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講習班開班儀式在孔子研究院舉行
來源:孔子研究院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一日壬辰
耶穌2017年7月4日
西元2017年7月3日,2017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講習班開班儀式在孔子研究院學術(shù)講堂舉行。
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山東省儒學大家安樂哲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山東省儒學大家安樂哲團隊核心成員田辰山教授,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劉續(xù)兵副研究員,以及英國BathSpa大學學生、教授,美國、韓國等國家的留學生,在謙論語讀書會學員等50余人參加。
尼山學者、孔子研究院路則權(quán)副研究員主持了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劉續(xù)兵首先致辭,表示“2017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講習班”開班事關(guān)當前儒學國際推廣與傳播,也是我院2017年度學術(shù)交流活動中的又一盛事。
劉續(xù)兵說,孔子研究院一貫致力于建設(shè)世界儒學研究與交流中心,推進學者間乃至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在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碰撞的今天,用中國自己的語言解釋中國,不僅有利于糾正當前儒學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過程中附會使用西方概念語言體系詮釋或翻譯產(chǎn)生的差異與錯誤,而且能夠建立準確講述中國思想文化的話語體系,把中國文化和中國故事以恰當?shù)姆绞絺鬟f給當今國際社會,以利于消除其他文明社會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誤解。
劉續(xù)兵表示,在當代,安樂哲先生以其杰出才能與不懈努力,尤其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同情之了解”,更是將中西哲學比較與中西文明對話推向新的高峰。安樂哲先生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此次“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講習班”的開班,都將進一步實現(xiàn)中西哲學、文化間最直接、最深度的交流與互諒互解,有助于世界各國人民找到不同文明、不同價值間最大的公約數(shù),更好地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進而實現(xiàn)文明、國家間的和平共存與共同福祉。
安樂哲致辭,表示與孔子研究院合作已久。曲阜是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在這里,我們有了很好的交流、闡釋的機會。由于中西方文化傳統(tǒng)的差異,西方對中國的理解、闡釋存在偏差。文化的變遷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闡釋、創(chuàng)新翻譯。我們需要尋找恰當?shù)姆g話語體系,讓中西方能夠融通,共同探討彼此之間的融合,消解彼此之間的沖突,讓中國文化能夠在全世界更好地、更準確地得以傳播。
國際儒聯(lián)儒學與企業(yè)管理委員會顧問卞俊峰發(fā)言,介紹了與講習班的淵源,認為安樂哲先生的思想主張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企業(yè)界,對企業(yè)間的文化交流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英國學生團代表發(fā)言,表示能夠來到東方圣城曲阜與大家交流學習中國文化,感到非常榮幸,將努力融入到學習文化的過程中,與大家共同探討文化,探討文化的沿襲與發(fā)展,以及文化在生活中的運用。
最后,田辰山對前幾屆講習班進行了回顧,指出每屆講習班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安樂哲先生的思想影響越來越大,這對糾正中西文化的不對稱傳播現(xiàn)象有很重要的意義。解讀中國不應(yīng)用西方的二元概念,而應(yīng)建立恰當?shù)脑捳Z體系,分享建立“一多不分”的話語體系。這也正是開辦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講習班的志趣所在。我們要用“一多不分”,加強文化的交流互鑒,建立文化互相理解、包容的世界。
2017國際儒學與中華文化講習班由中國孔子研究院主辦,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協(xié)辦。
講習班自7月1日至16日,為期半個月,邀請了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山東省儒學大家安樂哲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山東省儒學大家安樂哲團隊核心成員田辰山教授,美國洛杉磯羅耀拉大學王蓉蓉教授,澳門大學哲學系漢斯?格奧爾格?梅勒教授等專家授課,旨在向?qū)W員講解用中國自己的話語解釋中國,并糾正當前儒學與中國文化國際傳播過程中附會使用西方概念話語體系詮釋或翻譯不同概念產(chǎn)生的差異與錯誤,以期建立起正確講述中國思想文化的話語語境,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可以把中國的故事恰當?shù)乇硎龀鰜怼?/p>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