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社評】賈敬龍被執(zhí)行死刑不是法治的勝利

        欄目:獨家首發(fā)
        發(fā)布時間:2016-11-15 19:38:01
        標簽:
        儒家網

        儒家網創(chuàng)辦于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xù)儒家文明、推動中華復興為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工作標準,重點發(fā)布當代儒家的最新思想學術成果、社會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社會之間的隔閡。編發(fā)《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系列圖書,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賈敬龍被執(zhí)行死刑不是法治的勝利


        儒家網社評


        賈敬龍被執(zhí)行死刑了,但這不是法治的勝利,而是社會的悲哀。


        隨著房地產業(yè)的興起,圍繞著房屋拆遷和土地增值的利益爭奪戰(zhàn)早已愈演愈烈。上至地方政府,下至平民百姓,外加村委會、開發(fā)商、黑社會打手,每一方都像狼一樣拼命撕咬著,只為多搶一塊肉。拆遷應該有固定的規(guī)則,但在窮兇極惡的利益博弈下,規(guī)則早已失去其公平性。作為自治組織的村委會本應是被拆遷村民的代表和利益維護者,但由于其自身尤其是村委會領導也已成為拆遷過程中的利益相關方之一,使它反而成了拆遷方對付村民的牧羊犬。


        官不官則民不民,公不公則法不法。孟子云: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賈敬龍報復殺人固然有罪,但導致其走上這條不歸路的拆遷機制更是罪大惡極。強拆之惡甚于殺人。政策之惡不除,殺人復仇不止。這不是一個人的罪惡,而是一套政策機制的罪惡,更是我們這個號稱社會主義國家的恥辱。


        法院以賈父已簽署拆遷協(xié)議為依據(jù),不承認強拆的事實。但孔子早就說過:要盟不信?,F(xiàn)代司法對于威逼利誘之下所簽協(xié)議的有效性也是不予承認的。法律的判決要講究因果鏈,賈敬龍的行為直接導致了被害人的死亡,但又是什么原因導致賈敬龍非要采取如此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呢?探究因果鏈就要溯及源頭,而不能僅作片段的考察。


        從2013年到2015年,兩年多的時間里賈敬龍曾努力以非暴力的方式維權,但不是求告無門就是以失敗告終。司法是公民自我救濟的最后手段,如果連法律也不能幫助老百姓討回公道,那么他們只能以鋌而走險的方式自我救濟了。整件事最后惡化到殺人的地步,已經不僅僅是最初的利益糾紛。房子被拆、補償被扣、未婚妻離開,小民的尊嚴一次次被傲慢強橫的村委會主任踐踏、羞辱,最終走向絕望,因為積怨之深才不惜以命相爭。


        孔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近四十年來,我們忙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人倫關系全面利益化、市場化,慢慢遺忘了政府以義制利的教化責任。司法是輔助教化的必要手段,法治之法不光是人造法,更是指自然法。西方的自然法也即中國的天理。中華法系下的司法歷來講求天理、國法、人情的三者兼顧,而不是狹隘呆板、冰冷無情的法條主義。司法的職責不是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而是要及時糾正其中的不公不義。司法如果遠離了刻在人心中的正義原則,那終將被人民所拋棄。


        總之,經濟發(fā)展不能再以利為利,而要以義為利;法治建設不能再死守法條,而要明刑弼教;基層治理不能再依靠地痞,而要培養(yǎng)鄉(xiāng)賢。這是賈敬龍事件留給我們的帶血的啟示。

        【齊義虎 執(zhí)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