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講座第一講舉行
——楊朝明主講《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來源:“孔子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三月廿三日庚午
耶穌2023年5月12日
5月12日,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系列學術(shù)講座第一講在學術(shù)講堂舉行。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楊朝明以《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為題開啟首講,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魏衍華主持??鬃友芯吭喝w科研人員和來自曲阜師范大學、濟寧學院以及社會各界的儒學愛好者七十余人參加了講座。
楊朝明教授從中國首先是一個文明的存在、人學的視野與儒學的時空緯度和天下為公與人類文明坐標等三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闡發(fā)。楊朝明認為,中華文化是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樹,孔子是這個大樹上結(jié)出的文明花果??鬃蛹仁谴饲爸腥A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此后中華文化的偉大開創(chuàng)者。中華文化的特質(zhì)是學以成人,特別強調(diào)人的社會性。孔子、儒學是大人之學,是生命之學,是修己安人之學,理解和把握他的思想精髓,就能做到“百世可知”??鬃雨U釋和倡導(dǎo)的“天下為公”思想,是一種王道而非霸道,蘊含著仁愛的精神,孕育著敬畏觀念,具有超越時空、跨越時代的價值,不僅適用于中國,世界同樣需要。
孔子研究院“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研究基地”是2022年4月獲批的山東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重點任務(wù)是闡釋中華文明的內(nèi)涵,將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將可親、可敬、可愛的孔子講給世界,力爭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充分掌握話語權(quán)。
責任編輯:近復(fù)
【上一篇】【呂天佑】我與《論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