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鮑鵬山在上海開辦浦江學堂,公益國學班一座難求

        欄目:公益事功
        發(fā)布時間:2018-04-22 20:25:28
        標簽:

         

        原標題:鮑鵬山的公益國學班為何一座難求

        記者:曹繼軍、顏維琦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三月初六癸未

                  耶穌2018年4月21日

         

          


        浦江學堂孩子們在上課本報記者 顏維琦 攝/光明圖片

         

         


        鮑鵬山與浦江學堂學生資料圖片

         

        孩子從二年級到六年級,五年時間,每個雙休日上半天課,讀完并背誦《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老子》《莊子》(內七篇)《六祖壇經》等7部國學經典,這聽上去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文化學者、上海開放大學教授鮑鵬山和他創(chuàng)辦的浦江學堂正在這么做。

         

        2013年春天,鮑鵬山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浦江學堂,不收學費,也不做廣告,他希望與社會各界合作,面向青少年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教育。雖然起步時困難不少,但鮑鵬山有十足的信心:“這件事不但要做,更要做好——基礎教育必須讀,也只能讀文化原典。教育的本質是培養(yǎng)價值觀?!?/p>

         

        很快,僅憑口碑傳播,這個公益國學班就一座難求,從市中心辦到了遠郊街鎮(zhèn)?,F(xiàn)在,浦江學堂已擴展至北京、安徽蕪湖、湖北武漢、江蘇常熟等地,到今年初開設班級40余個。

         

        七本經典讀五年,打好人生“底色”

         

        浦江學堂第一個班級“克圖班”設在上海浦東圖書館?!翱恕?,取自“克明峻德”,出自《尚書》,鮑鵬山又選取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合成八個字作為浦江學堂此后每開一班排序的依據(jù)——“克明峻德,知行合一”,這也是他對這個公益國學班教育理念的表達。班級的后一個字由每期的贊助方自主命名,比如這一期“克圖班”,“圖”就來自合作舉辦方浦東圖書館。

         

        浦江學堂的面試錄取率不算高。去年,浦東圖書館的30人班,在微信上發(fā)布開班信息后,20分鐘內就有120人報名。浦東周浦鎮(zhèn)開設的一個40人班,有400人前來報名。每期學堂招生時,鮑鵬山都會和家長們面對面開一個溝通會,便于更好地互相選擇:“浦江學堂不僅僅在做國學教育,更是在做人的教育,不是單純的技能或知識培訓。而國學經典,正是做人的教育最重要的一個資源。當然,孩子在浦江學堂讀完之后,在語言、文言文上的進步,毫無疑問。”

         

        雖然不收學費,也不考試,學期結束的要求就是背誦所學經典,但鮑鵬山格外重視課堂紀律,“事先告知,如果一個學期缺課三次或者連續(xù)兩次缺課(病假除外),這個學生就得退出”。這個約束,也是學堂和學生家長關于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度磨合。認同這一理念,便將開始至少五年的經典學習之旅。

         

        浦江學堂突出傳統(tǒng)經典傳授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每一期的學制是“3+2+N”,為期五年。前三年為養(yǎng)正階段,招收二年級到四年級的學員,要讀完“四書”,全部背誦并理解基本思想,意在養(yǎng)其品性之正,思想之無邪,是非之明確;第二階段為培大階段,學習《老子》和《莊子》等,培養(yǎng)大格局,大眼界,蘊含包容之胸襟氣度。之后數(shù)年為精一階段,學問精當,人性純粹。鮑鵬山要求,報名入班的孩子一般都必須完成“3+2”的學習階段,“在此基礎上,凡是有志于繼續(xù)學習的孩子,可以進一步參加學習和研究。學堂的目標是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鼓勵孩子們研習國學,使他們的精神趨于完善、心智趨于成熟,讓孩子獲得中國文化傳承,形成中國人獨有的人文氣質和修養(yǎng)”。

         

        為什么一定要讀經典?“讀懂經典是為了讓人‘大’起來?!滨U鵬山解釋,“經典就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出現(xiàn)的文化著作。”“軸心時代”是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這一時期,西方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大哲,中國則處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誕生了諸子百家。

         

        “這個時代承前啟后,盡管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人類基本的價值觀都是在那個時代確立的?!滨U鵬山說,“這些書中創(chuàng)造的概念,比如,仁義禮智信,至今仍是我們的道德標準。文化原典是我們價值觀的來源,是構成我們精神世界的骨架。如果把教育理解為人格的培養(yǎng),毫無疑問要讀經典。”

         

        在讀經典的過程中,鮑鵬山信奉“四個不可以”:第一,不可以脫離國家的義務教育體系。你只能夠做業(yè)余的興趣班,這是法律問題。第二,不可以脫離家庭。孩子一定要在家庭中成長。第三,不可以脫離現(xiàn)代的知識體系。不學習其他學科,就沒辦法在現(xiàn)代職業(yè)體系里找到一份工作。第四,不可以脫離大多數(shù)同齡人的共同生活經歷。一旦脫離,就會缺少共同的話語,共同的生活回憶,導致在同齡人面前,出現(xiàn)一種失語的狀態(tài),造成交流障礙。

         

        “今天很多讀經班的問題,都是因為他們是個封閉的體系,從義務教育的班里抽出來,然后門一關,什么數(shù)學、物理、化學都不學了,就是讀經,讀幾十萬字的經?!痹邗U鵬山看來,讀經教育必須有,最好的辦法是把經典納入到義務教育體系,變成我們的教材。在這之前,浦江學堂要做的,就是認真做好義務教育的補充,給孩子們打好人生的底色。

         

        讓孩子有一群2500多年前的朋友

         

        讓鮑鵬山欣慰的是,第一個班舉辦以后,一個學期下來,沒有一個學生主動退課。

         

        “讀經”五年,成績如何?3月的一個周末,記者在浦東圖書館旁聽了“德圖班”的一節(jié)課。這個班的學員2016年進入學堂學習,讀了一年《論語》,《孟子》也已讀了一學期。這天,授課老師易飛帶著大家一起讀《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自齊葬于魯,反于齊,止于嬴……”從孟子葬母,到古代喪葬制度,從孟母教子,到孟子闡述的“惻隱之心”,年輕的老師和孩子們互動頻頻。誦讀時,老師給孩子們示范,如何讀出孟子的“浩然之氣”。

         

        鮑鵬山介紹,浦江學堂的老師八成是高校在讀博士生,專業(yè)分布在“三古”:古代文學、古代歷史、古代哲學,還有一部分高校教師參與課程研究與教學。對浦江學堂,鮑鵬山頗為用心,對授課老師面試考核后,還要進行教學培訓,組織集中聽課評課,確保教學效果。學堂還編寫了專門的教師用書,供老師們備課討論。

         

        “我們是扎扎實實讀經典。每周的課,從上午9:15到11:45,共兩個半小時。我跟老師們講,一定要讓孩子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還要穿插相應的歷史背景、歷史故事,以加深理解、提高興趣,增加課堂上的信息量和文化含量。”他認為,浦江學堂教授的內容分為三個體系:一是知識體系,包括文化史知識和語言積累等;二是價值體系,讓孩子理解到這些經典背后的價值判斷,形成自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三是文化體系,讓孩子從國學經典中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從而得到一種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浦江學堂,二年級的孩子讀《論語》,沒有任何障礙。“古代小孩啟蒙也是讀‘四書’,為什么今天小孩會讀不懂?相反,有的事情小時候沒讀懂,長大了就真的讀不懂了。”鮑鵬山認為,現(xiàn)在的教材誤區(qū)在于認為孩子只聽得懂“小兔子”,聽不懂“孔子”,而事實上,在教育的起點階段,不存在難易區(qū)別,“讓孩子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讀‘小白兔白又白’是一樣的”。

         

        《論語》全文約1.6萬字,花一年時間講解背誦,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字面的相關意思,還了解了孔子和弟子們的生平故事?!白x完一本《論語》,知識有了,人生道理有了,孩子在2500多年前還有了一群熟悉的朋友。而且,傳統(tǒng)文化要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要做到知行合一。比如,講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會和孩子們討論你受了委屈該怎么做?!滨U鵬山說,“學習經典不是為了讓人背書,而是為了通過經典塑造人。”

         

        當經典變得通俗有趣,就激發(fā)出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很多孩子由此愛上讀書,迷上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經典中的道理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了聯(lián)系。

         

        “峻圖班”學員黃心語的母親講起女兒初學《論語》時的一件小事:在學校,女兒與同學起了沖突,但她沒有過激反應,而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孔子曾經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我如果和她打一架,并不能真正地幫助她。”女兒這樣告訴母親。此后兩年間,這位媽媽欣喜地看到女兒張弛有度、一絲不茍地追求善,處理問題更加從容了?!拔蚁脒@就是學習經典的力量,是給孩子最好的饋贈,這也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p>

         

        “堅持每周在浦江學堂學習,需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的努力和毅力?!薄懊鲌D班”學員肖瑩說,因為在浦江學堂提前熟讀了一批儒家經典作品,她對于語文課上的古文學習更加得心應手。

         

        這些故事讓鮑鵬山感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浦江學堂的事業(yè)。鮑鵬山說,我對教育的理解有兩個:“第一,安頓好自己的內心。第二,喚醒自己的生命力、情懷和創(chuàng)造力。安頓內心靠什么?靠文化、靠價值。就像孔子教育學生,會給出一套價值標準,仁義禮智信。走到哪個地方,都有一個判斷的標準,自然就心安理得?!?/p>

         

        “小學堂,大格局”。2017年,浦江學堂被評為上海市“市民修身行動”特色項目。也是在2017年,已有近千名學員的浦江學堂第一次舉辦國學故事大賽,生動的表演、流暢的誦讀、豐沛的情感,這些平均年齡只有十二三歲的中小學生對經典的熟稔理解與內化于行,令人動容。賽后,一支“少兒國學故事百人團”成立,今后,“百人團”的孩子們將走進社區(qū)、學校等,講述國學故事,接力公益行動。

         

        不收費的公益國學班如何可持續(xù)

         

        不收費的公益國學班如何可持續(xù)?采訪中,記者一直在觀察浦江學堂的辦學模式。

         

        隨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全面復蘇與繁榮,社會上各式各樣的國學班層出不窮,但依然難以擺脫“不系統(tǒng)、不專業(yè)”等問題。浦江學堂用五年的實踐,逐漸形成了師生共勉、家長支持、社會參與的良性運作模式。前三年的經費都來自熱心傳統(tǒng)文化教育事業(yè)的機構和愛心人士的捐助,來浦江學堂學習的學生不需交一分錢學費,后兩年則由學員家長自愿贊助,籌集到辦班所需成本便可開班。

         

        “因為走的是公益的路子,保證了浦江學堂國學教育的非功利性。學堂可以擺脫一些非教育因素的干擾,全心全意按照自己辦學理念、辦學模式、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教師也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地去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這就與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的國學教育機構區(qū)別開了。”

         

        同時,因為是公益教育機構,學堂每個班級的日常管理任務都要由家委會來完成,家長必須輪流值日,這使他們有機會全面深入地參與教學活動和日常管理,實行家校共管,這對家長們深入了解國學、深度認識浦江學堂的教育理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

         

        另外,作為公益教育機構,學堂對前來報名參加學習的學生可以進行挑選,對不能充分認同學堂教育理念的家長,或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都可以合理合法地拒之門外;對不能認真學習,不切實遵守學堂規(guī)定的學生,亦可以充分享有勸退的權利,這就有效保證了學堂在教學和管理上的主動性。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魯華峰,擔任浦江學堂蕪湖“峻興班”的授課教師。他說,在教學中逐漸體會到學堂走公益教育道路所產生的這些優(yōu)勢。

         

        “德圖班”學員家長鄒婉芬告訴記者,結緣浦江學堂,讓孩子養(yǎng)成了晨讀的好習慣。學堂要求學員每天上傳誦讀作業(yè),剛開始還需要大人提醒,如今每天早上洗漱后孩子都會主動拿起課本誦讀,去外地旅行或探親,孩子收拾行李從未忘記帶《論語》或《孟子》,在火車上、路邊、公園里都有過上傳誦讀作業(yè)的經歷。這種自律精神,將讓孩子受益終身。

         

        在鄒婉芬看來,浦江學堂的學習收獲,不僅僅在于孩子個人的成長,也在于家庭共同價值觀的建立。全家一起讀《論語》《孟子》,交流中用到其中的典故,都能心領神會,免去很多說教,使得家庭溝通更加順暢。有了文化和價值觀的認同,孩子不僅按這樣的價值觀行事,也不自覺地成了這種價值觀的傳播者。

         

        因為價值觀的認同,家長們自發(fā)地全情投入到學堂的日常教學管理。在鮑鵬山的理想中,浦江學堂既是一個“教育共同體”,也是一個“文明社區(qū)”,社區(qū)不僅是空間區(qū)域概念,更是群體事業(yè)概念,需要所有加入浦江學堂的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一同努力。

         

        事實上,五年來,浦江學堂九成以上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都由學員家長自發(fā)義務承擔。每個班級設有家委會,每周的課堂都有兩名輪值的家長志愿者輔助班主任做好教學管理。學員家長李碩是“德圖班”家委會會長,她告訴記者,班級發(fā)起了家長誦讀點評制度,由值日家長為孩子們的誦讀語音進行詳盡點評。一段錄音三四分鐘,全班孩子的錄音僅聽一遍就要一個多小時,其間還要記錄下語音語調的問題、漏錯字情況,在值班的那一周每天要投入近2個小時的點評時間,值日家長們個個都積極努力做好。

         

        在湖北武漢,熱鬧的漢正街小商品市場里,有一間安靜的屋子。浦江學堂開到了這里。一位女老板放棄每年60萬元的租金,把店鋪騰了出來,裝修一新,免費提供給學堂辦學。有路人經過,聽到孩子們瑯瑯的誦讀聲,仿佛看見一片綠洲。

         

        鮑鵬山告訴記者,不少企業(yè)、個人聽聞學堂的事業(yè),紛紛表示愿意提供場地或出資贊助。前幾年,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往往“不響”,對方幾次提出后,才會進入商討?!耙粊硎窍M麑ふ艺嬲就篮系暮献髡撸聿幌胍幌伦影褦傋愉伒锰??!彼f,“經過五年的探索,浦江學堂形成了一套可復制的教學模式,有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管理模式,明年我們的班級將達到100個。我希望國學最終能夠走進中小學課堂?!?/p>

         

        “教育,喚醒人的生命,變化人的氣質,開闊人的心胸,提升人的境界。教育使人高尚,使人優(yōu)雅,使人體面,使人純粹,使人森嚴而活潑,偉岸而溫暖?!滨U鵬山說,在功利主義和工具崇拜的雙重推動下,教育所不可缺失的那些固有的價值正在流失,甚至變成了訓練和培訓——基礎教育階段的應試訓練和大學階段的就業(yè)培訓。尋找教育的美好和純粹,浦江學堂只是一次發(fā)自內心的誠懇實踐。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