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荊培運】對孔子的認知誤區(qū)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7-02-09 18:28:48
        標簽:

         

         

        對孔子的認知誤區(qū)

        作者:荊培運

        來源:《中華讀書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正月十三日丁卯

                   耶穌2017年2月9日


         

        對孔子的認知關系到我們的文化自信。羅素說過:“幾乎每一個嚴肅的知識進步都不得不開始于對一些亞里士多德主義的攻擊”,“這些錯誤使人很難對亞里士多德作出歷史性的評價,除非一個人能記住他在所有前輩的基礎上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毙挛幕\動以來,對“孔子主義”的攻擊顯然已經(jīng)夠多了,現(xiàn)在,該輪到“記住他在所有前輩的基礎上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了。不得不說,直到今天我們還對這位“文化之父”存有嚴重誤解。

         

         

         

        孔子像

         

        誤解一:孔子是唯心主義者。

         

        孔子不是唯心主義者,也不是唯物主義者,他是一個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原則、對不了解的事物“存而不論”的人??鬃铀幍臅r代,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還十分淺近,關于世界的本源問題,與其武斷地宣稱“萬物起源于火”或“萬物起源于水”,還不如像孔子這樣“闕如”——暫時擱置。孔子沒有回答世界的本源問題,但他相信“人能弘道”,并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進行不倦的探索,是一個可知論者,不是一個“道可道非常道”的不可知論者。應該說,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誤解二:孔子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

         

        孔子不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也不是為被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他一直致力于協(xié)調兩者的關系,他的“武器”是“中庸”,也就是平衡。平衡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天平衡了,明天情況一變,又不平衡了。所以,孔子認為“中庸”是極難做好的。社會分成許多利益群體,彼此矛盾,甚至水火不容,出路只有兩條:要么用“中庸”的辦法達成妥協(xié)也就是“和”,要么一時同歸于盡開始新的循環(huán)。小國寡民,問題簡單;泱泱大國,如果放棄妥協(xié),動輒“革命”,其結果往往違背斗爭雙方的初衷,而且上蒼也不可能一再地給你機會讓你“窩里斗”,通常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鬃右恍南氘敽褪吕?,卻被夾在中間,兩面不討好:既得利益者不愿放棄手中的蛋糕,也不愿與人分享,說你這個法子割了我的肉,我受不了;未得利益者不滿既得利益者的態(tài)度,干脆起而“剝奪”,自然也不會滿足于“平衡”了。中國兩千年的社會實踐充分表明:欲速則不達。我們應該自問一下:我們比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更聰明嗎?為什么他們都主張“中庸”而我們卻不以為然呢?

         

        誤解三:孔子與以商鞅韓非為代表的法家水火不容。

         

        這是標準的書生之見。它們有矛盾,但并非水火不容。儒法之間的矛盾主要有兩點:經(jīng)濟上,儒家推崇“井田制”,主張“莫非王土”,不得買賣私有,實際上是以極端的私有(王有)來保證公有,不這樣,就無法保證“中庸”保證平衡;法家“廢井田開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化。政治上,儒家推崇貴族世襲的封邦建國制,法家推行中央集權打破世襲的郡縣制。儒家與法家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大一統(tǒng)”:儒家主張“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法家主張“權制獨斷于君”,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法家走得更遠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儒家“大一統(tǒng)”的政治理想,是法家?guī)兔崿F(xiàn)的,因為他們自己那一套“封邦建國”的松散的“聯(lián)邦制”,弄來弄去“天子”就沒權威了,諸侯實力膨脹以后,把他們當成傀儡,例如晉文公就對“天子”吆五喝六,“天子”還不敢不聽。更有甚者,例如鄭莊公,竟敢跟“天子”對陣動粗,“射王中肩”,完了再去“慰問”一下。只有法家推行的郡縣制,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封建社會,實際上主要是由儒法相輔相成來維持的,法家提供硬性的架構,儒家提供柔性的“機油”,所以它特別耐磨。

         

        誤解四:孔子的思想是封閉性的。

         

        恰恰相反,孔子的思想是開放性的??鬃酉蚶献訂柖Y,向郯子求教,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改之”,用他學生的話說是“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這樣的人,他的思想能是封閉的?孔子“攻乎異端”,是批判那些強不知以為知的歪理邪說、“怪力亂神”,與宗教裁判所指斥的“異端”正好相反。封閉性的思想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愚民”,法家在這一點上當仁不讓,因為他們認為“民愚則易治”;道家“常使民無知無欲”的主張也是很露骨的;佛家致力于使民眾相信“極樂國”;唯有孔子,致力于啟迪民智,把以前只有貴族才能接受的教育大眾化,這是功德無量的舉動。伏爾泰說過,“一切社會罪惡都來源于教會所散布的蒙昧主義”,孔子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巨人,若是活在中世紀的歐洲,一定會被殺害在火刑柱上。

         

        誤解五:孔子的思想與科學社會主義背道而馳。

         

        這是杰出的幼稚??鬃拥乃枷敕浅XS富,其中當然有落后于時代的東西。但是,如果沒有孔子“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觀的影響,沒有他“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導,我們能那么容易接受科學社會主義嗎?不妨反過來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是以法家思想為主,“秉權而立,垂法而治”,以“數(shù)”和“勢”駕馭民眾,推行愚民政策,甚至認為“民弱國強、民強國弱”,將民眾與國家對立起來,我們還會接受這種本質上是為民眾謀利益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嗎?如果我們的頭腦被道家思想控制了,“棄圣絕智”“小國寡民”“結繩而用之”甚至“與野獸同游”,我們必然與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勢不兩立;如果我們真的相信“從是而西,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誰還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流血斗爭呢?恰恰是因為我們傳統(tǒng)觀念中孔子的思想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我們才這么容易接受科學社會主義——關于“天下為公”,關于平均與平等,我們早就從孔子那里知道了“然”,但一直沒有人告訴我們“所以然”,馬克思以嚴謹科學地論述告訴了我們“所以然”,“烏托邦”變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邏輯,想叫我們不信仰科學社會主義,就像阻擋百川歸海烈火燎原一樣難。

         

        對孔子的認知誤區(qū)還有很多,但只要消除了上述幾種,我們一定不會再羞羞答答地與這位文化之父若即若離。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