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斌】慎終追遠(yuǎn):清明祭祀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5-03-30 23:18:19
        標(biāo)簽:

          

         

         

        慎終追遠(yuǎn):清明祭祀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作者:劉斌

        來源:騰訊儒學(xué)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末年二月初十日甲辰

                   耶穌2015年3月29日

         

         

         

        清明將至,祭祀祖先又成為熱門話題。按照中國人的舊俗,每逢清明以及中元、寒衣、冬至、春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人們總會去祖先的墳?zāi)股匣蛘哽籼弥屑漓胱嫦龋瑪[上各種供品,焚燒紙錢,以祭奠祖先的亡魂。隨著時代的變遷,“低碳環(huán)?!薄ⅰ拔拿骷罀摺?、“鮮花祭祀”似乎成為大勢所趨,而焚燒紙錢、擺放供品似乎正在以“封建迷信”、“污染環(huán)境”等原因而越來越受到摒棄。那么,這種認(rèn)識正確嗎?應(yīng)該怎樣祭祀祖先呢?

         


        清明祭掃(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清明對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或者一個假期,更多的是承載了中國人幾千年慎終追遠(yuǎn)的精神信仰?!皣笫拢陟肱c戎?!奔漓朐诠糯灰暈槭桥c國防同樣重要的國家大事,而祭祀祖先則是祭祀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從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獻(xiàn)——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出祭祀祖先的重要性。商代對祖先的祭祀極為重視。卜辭有不少關(guān)于祭祖用牲用酒的記載,有時候一次祭祖就要使用上百頭牛和幾十壺香酒,場面之壯觀,儀式之隆重,可想而知。商代后期的周祭制度,對商王歷代先公先王進(jìn)行輪番祭祀,一個周期約為三十六旬或三十七旬,即大約一年。

         

        鑒于商王頻繁而奢侈的祭祖活動造成的政事荒疏和財富浪費,從周代起,周公等先圣先王對包括祭祖禮在內(nèi)的禮樂制度進(jìn)行了改革,奠定了此后中國三千年禮樂文明的基礎(chǔ)。周代的祭祖禮主要為四時之祭,即春祠、夏礿、秋嘗、冬烝。每逢歲時之首,用時令菜果祭祀祖先,謂之四時之祭?!对娊?jīng)》中有“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濟(jì)濟(jì)蹌蹌,絜爾牛羊,以往烝嘗”等詩句,就是描寫四時之祭。此外,還有合祭群廟毀廟之主的祫祭和禘祭。祭祖禮的程序較為復(fù)雜,主要有陰厭、饗尸、馂、陽厭、送尸等。周代的祭祖禮對后世中國的祭祖禮影響深遠(yuǎn)。

         

        周代的祭祖禮是與國家制度密切結(jié)合在一起的。王靜安先生在《殷周制度論》中說:“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二曰廟數(shù)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數(shù)者,皆周之所以綱紀(jì)天下。其旨則在納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tuán)體。周公制作之本意,實在于此?!敝芄贫Y作樂,以“立子立嫡”之制為核心,由此衍生出宗法、喪服、封建、君臣、廟數(shù)、婚姻諸種制度,而以道德為準(zhǔn)繩,把普天之下融合成為一個道德的團(tuán)體。這就是周公制禮作樂的本意。而此“道德之團(tuán)體”,其核心只在一個“孝”字。嚴(yán)幾道先生說:“孝,則中國真教也。百行皆原于此。遠(yuǎn)之事君則為忠,邇之事長則為悌。充類至義,至于享帝配天;原始要終,至于沒寧存順。蓋讀《西銘》一篇,而知中國真教,舍孝之一言,固無所屬矣?!?/p>

         

        祭祖禮則是承載周公制作之制度及其核心“孝”的重要載體。“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禮。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可見祭祖禮在經(jīng)國序民上的重要性。祭祖禮有其精神核心,即孝?!凹勒?,所以追養(yǎng)繼孝也。”祭祖,就是用來追養(yǎng)祖先,繼續(xù)實行孝道的?!靶⒆又掠H也有三道焉:生則養(yǎng),沒則喪,喪畢則祭。”“孟懿子問孝……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蹦茏龅绞赂改浮⒃岣改?、祭父母都以禮而行,才能成為一個孝子??梢娂雷鎸τ诘赖轮B(yǎng)成的重要性。

         

        祭祖禮由“孝”而衍生出對亡故的祖先的魂魄的認(rèn)識。依禮,人是由魂和魄結(jié)合形成的。魄指軀體,魂指靈魂。魂魄結(jié)合則生,魂魄分離則死。對于魄,孝子以禮而安葬于墓壙,叫做“送形而往”;對于魂,孝子以禮而迎請并祭祀于家廟,叫做“迎精而反”。因而祭祖禮涉及到對人的靈魂的認(rèn)識。古人并不認(rèn)為人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這不是孝子所敢想象的,也不是認(rèn)為靈魂去了天堂或者地獄,而是認(rèn)為祖先的靈魂仍然要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繼續(xù)接受他們的孝養(yǎng)。因而孝子就要在家廟中為祖先的靈魂設(shè)立神主,使之有所依憑,并歲時致祭,就像他活著時一樣繼續(xù)侍奉他,并作文來稱頌祖先的德行。這就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借助于對祖先的祭祀,祖先的生命在子孫身上得以延續(xù),祖先的美德在子孫身上得以繼承?!凹廊缭?,祭神如神在”,這是一種非常理性的、人文化的信仰,沒有絲毫迷信在里面,反而是一種對子孫進(jìn)行道德教育的絕好的方式?!吧鹘K追遠(yuǎn),民德歸厚?!睉{借祭祖禮,天下、國、家遂合為一個“道德之團(tuán)體”,祭祖禮亦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途徑。

         

        以祭祖禮反觀今日之“鮮花祭奠”等種種所謂的“文明祭掃”方式,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卻未免顯露出對中國文化和國人信仰的無知和輕蔑。雖然焚燒紙錢確實于禮不合,但尚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意義在其中,因而是有“孝”的教育意義的。“鮮花祭祀”則把祭祀做成了追思會,祖先不僅軀體被火燒成了灰,而且靈魂也不被承認(rèn),祭祖的教育意義就更談不上了?!胺蚣勒?,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于心也?!比绻B對祖先的祭祀也不能以禮而行,這樣的子孫有何面目面對先祖?我們應(yīng)該做的,與其說是“文明祭掃”,不如說是“以禮祭掃”。

         

        責(zé)任編輯:葛燦燦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