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言作者簡介:“微言”是儒家網特設的一個欄目,主要搜集整理發(fā)布儒家學者和儒門同仁發(fā)在微博、微信上的信息。 |
整理者:冷長安
來源:儒家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四月二十日癸丑
耶穌2015年6月6日
#今日熱點#
@儒家網 :
【把劉清平教授驅逐出復旦大學?】針對復旦高研院教授劉清平(@劉清平雜談 曾用微博@劉清平微博 )以“下流低劣字眼”“謾罵和無道德底限的方式污辱先圣先賢”,復旦大學校友@濟楚_復旦 博士認為劉清平“敗壞了我們母校的聲名”“深以為恥”,發(fā)起#將劉清平逐出復旦# 。您怎么看?
濟楚(@濟楚_復旦):
【將劉清平逐出復旦】包容和自由,都限格在正常人范圍內。劉清平身為教授,出言如此不遜,詈辭不斷,污人視聽,如何為人師表?試問哪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和嚴肅學者會使用這些骯臟的字眼兒如潑婦罵街?我所引以為恥之處,正在于此。劉教授既然還在復旦,請用文明人的方式發(fā)表異見。
濟楚(@濟楚_復旦):
【將劉清平逐出復旦】言之不文,行之不遠。以謾罵和無道德底限的方式污辱先圣先賢,這還是學者嗎?這還是研究嗎?復旦是高等學府,是做學問的地方,而非潑婦養(yǎng)習所,鄙人不才,劉教授所讀過的西方哲人的書籍,我多多少少也讀過,我也很表佩服,但他們從不這樣低賤下等地罵古人。
@慕朵生:
【支持復旦學生驅逐劉清平】劉長期用極其骯臟惡毒不堪入耳之語言,侮辱謾罵舉世公認之中國古代圣賢,挑釁攻擊任何參與討論之學者和網友,喪失學術操守和道德底線,更喪失為人師表之最基本資格。建議復旦學生及社會各界聯(lián)合起來,具名向劉所在院系、大學及教育部反復陳辭請愿,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慕朵生:
【支持復旦學生驅逐劉清平】劉之問題,與學術討論和觀點多元無關,只與其道德惡劣不適合做教師以及誤人子弟有關?。。?/p>
胡曉楊(@儒者明德):
【支持復旦學生驅逐劉清平】批判得再激烈也只限于學術范圍內的討論。他這樣肆意謾罵,哪里僅是個說人壞話的問題,是缺乏做人最基本的品德。這樣的人去為人師表,只會誤人子弟。
杜吹劍(@儒生任重):
【支持復旦學生驅逐劉清平】轉友評:如果可能,何止是逐出復旦?但自古以來,詆毀夫子的也遠不止劉敗類淸平孽根這一個,叔孫武叔開了詆毀夫子的先河,劉淸平大約是叔孫武叔的謬種流傳吧。五四、文革尚且不能詆毀得了夫子,劉淸平也不過是狂犬吠日罷了。不值得理睬。他是“自作孽,不可活?!?/p>
@顏儒廷旺:
【態(tài)度】我們反對他,并非反對他的學術觀點,而是反對他的態(tài)度,儒家文化向來歡迎批評批判,但是堅決反對侮辱謾罵!
任士見(@任士見1982):
【修養(yǎng)】錢種書先生說過:文如其人。教授非要罵人,可以去學魯迅先生,罵得對不對另說,但人家罵成了藝術。再怎么貶低,魯迅也是一個好作家。滿嘴粗話臟話不僅是沒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更有可能的是自身學養(yǎng)也不足,道德文章一塌糊涂。
任士見(@任士見1982):
【師道】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育的根是“傳道”,但這是最欠缺的?,F(xiàn)在的中小學還算得上授業(yè)解惑,而很多大學教授連授業(yè)解惑都做不到,課都不好好上的大有人在。希望教授們多務務正業(yè)。課上不好,學生可以自學,但是人做不好,還怎么登上三尺講臺?
任士見(@任士見1982):
【師道】教授為何敢于如此放肆?有人說是文革余孽,我看未必。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自甘墮落,天也無奈。年紀一大把的教授都不知道怎么做人,這恰恰說明了儒學復興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仁者,人也。教授做不成賢人,至少應該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任士見(@任士見1982):
【師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以如此鄙俗不堪的語言罵人,不僅越過師德底線,也涉嫌違反《中國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于此等罵人者,無須回擊,更不值得憤慨,應吁請相關部門介入,對罵人者的教師資格進入重新審查。
#諸子百家#
李競恒(@李競恒-花雕酒):
【法墨楊】法家、墨家、楊朱,都是小共同體瓦解,社會逐漸解體后的產物。沒有小共同體,于是便要么徹底以陌生人社會作惡成本低設計制度(法家),要么徹底擁抱整個陌生人社會(墨家),要么敵視整個陌生人社會只愛自己這個原子個體(楊朱)。這三家,其實都是費拉的產物,不知何為社會凝結核,只有極大社會概念。
@吳鉤:
【法墨楊】有道理。然后我補充一點:法家演化成今天的毛左,墨家演化成今天的文化基督徒,楊朱則演成成今天的山寨自由派。
@儒生知一:
【法家】戰(zhàn)國法家諸子本皆源自儒門,法家之創(chuàng)制不可謂無孔門儒家的主張,只是少仁,一偏而再偏,所締造的秦帝國終于變成了一個利維坦。
@儒生知一:
【法家】譬如說法家推崇天下定于一以解決戰(zhàn)亂紛爭的大一統(tǒng)主張這毫無疑問就源自是春秋經的主張,譬如說秦行郡縣選官以官僚制治理國家而去封建毫無疑問來自于儒家貶世卿。
@顏儒廷旺:
【罷黜百家】西漢嚴格來講并沒有在董仲舒的建議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各派學術思想各展其能。兵家適合封建統(tǒng)治需要,農家適合生產發(fā)展,雜家適合記錄歷史,道家適合宗教,法家提供政策理論。就是墨家沒有可以發(fā)展的土壤,所以思想流傳小眾。
責任編輯:梁金瑞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