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十四期開講
來源:“孟子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八月初三日甲寅
耶穌2022年8月29日
慢是一種節(jié)奏,更是一種心態(tài),它倡導親近經(jīng)典、敬畏經(jīng)典,希望在對經(jīng)典的親近、敬畏中,撫慰心靈、純潔心靈、高尚志向、高尚行為。
2022年8月27日下午,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師范大學禮樂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心、喀什大學國學院聯(lián)合主辦,洙泗書院、孟子書院承辦的“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14期舉行。本期由曲阜師范大學禮樂文化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房偉擔任主講人,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孟子書院執(zhí)行院長殷延祿擔任與談人,山東教育衛(wèi)視孔子大學堂主講、中央黨?!秾W習時報》專欄作者李文文擔任主持人?;顒又鲿鲈O在曲阜洙泗書院,孟子研究院、壽光市傳統(tǒng)文化辦公室設立線下分會場,同時約有50余位學友在線上參與了活動。
講讀環(huán)節(jié),房偉老師主講了《孟子·滕文公》第6.1至6.4章。
6.1章討論了士人拜見諸侯的原則。弟子陳代勸孟子在拜見諸侯這件事上可以“枉尺直尋”,而孟子則以齊景公招虞人以旌的典故進行反駁,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原則,拜見諸侯亦是如此,枉尺直尋是為了利,是枉道,亦是枉己,人當以直矯枉,枉己者不能正人。
6.2章是《孟子》中的名篇。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有了這般威風與氣派的人才是“大丈夫”。但是在孟子看來,這類縱橫家所作所為皆為迎合諸侯,是妾婦之道。真正的大丈夫,是以“仁”為“廣居”,以“禮”為“正位”,以“義”為正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崇高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孟子的大丈夫人格,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尊崇和追求的人生理想。
6.3章論出仕之道。孟子認為出仕是士人的職業(yè)和需求,就好比田地之于農(nóng)夫的重要性。士人出仕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要恪守道義的原則,按正當?shù)耐緩匠鍪恕?o:p>
6.4章論士的待遇和社會作用。弟子彭更認為孟子帶著弟子數(shù)百人傳食諸侯,有些過分,而孟子則認為合乎道即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很多人對知識分子有“士無事而食”的偏見,而在孟子的觀念里,士人“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學者”,有著獨特的價值,在精神層面上,對社會產(chǎn)生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
講讀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殷延祿老師就通講內(nèi)容做了點評和補充。
互動環(huán)節(jié),在主持人李文文的組織下,現(xiàn)場與線上聽眾就自己的問題積極發(fā)言討論。房老師與殷老師對聽眾的感想與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與心得。
(詳細內(nèi)容請見稍后發(fā)布的《孟子》通講第14期講錄版)
2022年9月3日,“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15期繼續(xù)舉行,將繼續(xù)講授《孟子·滕文公下》,歡迎廣大學友踴躍參與!
責任編輯:近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