋朝人因為反抗王安石而冒殺身之禍,鄭俠并不會因為反抗王安石而有性命之虞,鄭俠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實在談不上“冒死”。需要冒死上書的人是明朝的海瑞,所以他在上書之前才給自己準備了一口棺材。但宋朝人不需要這樣。
我再講一個小臣狂罵王安石的故事:
熙寧五年,王安石遇到了一次急風驟雨般的彈劾。發(fā)起彈劾的人,是王安石一手提攜、被目為王氏“死黨”之一的唐坰。唐坰以揚言“青苗不行,宜斬大臣異議者一二人”而引起神宗與王安石的注意,之后經鄧綰舉薦,任御史、諫官。誰也想不到,這個唐坰知諫院才半年時間,居然當面捅了恩主王安石一刀。
林?!兑笆贰穼@件事有十分詳細的描述:八月廿六日,百官赴垂拱殿早朝,向神宗行禮后告退,再分班上殿奏事。第一班上殿的是兩府執(zhí)政大臣,他們剛欲奏事,諫官唐坰突然扣殿陛,稱有重大事情需面圣奏告。從來沒有一名官員會這么突然越次請對,所以殿中大臣皆驚詫,神宗也一臉愕然,遣閤門使告諭唐坰,他日再請對。
唐坰不肯,堅請上殿。神宗指示:等會與大臣議事畢,至后殿入對。唐坰卻說:“臣所言者,請與大臣面辨?!鄙褡谧岄x門使再三傳諭,唐坰伏地不起,堅請現(xiàn)在就上殿。神宗無奈,只好準許他入殿。
唐坰行走御座前,徐徐從袖中抽出一卷文軸,從容展開,正欲進讀,神宗說:“疏留此,卿姑退?!?o:p>
唐坰說:“臣所言皆大臣不法,請對陛下一一陳之。”于是搢笏展疏,目視王安石,朗聲說:“王安石近御座前聽札子?!?o:p>
唐坰的這個架勢將王安石搞懵了,一時回不過神來,遲遲不肯走上前。
唐坰斥責道:“陛下前猶敢如此倨慢,在外可知?!?o:p>
王安石悚然,往前踏出數(shù)步。
唐坰這才大聲宣讀札子,內容全是對王安石及新法的嚴厲抨擊,羅列了王安石的罪狀六十余條,其大略為:“(王)安石專作禍福,(曾)布等表里擅權,傾震中外,引用親黨,以及阿諛無行小人,布在要地,為己耳目,天下但知憚安石威權,不知有陛下。新法煩苛,刻剝萬端,天下困苦,即將危亡。今大臣外則韓琦,內則文彥博、馮京等,明知如此,憚安石不敢言。陛下深居九重,無由得知。王珪備位政府,曲事安石,無異廝仆?!?o:p>
唐坰讀到這里,盯著王珪看。王珪“慚懼,俛首退縮”。
唐坰繼續(xù)讀下去:“元絳、薛向典領省府,安石頤指氣使,無異家奴。臺官張商英等彈奏,未嘗言及安石黨,此乃安石鷹犬,非陛下耳目也?!泵磕钔晖醢彩囊粭l罪狀,即指著王安石說:“請陛下宣諭安石,臣所言虛耶,實耶?”
神宗多次出言制止,唐坰卻“慷慨自若,略不退懾”。殿中侍臣、衛(wèi)士皆“相顧失色”,如此勇猛的諫官,如此火爆的場面,他們之前何曾見過?
唐坰讀畢札子,又指著御座,對神宗說:“陛下即不聽臣言,不得久居此座?!闭f罷,再拜而出。
退至殿廬,見到御史中丞鄧綰,唐坰作揖行禮,說:“某蒙公薦引,不敢負德。”上馬出內東門,揚長而去,至永寧院待罪。
看著唐坰離去的背景,垂拱殿內君臣面面相覷,作聲不得。半晌,神宗才顧左右問:“坰何乃敢爾?”
王安石說:“此小兒風狂,又為小人所使,不足怪也?!?o:p>
神宗又問王安石:“坰何故如此?”
王安石說:“臣待罪執(zhí)政歲久,無所補助,數(shù)致人言。比已嘗乞避位,未蒙許可,若臣不獲辭,紊煩圣聽,未有窮已。”
神宗說:“此皆朕不能調一天下,辨察小人,故致此,卿何足以此介意!朕以卿為無欲,專以生民為意,故委任卿。坰小人,何故如此,此必有說?!?o:p>
唐坰折辱大臣,被處分是免不了的。據(jù)稱唐坰上殿之前,向前宰相曾公亮借了三百貫錢——曾公亮是唐坰的姨丈,熙寧五年六月剛致仕,居京養(yǎng)老,唐坰自謂此番面折大臣,必會誅竄,便找姨丈借錢,留給妻兒,并留書訣別:“且死,即以是為生。”看來他是抱著赴死之心彈劾王安石的。
那么唐坰將會受到什么處罰呢?
八月廿七日,中書向神宗進呈對唐坰的處分意見:貶唐坰為潮州別駕,韶州安置。安置,指押送某地,監(jiān)視居住,具有刑事處罰的性質。不過王安石說:“坰素狂,不足深責。”又說:“黜諫官非美事,止令還故官。”在獲王安石提攜之前,唐坰的職務是監(jiān)大名府倉草場,“令還故官”即貶為監(jiān)當官,屬于行政處分。最后唐坰被貶為監(jiān)廣州軍資庫。
唐坰因抨擊大臣而被貶謫,這可把曾公亮急壞了——他非常后悔將錢借給了唐坰,趕緊叫人到唐家討債,“督索甚急,盡得而后已”。
倒是鄧綰頗講義氣,上書替唐坰求情,并自劾:“臣初但見坰文雅,推薦之,今朝廷將遠行竄謫,乃臣薦舉之罪,不足深責,坰清貧累重,乞圣慈寬矜之,置近地。臣薦舉不當之罪,以示中外。”神宗詔給鄧綰放罪。
神宗雖然貶黜了唐坰,卻未深怒。而且,神宗對唐坰的勇氣還是很佩服的,他問奏事的薛向:“昨日唐坰所言,卿知之否?”薛向說:“臣不知其詳。”神宗感嘆說:“昨日前殿是何火色!”贊賞之情,溢于言表。
責任編輯:近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