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漢唐,還是宋明,大臣寫進呈皇帝的奏疏時,都是自稱“臣”。惟獨清王朝是個例外——如果我們?nèi)プx清朝人的奏折,便會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自稱“奴才謹奏”、“奴才跪奏”;接到皇上的圣旨,則趕緊表態(tài)說:“奴才跪誦之下不勝悚懼無地自容”,“奴才伏讀再三更切悚惶”。
中國古代推行的兵制,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全民兵役制、軍戶制、募兵制。全民兵役制是指所有男性國民成年之后,均有服軍役若干年的義務;軍戶制則是國家劃定一部分戶口為軍戶,每戶出一名男丁服軍役,世代相承,父死子繼;募兵制則是以招募的方式招攬成年男丁入伍。
羊祜(公元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今山東新泰市)。魏晉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羊祜為人博學善文,胸懷灑落,器量宏深;為官深謀遠慮,清正廉明,仁德愛民。羊祜在主政荊州的十年間廣施仁政,功勛卓著,深得軍民之心。為西晉伐吳勝利并最終實現(xiàn)中國的統(tǒng)一,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軍事···
如果要在古代找出一個極富現(xiàn)代氣息的繁華時代,這個時代一定是中國宋代。歷史學者黃仁宇先生曾這樣形容宋王朝:“公元960年,宋代興起,中國好像進入了現(xiàn)代,一種物質(zhì)文化由此展開?!?1、12世紀內(nèi),中國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較而無遜色?!?/p>
戴震(1724—1777)是久負盛譽的“皖派宗師”,又是“百科全書式學者”。段玉裁(1735—1815)“湛深經(jīng)史,尤精六書”,有“一代樸學宗師”之稱。王念孫(1744—1832)、王引之(1766—1834)父子,以精通小學、校勘見長。后人將乾嘉時期的“小學”乃至乾嘉學派徑稱為“段王之學”。劉師培《近代漢學變遷論》指出:“而段王之學,溯源戴君,尤長訓詁,···
陳祥道(1042—1093),北宋時閩清宣政里漈上(今福建省閩清縣云龍鄉(xiāng)漈上村)人,早年字祐之,進士及第后改字用之,為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曾官至秘書省正字、館閣校勘,是北宋著名禮經(jīng)學家。
明英宗天順元年(1457年),一位官員上書皇帝請求還鄉(xiāng)?;实壅僖娝?,問道:“以前有位浙江按察使,任滿后回去,行李僅一竹筐,那個人就是你吧?”官員頓首稱是并致謝?;实圪n金以示嘉獎,準他返鄉(xiāng)養(yǎng)病。這位全部家當只有一竹筐東西的官員,便是以“清操聞天下”的軒輗。清代小孩子的啟蒙讀物《龍文鞭影》中有這么一句“三爵劉表,一簏軒輗”···
一說到“垂簾聽政”,人們很容易想到晚清的慈禧太后,其實垂簾聽政在清王朝只是特例而已,倒是在宋代,頻繁出現(xiàn)太后臨朝的例子,垂簾聽政幾乎成為常態(tài)。
自元朝以來,評書、戲曲、小說等民間文藝中,以宋朝為歷史背景的并不少,比如楊家將故事、包公故事。這些故事中的人物,既有真實的宋朝人(但情節(jié)故事完全是編造出來),也有虛構(gòu)的宋朝人,比如楊家將故事里的穆桂英、包青天故事里的公孫策,歷史上是沒有這幾號人的,他們都是民間文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學形象。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譽為一代文宗。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韓愈還是唐代中期的監(jiān)察御史。
唐宋圣旨與明清圣旨有什么不同?從圣旨的文書格式來看,唐宋圣旨與明清圣旨的差異非常大,不少編寫古裝電視劇的編劇朋友不了解這些差異,往往會將唐宋時期的圣旨寫成了明清圣旨的格式。那么唐宋圣旨與明清圣旨的文本格式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楊方,字子直,號澹軒,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人,約生于南宋紹興四年(1134),卒于嘉定四年(1211)。隆興元年(1163)進士。楊方一生之中大部分時間生活于客家地區(qū),其個性有著客家文化的印痕,而其道學和詩學修養(yǎng),又對客家理學文化和文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在宋代,“民告官”的行政訴訟是挺常見的,宰相都有可能被布衣告上法院。有網(wǎng)友留言說:民告官不算什么,問題是平民能夠告皇帝嗎?如果不能告,即便再開明,也是皇權(quán)專制。
儒家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在11世紀30年代前后復興,并以注重議論的義理之學的形式與前此的訓詁之學、文章之學相區(qū)別,還可以從北宋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變化中尋找到它的歷史根源。
本文上次推送時,因排版人員疏忽,漏排了文字,導讀文章斷裂。今天重新排過,再次推送,并向各位致歉。
八月的北京,立秋節(jié)氣之后,天氣已開始轉(zhuǎn)涼。人聲鼎沸的南鑼鼓巷旁,罕有游人所至的老胡同,才真正蘊藏著北京這座古都的風味。
這篇錢穆的畢業(yè)典禮致辭,《??吩}《本屆畢業(yè)典禮演講辭》,刊登在1946年5月30日出版的《華西協(xié)合大學??窂涂谌淼诎似凇度壆厴I(yè)紀念專號》上。聯(lián)經(jīng)版《錢賓四先生全集》、九州版《錢穆先生全集》均失收此文,近年對錢穆佚文的輯補研究亦未利用此篇。而刊登錢穆致辭的這一期??m為“全國報刊索引數(shù)據(jù)庫”所缺,可能也···
在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史上,林志鈞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熊十力與他論學頗多,在《十力語要》等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
我曾以《水滸傳》里的潘金蓮與西門慶故事為引子,寫了幾篇介紹宋代司法制度的小文章。結(jié)果不少網(wǎng)友在文章下面留言:“小編,真實歷史不是這樣的哦,歷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蓮很恩愛,并且武大郎不是做燒餅的?!薄靶【帲埗嗫礆v史、少讀小說?!薄吧晕⒖催^歷史的就不應該這么寫武大郎和潘金蓮,武大是縣令,潘是大家閨秀好不?傻逼小編?!笨吹谩ぁぁ?/p>
義莊已在歷史的發(fā)展之中消失,可義莊所承載的社會使命,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運作的方式,對于當下中國,仍有著較多的借鑒意義。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