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武漢新洲區(qū)程山鄉(xiāng)村儒學講堂掛牌,郭齊勇先生首講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22:59:34
        標簽:


         

        原標題:《新洲645個村社區(qū)推廣儒學文化 武大國學專家進村講課引圍觀》

        來源:《長江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四月三十日壬子

                   耶穌2017年5月25日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25日訊(記者 譚德磊 通訊員 程書雄 劉慧王 林軍)“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日上午,新洲區(qū)汪集街程山村中心小學100多名小學生現(xiàn)場背誦唐代詩人孟郊創(chuàng)作的詩,朗朗詩聲響徹大地,拉開了全區(qū)打造鄉(xiāng)村儒學講堂的序幕。

         

        當天,新洲區(qū)程山鄉(xiāng)村儒學講堂在程山村程氏宗祠掛牌。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在這里首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家風家訓家教》,吸引了汪集街程山村及周邊500多名村民趕來聽講,一堂生動的家風、家訓、家教課,讓現(xiàn)場掌聲不斷,活動通過新洲問津網現(xiàn)場直播、“村村響”廣播系統(tǒng)覆蓋全區(qū)645個村、社區(qū),讓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了一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大餐,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

         

        在當天的講堂上,郭齊勇教授圍繞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家風家訓家教,旁征博引、深入淺出,講解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朱熹的《家訓》等經典家風家訓故事,分析中國家訓家教的傳統(tǒng);通過《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講述古人先輩如何“修身、處世、治學、持家”。

         

         

         

         

         

        美籍華裔著名神探李昌鈺的母親王淑貞,四十歲守寡,把李昌鈺等十三個子女拉扯成人,每一個子女都成才了,獲得了博士學位。王淑貞教育子女就是十五個字:“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郭齊勇教授通過講述這個小故事,闡述了父母教誨對于子女成長的重要性,重建家風的現(xiàn)代意義。

         

        “教育要立德樹人,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讓他們成人?!痹诠R勇教授看來,知識教育很重要,但對孩子情操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要通過開展德性教育、功名教育,陶冶情操,讓孩子多讀經典書籍,多一點教養(yǎng),少一點暴戾之氣。他認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終生學校,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家長一定要傳承好的家風、家訓、家教,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榜樣。

         

        如今是民主家庭的時代,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講究平等。郭教授坦言,現(xiàn)在教育孩子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難了,難在家長怎樣把握好尺度,既要鼓勵孩子全面發(fā)展,生動活潑地成長,不抹殺孩子的個性,又要讓孩子懂規(guī)矩,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

         

        新洲區(qū)介紹,今年,該區(qū)將在全區(qū)每個街鎮(zhèn)打造兩個示范性鄉(xiāng)村儒學講堂,利用祠堂、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等場所,邀請國學專家、教師、儒學愛好者等相關人士走進村、社區(qū),給群眾宣講鄉(xiāng)村儒學,營造濃厚氛圍,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鄉(xiāng)村儒學、社區(qū)儒學落地,讓儒學回到了它的母土?!惫R勇說,新洲區(qū)汪集街程山村文化環(huán)境優(yōu)良,在推廣鄉(xiāng)村儒學上樹立了榜樣,希望辦成全國典型,期盼全省更多的鄉(xiāng)村恢復祠堂,把祠堂的祖規(guī)、祖訓和家風、家訓、家教融合起來,落到實處,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此次活動由湖北省社科聯(lián)、新洲區(qū)委宣傳部主辦,新洲區(qū)廣電中心、區(qū)婦聯(lián)、區(qū)文明辦、汪集街道辦事處、武漢廣播電視臺《問津國學》欄目、周南文化沙龍等單位承辦。

         

         

         

         

         

        (圖 通訊員 吳毅攝)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