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30日,2018“敦和·種子基金”終評會在杭州舉行。10家入圍組織的負責人參加現(xiàn)場陳述,經過評審委員會委員提問、實地調研人員補充、評委會合議、現(xiàn)場投票等環(huán)節(jié),最終,7家組織脫穎而出,入選2018“敦和·種子基金”,并分別獲得連續(xù)3年、每年最高30萬元的公益資助。
2018“敦和·種子基金”入選組織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章太炎與黃侃研究中心
北京春藤社會工作促進中心
何怡琴歌工作室
經典書院
蘭州大學國學社
徐州高校射藝聯(lián)盟
欽明書院
(排名不分先后)
“敦和·種子基金”是敦和基金會“國學傳承”資助方向的公開招募項目。2016年起,“敦和·種子基金”聚焦文化領域,致力于為開展國學傳承的各類社會組織提供資金(一般為3年,資助總金額為30萬—90萬)以及其他配套支持,促進組織個體成長及交流合作,探索國學領域行之有效的機構資助模式,提升國學傳承系統(tǒng)效率。
敦和基金會以“投資”思維尋找“種子基金”合作組織。大部分資助項目喜歡資助行業(yè)細分領域的頭部機構,而“種子基金”偏好“木桶相對較短的那塊”?!叭绻毁Y助最好的機構,這個領域作為整體的短板就永遠提不上去,只有均衡發(fā)展才是一個比較完整和健康的生態(tài),而不是單極分化。所以,項目在選擇上不僅會從單個組織的情況來考量,也會從整體系統(tǒng)、生態(tài)的角度去整體考量?!薄岸睾汀しN子基金”項目官員武瀟表示。
2018“敦和·種子基金”自6月發(fā)布招募公告以來,截至7月6日,項目組共收到來自國外及全國28個省市的204份有效申請。申請組織集中分布在北京、廣東、山東、浙江、湖南、江蘇、四川、上海等地。這些申請組織多在國學傳承領域開展研究、實踐、倡導推廣等工作,所開展的活動也呈現(xiàn)出多樣性,包括傳統(tǒng)經典、節(jié)慶禮儀、行為規(guī)范、文學藝術等。
經過7-8月的初評環(huán)節(jié),項目組從中遴選出14家國學傳承組織,進入實地評估環(huán)節(jié)。8-10月期間,調研小組對每家入圍組織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密切溝通。最終,確定了10家入圍組織參與最終的終評會。
?
調研小組對入圍組織進行實地考察
終委會終審一覽
?
?
秉持公平、公正且多視角評析的原則,本次終評會評委的構成,除敦和基金會理事、監(jiān)事及項目組成員外,特邀來自國內學術界、媒體界及公益機構等知名人士擔任專家評委,他們分別是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主任陳星,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關長龍,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種子基金”項目顧問康曉光,《光明日報》國學版主編梁樞,陳一丹基金會秘書長饒瑞瑞,浙江傳化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涂猛,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及騰訊儒佛道頻道主編張順平。
“當前,國內一些從事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團體整體情況比較弱小,經費、資源方面比較稀缺,‘敦和·種子基金’這樣一個項目,能針對這個領域,對其中一些有發(fā)展前途的民間團體作很大的支持,在這個運作過程中,能給整個社會帶來很好的影響,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span>對于2018“敦和·種子基金”,擔任評委會主席的王守常表示。
我們的心聲
恭喜并歡迎7家國學傳承組織成為“種子基金”大家庭的成員,漫漫長路,讓我們攜手前行、共同發(fā)展。同時,我們也對其他優(yōu)秀國學組織的參與和支持表示感謝,期待我們在未來有更多合作的可能。
入選組織介紹?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章太炎與黃侃研究中心
章黃國學社依托于北師大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以國學傳播和傳承為主要志業(yè)。社團運營“章黃國學”微信公眾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邀請學界前輩、教學名師等撰寫高質量文章,用當代話語講解文化經典、從國學視角觀照社會熱點、以漢字文化解讀時令節(jié)氣、從趣味漫畫再現(xiàn)孔子生平、用流行歌曲傳唱古典詩詞。經過不懈努力,“章黃國學”被評為“文傳榜”十大國學公眾號之首,被《人民日報》等多家報紙報道,影響廣泛。
北京春藤社會工作促進中心
北京春藤社會工作促進中心由北京修實公益基金會、中國孔子基金會德本教育基金、北京修德慈善基金會等機構共同發(fā)起成立。中心為民營非盈利機構,主要工作方向是在社區(qū)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倡導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文化建設支持社區(qū)治理。中心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核心,建構以學習踐行國學經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打造“比鄰為美”價值觀和“比鄰為美”文化教育平臺。
何怡琴歌工作室
由音樂家何怡2012年創(chuàng)建于北京,旨在結合世界通用的音樂語言,來創(chuàng)造性地挖掘和活化中國的雅樂文明之中國傳統(tǒng)文人音樂:琴歌。工作室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中西音樂的有機融合和創(chuàng)造性轉換,重點傳播和推廣中國的古典雅樂。為了讓海內外音樂愛好者更多了解這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各地舉辦了各種琴歌的傳習推廣活動,其中包括國家大劇院在內的30余場講座、50余場音樂會及歐洲巡演等。
經典書院
經典書院成立于2014年,以“尊德性,弘經學,復道統(tǒng)”為使命,是青州地區(qū)自覺傳承儒家文化的公益機構。秉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編纂了《論語信述》,開展每周一期面向成年人的公益讀書會(已188期),并按照童蒙養(yǎng)正的次第長期來引導孩子們讀學經典,博文約禮,修身踐行,期于作育人材。開展的“碩德計劃”發(fā)掘了耄耋老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記憶,民間禮樂傳承項目則深入田間地頭,尋找傳承在民間的華夏禮樂,以接續(xù)傳統(tǒng)。
蘭州大學國學社
蘭州大學國學社成立于2011年11月,是蘭州大學A級品牌社團,先后榮獲“全國大學生百優(yōu)國學社團”、“全國高校優(yōu)秀學生社團”、“蘭州大學優(yōu)秀學生社團標兵”等榮譽稱號。國學社始終堅持“立足西北
面向全國”的發(fā)展理念,成功舉辦甘肅省高校漢服文化周、“大方杯”高校國學知識邀請賽、西北高校國學社長論壇、“萃英人文
魅力國學”系列活動等大型活動。成為涵蓋古籍經典、漢服禮儀、詩詞楹聯(lián)、書法篆刻、茶藝古琴等多方面內容的綜合性傳統(tǒng)文化社團。
徐州高校射藝聯(lián)盟
徐州高校射藝聯(lián)盟成立于2014年9月,由韓冰雪發(fā)起,中國礦業(yè)大學、徐州工程學院、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四所高校8位老師,45名同學參與,旨在推廣射藝進校園,促進大學生德育教育。聯(lián)盟成立以來,主持弓箭習俗成功申遺1項、舉辦全國級射藝社團大會1場、舉辦聯(lián)盟聯(lián)賽及校內賽40場、舉辦社會展演20余場;參與舉辦國際研討會1場、參與中國大學生射藝邀請賽4場、參與禮射展覽館設計1座等。
欽明書院
四川成都欽明書院是由四川大學儒學專業(yè)教授發(fā)起的以“傳經育人”為宗旨的儒家書院。書院力求以《四書》、五經、宋五子為主要課程,從事儒家經典教學研討及相關活動,以期傳續(xù)中國經典之教養(yǎng),作育端愨明通之人才。書院面向儒學愛好者舉辦學術研討活動,面向社會(如中學、社區(qū)、網絡等)開展教學傳播活動。書院已凝聚數十名儒學專業(yè)碩士以上人才,也將繼續(xù)依托其所培養(yǎng)的高級人才,開展面向社會的各種教化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