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論語點睛》之十四:溫良恭儉讓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廣西老年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六月廿三日乙卯
耶穌2015年8月7日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學(xué)而篇》第十章)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一定會了解該國的政事,是他求得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良善、莊敬、節(jié)制、謙遜而了解政事的。老師的求法,大概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子貢,姓端木名賜,衛(wèi)國人。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陳國人。兩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前面提到的《禮記·檀弓下》中“陳子車死于衛(wèi)”的故事,記載的就是陳亢的事跡。陳亢哥哥子車在衛(wèi)國因病去世,他嫂子與家宰商量要舉行殉葬,陳亢說:“殉葬是非禮行為。真要殉葬的話,妻子和家宰最合適了,哥哥地下要養(yǎng)病,離不開你們倆呀?!币痪湓捳f得嫂子和家宰啞口無言。
溫良恭儉讓,是孔子的盛德光輝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表現(xiàn)。因此,每到一個諸侯國,別人總會主動告訴他該國的政治狀況。當然,溫良恭儉讓是道德修養(yǎng)的自然表露,并非用來作為“求人”的手段。
如果說求,孔子是以德求,與別人的求法不一樣。有學(xué)者譏笑孔子為“跑官第一人”,殊不知孔子的“跑官”的目的和方法都與世俗大不同?!睹献?萬章篇》中,萬章提到有人說“伊尹以割烹要湯”, 問孟子是否如此。孟子介紹了伊尹的道德之尊和思想之深,最后指出:“吾聞其以堯舜之道要湯,未聞以割烹也?!币褪且蟆C献诱f伊尹是以堯舜之道要求于商湯,而不是以烹飪技術(shù)。
儒家恭敬,但反對“足恭”??鬃诱f“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p>
儒家儉樸,但不唯儉樸。呂坤說得好:“圣賢不諱奢之名,不貪儉之美,只要道理上恰好耳?!保ā渡胍髡Z》)
溫良恭儉讓是儒家重要的道德元素但不是原則。溫良恭儉讓之上,更有仁義禮智,那才是原則和常道。
儒家不唯溫良,也有嚴厲的一面?!墩撜Z》中如是描述孔子之容:“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睖睾投鴩烂C,威嚴而不兇猛,恭謹而安詳?!抖Y記正義》說孔子“不矜而莊,不厲而威”。前一厲字是嚴肅義,后一厲字是嚴厲義。
儒家當怒則怒,顏回不遷怒,不是不怒;《中庸》強調(diào)喜怒哀樂“發(fā)而中節(jié)”,不是不發(fā)。孟子說:“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蔽耐跷渫踔瑧?yīng)天順人,似不溫和,何違于和?菩薩心腸無礙霹靂手段,菩薩低眉也有金剛怒目,此之謂也。
儒家貴讓,但不唯讓。讓名讓利讓功讓權(quán),禮所當然,故《春秋》對讓國讓功者賢之,對爭求者譏之。至于道義所在,儒者自然見義勇為,當仁不讓。有政治地位,當然要負起政治責(zé)任,沒有政治地位,也要主動自肩起社會、文化和歷史責(zé)任,歷代大儒都有強烈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責(zé)任感。
責(zé)任編輯:葛燦
【上一篇】【儒家郵報】第254期
【下一篇】【范必萱】我所知道的周北辰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