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于夫子】遠去的歷史并未隨風而逝 ——淺談吳鉤所著《宋仁宗:共治時代》

        欄目:書評讀感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00:37:39
        標簽:《宋仁宗:共治時代》

        遠去的歷史并未隨風而逝

        ——淺談吳鉤所著《宋仁宗:共治時代》

        作者:于夫子

        來源:“稻讀公社”微信公眾號

         

         

         

        “有一夜,仁宗在宮中聽見‘絲竹歌笑之聲’,問宮人:‘此何處作樂?’宮人說:‘此民間酒樓作樂處。’北宋皇城緊挨著市井,站在東京最繁華的樊樓頂層,可以俯視宮禁。民間酒樓的宴樂之聲,自然會傳入宮中,讓生活在宮禁內(nèi)的宮人十分羨慕:‘官家且聽,外間如此快活,都不似我宮中如此冷冷落落也?!首趨s說:‘汝知否?我如此冷落,故得渠如此快活。我若為渠,渠便冷落矣。’”

         

        這是吳鉤先生所著《宋仁宗:共治時代》一書中第十章《流年不利》中所引南宋學者施德操《北窗炙輠錄》中的一段話。這是一段很有趣的對話,也是極鮮活的生活細節(jié)。在宋仁宗和他的大臣們的勵精圖治下,宋朝的百姓過上了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太平富足的生活。作為君主的宋仁宗卻時時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守護著自己的帝國和臣民。在中國的歷史上,平民百姓常常羨慕帝王將相的榮華富貴,殊不知如宋仁宗這樣的君王有時候也羨慕平民百姓的自由自在。事實上,《宋仁宗:共治時代》一書所引用的不同時代的各種參考文獻,為歷史研究者和普通的歷史著作愛好者了解宋仁宗的事跡以及他統(tǒng)治的時代風貌,從不同側面提供了大量類似的細節(jié)。讓讀者可以了解一位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君主。

         

         

         

        《宋仁宗:共治時代》

         

        對于讀者而言,一本好的歷史學著作至少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其一、真實、客觀。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應該力求真實,作者的觀點應該基于客觀事實得出。作者應該盡可能廣泛地搜集資料,而且對于所擁有的資料進行細致的甄別,在寫作時力求引用準確詳盡。

         

        其二、鮮活。讀者閱讀歷史著作的主要興趣,一般而言不是僅僅想就某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得到一個干巴巴的結論,而是想了解那些曾經(jīng)在歷史舞臺上真實地存在過,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成敗得失、悲歡離合的大大小小的歷史人物的真實的生活和奮斗的故事。在書中,抽象的結論固然有存在的必要,而鮮活的故事更能打動人心,進而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三、獨到的眼光和非凡的見識。不同的歷史學家在研究同一段歷史的時候,選擇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重點常常是有所區(qū)別甚至可能大相徑庭的。眼光獨到的歷史學家,時??梢杂诓患s而同之中見人之未見,于眾口一詞中發(fā)他人之所未發(fā)。

         

        吳鉤先生所著《宋仁宗:共治時代》,稱得上是一本資料翔實、生動有趣、見解獨到的歷史學著作。附錄中列舉全書所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達一百余種。作者在講述宋仁宗一生的故事的時候,無論是講述其個體所經(jīng)歷的喜怒哀樂,還是著力刻畫他作為皇帝要面臨的重重考驗,既保持著學者的客觀和理性,同時也時時流露出對這位千古難得的仁愛之君的喜愛、欣賞和贊揚。

         

         

         

        在本書的第十五章《最后的歲月》中有這樣兩段話: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宋朝士大夫推崇的‘垂拱而治',絕不是指政府碌碌無為,而是強調(diào)君主當以無比尊貴的身份高拱在上,不親細故,以宰相領導的政府具體執(zhí)政,以獨立于宰相的臺諫監(jiān)察政府,從而形成良性的權力制衡,達成優(yōu)良的治理?!?o:p>

         

        “宋人為什么以高度贊賞的態(tài)度評價‘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也應該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偈虏粫?不是無能,而是說,君主應該謙抑,不逞強,不與臣下爭勝;‘只會做官家'是指深諳為政之要,這個‘為政之要'邵伯溫概括為‘任宰輔,用臺諫,守法度'?!?o:p>

         

        在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印象中,三千年的封建史,數(shù)百(四百零八)位皇帝,大多是乾綱獨斷,言出法隨,而大臣只是奉旨行政而已。殊不知,宋朝(包括南北宋)三百一十九年的歷史上,基本上實行的是君主和宰輔大臣共治的政治體制。這其中實行的最徹底也最有成效的正是長期被視為庸常之君的宋仁宗。中國封建史上政治最清明、中國知識分子最有話語權、中國百姓生活最為自由安樂的時期,也正是宋仁宗統(tǒng)治時期。

         

        在閱讀《宋仁宗:共治時代》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了一種重新學習了一遍宋朝歷史的深切感受。在作者旁征博引的大量史料里,在作者不蔓不枝、條分縷析的講述和評說中,我進入到跟以往迥然不同的歷史世界。宋仁宗和他的大臣們彼此合作,又相互制衡的治理模式,讓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上都獲得了長足發(fā)展,整個時代呈現(xiàn)出一種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讓我們記住那些閃耀的明星:

         

        文/史學家: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司馬光(著《資治通鑒》)、柳永、晏殊、秦觀,范仲淹。(唐宋八大家,六位在宋朝的宋仁宗年間)

         

        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四家)

         

        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的作者)、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賈憲(數(shù)學是做出重大貢獻,賈憲三角),蘇頌(天文學家)。

         

        政治/軍事家:歐陽修、范仲淹、包拯、文彥博、呂夷簡、韓琦、富弼、孔道輔、狄青(擊西夏,平廣南),王韶(嘉佑二年,與蘇軾、蘇轍、曾鞏等人為同榜進士,先后參加了宕、疊、洮、岷、河、臨(熙)六州的戰(zhàn)役,大獲全勝)。

         

        思想家:張載(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程頤、程顥(程朱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

         

        讓我們記住與自己的大臣們共創(chuàng)盛世的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圣人無名的君主:宋仁宗。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