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連珠子】在文禮書院當老師是一種什么體驗?

        欄目:青春儒學(xué)
        發(fā)布時間:2024-03-01 22:43:56
        標簽:

        在文禮書院當老師是一種什么體驗?

        作者:連珠子

        來源:“子正的后花園”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十九日壬戌

                  耶穌2024年2月28日

         

         

         

        子正按:倏忽一周年,當有所紀念。

         

        去年今日,書院“放假”,學(xué)生一空。

         

        此后,故人雖在,天涯兩隔,“文禮”之名不復(fù)。

         

        此時回望,似乎還如同夢中。

         

        慶幸的是,在書院最后兩年,我的工作是在最核心的本部做班導(dǎo)師,得以近距離接觸書院的學(xué)生們。

         

        期間曾寫過一篇文章,以知乎體記錄感受,未及成文,擱置至今。今天稍作補充,以為紀念。

         

        問:在文禮書院當老師是一種什么體驗?

         

        答:謝邀。

         

        首先界定一下,這里的文禮書院老師指的是書院本部的老師。

         

        文禮書院事業(yè)龐大,部門眾多,單教學(xué)機構(gòu)就有本部、國學(xué)院、國際學(xué)校,子弟學(xué)校幾個部門。本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包本背誦了三十萬經(jīng)典,進入書院學(xué)習的孩子。國際和子弟大概可以類比為學(xué)堂,國學(xué)院則是書院的補充,不能包本30萬,或者需要一個出路的讀經(jīng)學(xué)子,可以入讀國學(xué)院。

         

        這幾個教學(xué)部門,體系各有不同,還有在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我們也稱老師,但是體驗自然又是大不相同了。

         

        本部的老師,又分帶班的和管生活的,帶班老師稱為班導(dǎo)師,生活老師稱為訓(xùn)育老師,這里單談班導(dǎo)師。

         

        班導(dǎo)師的職責,一言以蔽之:陪伴學(xué)生。

         

        這“陪伴”二字,并不簡單。

         

        季謙先生在文禮書院宣傳片中有言:我愿陪伴著學(xué)生,終老于竹里,終老于書院。本來,書院只有先生這一位山長陪伴著學(xué)生,其余明師碩儒,或開壇授課,或暫住教導(dǎo)。但草創(chuàng)時期,學(xué)生還不成熟,便有班導(dǎo)師之設(shè),作為先生的輔助,陪伴學(xué)生。

         

        故班導(dǎo)師可稱班主任,直接管理學(xué)生,但不講課,每日只是與學(xué)生同作息,關(guān)注學(xué)生狀態(tài),處理班級事務(wù)。對于在書院的各項課業(yè),如解經(jīng)、閱讀、晨話心得等,檢查批閱,上傳下達。

         

        這里說“管理”,似乎有些政治不正確,一般人對于飽讀詩書,包本三十萬經(jīng)典的學(xué)生們期待很高,怎么還需要管理?尤其文禮書院的教學(xué)理念是相信學(xué)生的自覺性、光明性,人是活的,經(jīng)典是活的,縱使一時沒有表現(xiàn),長遠看總有長遠的效用。

         

        其實管理還是需要的,管理也是一種輔助。這些學(xué)生畢竟還在成長之中,非常需要外在的輔助,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最早在書院擔任助教,也是帶班時間最長的陳桂林老師曾說過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話:拋去三十萬字的經(jīng)典,他們不過就是一群十幾歲的孩子?。?/span>

         

        這些經(jīng)典,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醞釀、發(fā)酵,發(fā)揮出更多的效用,他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吸收消化這些經(jīng)典。我們一方面要有更多的信心和耐心,一方面在剛開始時也要盡力去輔助,而不僅僅是打著“相信”的名義袖手旁觀。

         

        文禮書院所期望的,是康德所言的“目的王國”,每個人在其中都是目的,而非工具。但現(xiàn)實上,人無時無刻不需要工具,或言手段,或言方法,所以目的和工具不是對立排斥的,而是包含籠罩的,即目的即工具,即工具即目的,這才是真正的“目的王國”。

         

        教育也是一樣,教育不排斥管理,但這種管理一定要以教育為目的,而不是為了方便而管理。最終的管理一定是自我管理,也即自覺在現(xiàn)實中的發(fā)用。季謙先生常言:文禮書院的學(xué)生有兩種,一者自覺,二者受教。此之謂也。

         

        作為班導(dǎo)師,一班之負責人,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班級里陪伴著學(xué)生,觀照到每個人的狀態(tài),對受教者引之自覺,自覺者引之向道。方式有很多,如單獨談話、班里訓(xùn)話、評語點撥等。

         

        而最重要的學(xué)習,是向先生學(xué)。書院之所以為書院,不在樓宇校舍,而在其為傳道之所,先生則為傳道之人。季謙先生乃當世大儒,其為人之寬厚、學(xué)問之廣博,足以為法于后世,而我們有幸采芹于先生之門,如何能不珍惜?

         

        在書院最重要的課程,是每周六的先生晨話,以《傳習錄》為脈絡(luò),講學(xué)論道。平日先生每天又有晨始夕畢之訓(xùn)勉,隨機指點,提撕志氣。師生們都浸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中,或許不能一時契入,但終生可資受用。

         

        若說有何具體表現(xiàn)。我想但最難得的還是那一份情誼。情誼由禮來表達,每日上下課拜圣自不必說,已成習慣。寒暑假歸家,稱為“歸省”,臨行前,學(xué)生都會想所有的老師辭行,包括班導(dǎo)師、生活老師、任課老師,恭恭敬敬地行一揖禮,老師亦回禮。人間最美好的畫面莫過于此,無限情意,只在此一揖之間。

         

        我作為班導(dǎo)師,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動。在本部工作期間,我也經(jīng)歷了人生的重大時刻:結(jié)婚、生子,得到了學(xué)生們的祝福。

         

        學(xué)生們飽讀詩書,但也并不古板,多才多藝,創(chuàng)意豐富,對于視頻制作也頗有在行者。最后就來一點直觀的體驗吧!

         

        先生生日,黑板報是這樣的:

         

         

         

        舉辦運動會,我收到的邀請函是這樣的:

         

         

         

        結(jié)婚時我收到的禮物,是這樣的:

         

         

                         

        誠然,溪山作伴,山中沉潛,真乃人生中難得之體驗。

         

        然而,這畢竟只是一段體驗,亦不必貪戀。

         

        “送君者,自崖而返,而君自此遠矣!”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只有讀不完的經(jīng)典。

         

        諸君,珍重!

         

        責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