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科舉文化”學術研討會福建師大舉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九月廿六日乙巳
耶穌2017年11月14日
會議現場。劉明鑫/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李永杰通訊員劉明鑫)11月11—12日,由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閩臺科舉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福建師范大學倉山校區(qū)舉行。11月11日上午舉行開幕式,福建師范大學副校長鄭家建、福建省臺聯副會長梁志強、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鄭大、福州市臺聯黨組書記林鴻榕等領導以及全體與會學者參加。鄭家建、梁志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李世愉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胡凡教授、臺灣文獻館林文龍研究員先后講話,對本次會議的召開給予高度評價。開幕式由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院長葉青主持。
本次研討會歷時兩天,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廈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成功大學等高等學府及研究機構的40余位專家,對近30篇參會論文進行深入探討。多位著名學者做大會報告。李世愉研究員作報告“試論福建在清代科舉中的地位”。廈門大學劉海峰教授作報告講“闈墨的歷史價值——以清代福建闈墨為中心”。
福建自宋代成為科舉大省,明代金門成為耀眼的海上科舉明珠;清代先后在臺灣設府、設省,但臺灣士子始終要按制到福州參加鄉(xiāng)試,故閩臺科舉一體,文化同源。本次學術研討會是福建師范大學110周年學術校慶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會議的主辦方,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文化專業(yè)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郭培貴教授說:這是兩岸首次以“閩臺科舉文化”為主題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必將對促進兩岸學術與文化交流、加強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發(fā)揮積極作用。
與會專家學者合影。劉明鑫/供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