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余東?!颗芯窈蛻B(tài)度

        欄目:思想探索
        發(fā)布時間:2016-01-03 22:06:36
        標簽:
        余東海

        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批判精神和態(tài)度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wǎng) 首發(fā)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十一月廿三日癸未

                   耶穌2016年1月3日

         

         

         

        這里的批判作中性詞用,批示審斷,思想判斷,政治評判。辨別是與非、善與惡、正與邪、華與夷、人與禽、君子與小人、圣賢與盜賊等,是是非非,善善惡惡,正正邪邪,華華夷夷,人人禽禽,重君子輕小人,崇圣賢斥盜賊,都屬于批判范疇。

         

        關于批判的精神和態(tài)度,孔子作《春秋》就是最好的示范。在《史記》中,太史公轉(zhuǎn)述董仲舒的話,為上大夫壺遂介紹,孔子為什么要《春秋》。太史公說:

         

        “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鬃又灾挥?,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p>

         

        《春秋》旨在達成王道,其基本精神是“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貶天子”有二義。首先是貶天子為一爵,天子與公侯伯子男一樣,是爵位的一個級別,本身不具備超驗的神圣性。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孔子有感于天子無德而僭天,故基本不用“天子”這一稱號?!洞呵铩穬H有一例,含刺譏之義。

         

         

        其次“貶天子”即“譏天王”。董仲舒說:“孔子明得失,羞貴賤,反王道之本。譏天王以致太平?!焱跏乖仔鷣須w惠公仲子之上赗,刺不及事也。天王伐鄭,譏親也,會王世子,譏微也。祭公來逆王后,譏失禮也。刺家父求車,武氏毛伯求賻金?!保ā洞呵锓甭丁ね醯馈罚?/p>

         

        為了達成王道,需要主持公道。包括思想公道、道德公道、政治公道、現(xiàn)實公道和歷史公道?!皠e嫌疑,明是非,定猶豫”是主持思想公道,“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是主持道德公道;“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是主持政治公道,“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是主持歷史和現(xiàn)實公道。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等等,都是春秋精神,飽含強烈的批判精神,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善者善之,惡者惡之,賢者賢之不肖者賤之,正確的肯定之,錯誤的駁斥之。

         

        這就是班固所說的“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保ā稘h書·司馬遷傳贊》)直是直書其事,核謂翔實準確,不虛美即不虛夸、溢美和美化,不隱惡即不隱瞞罪惡,一切如理如實,實事求是。而要達到這一標準,態(tài)度必須誠實,最基本的一點,對批判對象有相當了解。

         

        我曾經(jīng)提醒反儒派,歡迎批判儒家,但請不要捕風捉影,道聽途說,至少要親自讀幾本儒家經(jīng)典,至少應該通讀四書一遍;也提醒儒生,在批判各家外道之前,必須對批判對象有相當?shù)牧私?。例如,要批判耶教,要瀏覽新舊約;要批判道家,要通讀《老子》和《莊子》內(nèi)篇。有些學派宗派,經(jīng)典浩如煙海,如佛教和自由主義,不可能一一過目,但至少要選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不了解不置喙,這是對讀者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鬃釉?jīng)教導子路:“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墩撜Z·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智慧,也是誠實,是批判必須具備的前提。知而不言,不知而言,都是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前者是冷漠,后者是輕浮。

         

        批判最忌弄虛作假,栽贓造謠。這方面道家法家可謂不謀而合。莊子和韓非性質(zhì)不同,正邪有別,但有一大共同點:都喜歡喜歡偽造孔子的言論和觀點,甚至讓孔子成為它們的代言人。莊子有道無德,玩世不恭,方外之士,無傷大雅;法家搞政治,這么搞法,非常不負責任,必然禍國殃民。2015-12-30余東海

         

        責任編輯:葛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