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第四屆祭孔大典在滄州文廟舉行
來源:新浪河北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初十日己未
耶穌2017年9月29日
9月28日,由滄州文廟管理處、河北獻王集團主辦的滄州第四屆祭孔大典在滄州文廟舉行。來自滄州孔氏后裔、滄州國學院、大運河孔子學堂以及教師代表等各界群眾參與祭拜并觀禮。此次祭典參與了“2017全球同祭孔”鏈接全國二十多所文廟、書院、孔子學堂等場所同步進行,中國孔子網融媒體各平臺全程直播,影響空前。
上午9時許,鼓樓鐘聲響起,大典由迎神、奠帛、初獻、讀祝、分獻、亞獻、終獻、飲福受胙、撤饌、送神、望瘞等儀程部分組成。祭孔樂器如編鐘、編磬、笛、柷等都按照規(guī)范進行配置。獻官頭戴梁冠、身著祭服、手持笏版,樂生身著大紅色圓領袍、胸背繡纏枝方葵花,舞生則手執(zhí)羽和龠,伴隨雅樂跳起六佾舞,可謂精彩絕倫。
祭孔大典從祀滄州歷史哲人,在祭奠孔子的同時,又將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傳承《詩經》的毛亨毛萇等14位為儒家文化傳承做出突出貢獻的古圣先賢在大成殿祭奠。祭品除了傳統(tǒng)祭品外,還準備了冬棗、鴨梨等獨具滄州本地特色的水果。并邀請了滄州孔氏后裔作為獻祭官和觀眾,以及40位教師代表,共同致敬至圣先師及儒學文化。大典現場所有表演及服務人員將均著古裝亮相,現場布置散發(fā)出濃郁的古典文化氣息,整個釋奠禮彰顯中華傳統(tǒng)經典文化的底蘊和風采。
據了解,在祭孔大典前,河北獻王集團、滄州文廟管理處已經開展了為期5天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活動。舉行了開筆禮;演禮了《大明集禮》、《大明會典》、《頖宮禮樂疏》以及傳統(tǒng)游戲投壺、擊鼓傳花體驗等。在祭奠孔子同時,又將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傳承《詩經》的毛亨毛萇等14位為儒家文化傳承做出突出貢獻的古圣先賢在大成殿同時祭奠,旨在弘揚滄州獨具特色的“實事求是”精神,弘揚和傳承滄州優(yōu)秀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滄州名片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提升市民對家鄉(xiāng)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河北獻王集團董事長王占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通過舉辦祭典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獻王劉德對儒家文化所做出的豐功偉績和歷史性貢獻,讓“實事求是發(fā)源地”“儒家文化再生地”成為滄州靚麗名片。多年來,獻王集團作為優(yōu)秀文化的踐行者,不斷傳承弘揚與創(chuàng)新,締造了獻王酒這種新的文化載體,讓大家在品鑒獻王酒的同時,品味到獻王講誠信、重民本、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儒家文化精髓,通過創(chuàng)新載體把獻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到了祖國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責任編輯:姚遠
【下一篇】《周熾成教授紀念文集》征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