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努力,亦關(guān)乎家國文化的興衰呀
——孔孟故里研學D13圓滿收官
作者:陳瀚豪
來源:“石庵書院”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一月廿八日壬申
耶穌2024年1月9日
昨天爬完泰山,大家仍然意猶未盡,用著僅僅1小時的時間來到了本次朝圣之旅的最后一站——五賢祠,瞻仰理學先驅(qū)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和明朝大儒宋燾,清朝大儒趙國麟等的先賢遺風,感受五賢帶來的圣賢光輝。
因為有宋初三先生等理學先驅(qū),才有北宋五子,才有朱子的集大成。雖然他們五賢當中只有胡瑗入祀孔廟,但是他們所追求的道都是一致的,他們都“繼往圣之絕學”將文脈的傳承這份責任扛在肩上,他們所代表的就是中華道統(tǒng)傳承的精神!
在五賢祠旁邊,還有一個亭子,名為洗心亭,里面有馮玉祥將軍的題字,這些話代表著中國不可失一寸土壤的民族精神,這種風骨也是那個時代最需要的。
回來路上,老師和我們說:宋初三先生一改五代十國混亂且思想衰微的局面,通過他們幾個人就在這泰山腳下的一片土地上,目不窺園,心無旁騖,精誠團結(jié),一心求道,最終不僅影響了他們那一整個時代,更讓無數(shù)的后來者們將儒學的思想發(fā)揚光大??梢?,個人的努力,亦關(guān)乎家國民族文化的興衰呀,只要我們有志氣,真的大有可為。
是呀,時下傳統(tǒng)文化由式微到復興的起步階段,誰會是收拾文化舊山河的人呢?我們真的任重而道遠呀。
中午十點回到曲阜,大家一起在動車站前快樂地合影,這張照片的“咔嚓”聲結(jié)束,也就象征著本次孔孟故里研學圓滿結(jié)束。
在離開這座圣城時會感到很不舍,畢竟這是文化的發(fā)源地,也是我們心靈的歸處。既然這是我們心靈的歸處,那么,我們的軀體一定還會再一次來到這座圣城,瞻仰圣賢,感受圣賢所帶來的力量。
因為瀚豪同學下午三點多才離開曲阜,所以,他又有了一段特殊的朝圣之旅。是什么呢?我們分享一段張平老師的日知錄記錄,為我們13天朝圣之旅的圓滿畫上句號。
【圓滿的孔孟故里朝圣】
離開泰山,從曲阜轉(zhuǎn)車。此刻坐在回程的動車上,結(jié)束此次殊勝的研學。
此次研學,可以說甚為圓滿。稍有遺憾的是,孔林那天,我們祭拜完夫子,在墓前誦畢《論語》,夜幕降臨,景區(qū)已經(jīng)關(guān)門。于是沒有好好祭拜孔鯉、子思,稍有缺憾,更待來日。
剛好今天瀚豪同學回義烏,與我們不同車次,他在曲阜會有近四個小時的逗留時間。于是,他主動說,他要只身再進孔林,彌補遺憾。
午后瀚豪同學來電,說他收獲滿滿。他效仿那天英杰兄一行人,三跪一拜做法,從洙水橋一路拜到子思墓前,可謂赤誠。而且還誦了他目前只讀過一遍的《中庸》,于是,與子思子亦有感應道交。
他來電,興奮地說了此事。
我問:“你自己一個人,不怕周圍人眼光,笑話你?”答:“不怕,我想學習一下那天英杰老師跪拜,發(fā)現(xiàn)真的更有感覺。”
問:“更有什么感覺?”
答:“更加沉重肅穆,更像是朝圣。”
問:“花了多久時間?”
答:“大概一個小時吧,我跪得比較慢,而且今天還下了點小雨。”
問:“那豈不是衣服臟了?”
答:“還好,就是手和褲子。不礙事?!?o:p>
問:“很好,有沒有代我們向子思子致歉?”
答:“有的,我一一說了那天緣故,還說我代表書院向子思道歉了?!?o:p>
問:“還做了些什么?”
答:“誦讀了《中庸》,心里和他說了一些話,期待圣賢庇佑,希望以后要更努力,不負所學。內(nèi)心觸動還是很多的,這一次也是熱淚盈眶。然后,周圍因為有導游在講解,我聽著感覺挺復雜的,因為我是想做文化講解的,于是更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把夫子的精神活出來,未來才能夠?qū)⑺麄兊木袢烁駛鬟_給更多人知道。”
問:“很好,能夠以此明志。還有嗎?”
答:“禮拜了孔鯉,再祭拜了孔子,在他墓前讀了《論語》前五篇。感覺很美好。我在附近又待了許久?!?o:p>
我說:“非常好,此行孔孟故里朝圣你是最圓滿的,能夠見賢思齊,聞斯行諸,為你做的高興?!?o:p>
他說:“出來時,坐了一位孔子后裔的車出來,74代孫林前村人,憲字輩的,我問了一些關(guān)于文蛤期間的往事,她說起來也是痛心不已……”
……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其一得英才而教育之,其斯之謂與?為瀚豪高興。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