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釋奠典禮在臺灣臺中文廟舉行
作者:徐子峰
來源:作者授權(quán)儒家網(wǎng)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八月十六日丁未
耶穌2015年9月28日
2015年臺灣省臺中市各界紀念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釋奠典禮
2015年9月28日,臺灣省臺中地區(qū)各界在臺中孔廟舉辦了“紀念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釋奠典禮”暨紀念孔子誕辰2566周年的隆重儀式。早上6點就陸續(xù)有臺中市民在孔廟觀德門前站立排隊。6點50分左右,孔廟的工作人員開始組織參禮者陸續(xù)進場,由大成門進入并依規(guī)定站立在指定的觀禮區(qū)域。
首先,由典禮主持用中、英、日三種語言宣告參禮及觀禮的要求和規(guī)范。上午7點整,典禮正式開始,隨著鼓初嚴,生、佾生及禮生各序立其位。鼓再嚴,引贊引陪祭官至丹墀旁序立。鼓三嚴,引贊引各祭官至丹墀旁序立。其后,樂生、禮生就位,執(zhí)事者各司其事。糾儀官、陪祭官陸續(xù)隨引贊就位。分獻官、正獻官各隨引贊詣盥洗所,盥洗后就位。今年的正獻官由臺中市市長特別委派臺中市財政局局長爲代表,分獻官則由臺中市民政局副局長及相關(guān)科長擔任。配祭官和往年一樣由臺中地區(qū)各中小學的校長擔任。
其后約7點16分,開啓大成門。執(zhí)事者于大成殿內(nèi)捧毛血盤詣瘞所。樂奏《咸和之曲》,迎神隊伍由大成門中門進入至天井中央,通贊唱“全體肅立,行鞠躬禮”,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接著由執(zhí)事者于大成殿內(nèi)捧鉶進饌。
?約7點24分,樂奏《寧和之曲》,正獻官、分獻官各隨引贊詣各神位前上香。并由通贊唱:全體行三鞠躬禮,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上香完畢,正獻官、分獻官再回到自己的站位。約5分鐘后,樂奏《寧和之曲》,麾生舉麾、節(jié)生舉節(jié)、樂舞并起。此時,正獻官隨引贊詣神位前行初獻禮、獻帛、獻爵、行三鞠躬禮。分獻官各隨引贊詣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初分獻禮。禮畢,樂舞暫停。通贊唱:全體肅立。正獻官隨引贊詣香案前,恭讀祝文。禮畢,全體行三鞠躬禮。樂舞續(xù)起,再依次行亞獻禮、亞分獻禮、行終獻禮、行終分獻禮。禮畢,通贊唱:全體肅立。由正獻官隨引贊香案前飲福受胙,全體再行三鞠躬禮。
約8點左右,樂奏《咸和之曲》,執(zhí)事者開始撤饌。通贊唱:全體肅立。送神隊伍迎送至大成殿前天井,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由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詣燎所。此時,樂奏《咸和之曲》,鐘鼓齊鳴。正獻官隨引贊復位后樂止,其余各復其位。少頃,關(guān)閉大成門扉。正獻官、分獻官、配祭官、糾儀官,相機隨引贊退,繼爲禮、樂、佾生依次按建鼓節(jié)奏退。至此禮成,釋奠典禮到此結(jié)束。
今年因爲受臺風“杜鵑”的影響所以臺中市政府取消了小學生的八佾舞表演,對于觀禮者來說也是小小的遺憾。但儀式典禮結(jié)束后,市民紛紛至盥洗所,盥洗雙手以祈禱?;邸kS后還可以來到大成門旁領(lǐng)取由主辦單位提供的“智慧糕”作爲禮物。
臺灣地區(qū)自1952年起就將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定立為法定教師節(jié)。1968年起又陸續(xù)在臺北、臺中、臺南等各地孔廟舉行官方的祭孔大典,爲此特別成立了由學者和專家組成的“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制定了《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釋奠禮儀節(jié)》,并于1970年起公布實施。
而臺中市素有島內(nèi)“文化城”之稱,自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臺灣建省,便在此設(shè)立首縣,一度成為臺灣省的行政中心。根據(jù)史料記載,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臺中就建有孔廟,其建筑格局與今彰化縣孔廟相仿,但這座孔廟在日本殖民時期被毀。1972年在臺中各界的呼吁下開始重新籌建孔廟,并于1976年竣工。新建成的臺中孔廟為仿宋代斗拱式建筑,并參照曲阜孔廟格局,由南至北依次建筑有:牌坊(道貫古今、德侔天地兩座)、照壁、欞星門、泮池前院、觀德門、毓粹門、燎亭、瘞所、大成門、大成殿、東廡、西廡、崇圣祠等建筑羣,是全臺形制最為完備的孔廟之一。
臺中孔廟倡導的宗旨是“尊崇孔子的哲學思想及復興中華文化”??讖R以宣揚儒學為主,在這里還可以免費拿到樂助者贊助的儒家經(jīng)典圖書,也會定期舉辦相關(guān)活動。
附:2015年臺灣省臺中市孔廟《大成至圣先師孔子釋奠禮儀節(jié)》
一、釋奠典禮開始。
二、鼓初嚴。(一)遍燃庭燎香燭;(二)樂生、佾生及禮生各序立丹墀兩旁。
三、鼓再嚴。引贊引陪祭官至丹墀旁序立。
四、鼓三嚴。引贊引各祭官至丹墀旁序立。
五、樂生、佾生就位。樂生隨麾生,佾生隨節(jié)生,按轉(zhuǎn)班鼓節(jié)奏就位。
六、執(zhí)事者各司其事。禮生按鼓節(jié)奏就位。
七、糾儀官就位。隨引贊就位。
八、陪祭官就位。隨引贊就位。
九、分獻官就位。東西廡先儒、東西廡先賢、東西哲、東西配等八位分獻官,各隨引贊詣盥洗所,盥洗后就位。
十、正獻官就位。隨引贊詣盥洗所,盥洗后就位。
十一、啓扉。
十二、瘞毛血。執(zhí)事者捧毛血盤詣瘞所,將太牢之毛血埋于土中。
十三、迎神。(一)樂長唱:樂奏《咸和之曲》;(二)迎神隊伍由大成門中門進入至天井中央時,通贊唱“全體肅立,行鞠躬禮”,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
十四、進饌。(一)樂長唱:樂奏《咸和之曲》;(二)執(zhí)事者捧鉶進饌。
十五、上香。(一)樂長唱:樂奏《寧和之曲》;(二)正獻官與分獻官,各隨引贊詣各神位前上香。
十六、行三鞠躬禮。通贊唱:全體行三鞠躬禮,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
十七、行初獻禮。(一)樂長唱:樂奏《寧和之曲》后,麾生舉麾,節(jié)生舉節(jié),樂舞并起;(二)正獻官隨引贊詣神位前行初獻禮、獻帛、獻爵、行三鞠躬禮。
十八、行初分獻禮。分獻官各隨引贊詣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初分獻禮。
十九、恭讀祝文。(一)樂長唱:樂止(樂舞暫停);(二)通贊唱:全體肅立,正獻官隨引贊詣香案前。讀祝,畢。
二十、行三鞠躬禮。(一)通贊唱:全體行三鞠躬禮,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二)樂長唱:樂奏(樂舞續(xù)起)。
二十一、行亞獻禮。(一)樂長唱:樂奏《安和之曲》后,麾生舉麾,節(jié)生舉節(jié),樂舞并起;(二)正獻官隨引贊詣神位前行亞獻禮、獻爵、行三鞠躬禮。
二十二、行亞分獻禮。分獻官各隨引贊詣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亞分獻禮。
二十三、行終獻禮。(一)樂長唱:樂奏《景和之曲》后,麾生舉麾,節(jié)生舉節(jié),樂舞并起;(二)正獻官隨引贊詣神位前行終獻禮、獻爵、行三鞠躬禮。
二十四、行終分獻禮。分獻官各隨引贊詣東西配、東西哲、東西廡行終分獻禮。
二十五、飲福受胙。(一)正獻官隨引贊香案前飲福受胙;(二)通贊唱:全體肅立。
二十六、行三鞠躬禮。通贊唱:全體行三鞠躬禮,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
二十七、撤饌。(一)樂長唱:樂奏《咸和之曲》;(二)執(zhí)事者撤饌。
二十八、送神。(一)樂長唱:樂奏《咸和之曲》,通贊唱:全體肅立;(二)送神隊伍至大成殿前天井中央時,通贊唱:全體行鞠躬禮,此時全體參禮者同時行禮。
二十九、捧祝帛詣燎所。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詣燎所。
三十、望燎。(一)樂長唱:樂奏《咸和之曲》,鐘鼓齊鳴;(二)正獻官隨引贊復位后樂止。
三十一、復位。
三十二、闔扉。
三十三、撤班。正獻官、分獻官、配祭官、糾儀官,相機隨引贊退,繼爲禮、樂、佾生依次按建鼓節(jié)奏退。
三十四、禮成。釋奠典禮到此結(jié)束。
注:根據(jù)臺中市政府的有關(guān)規(guī)定,臺中巿各界祭孔大典(市級)一般正獻官由臺中巿巿長擔任,臺灣省各界祭孔大典(省級)一般正獻官由省主席擔任。分獻官,通常由臺中巿巿政府各局室主管或八區(qū)區(qū)公所區(qū)長或擔任。陪祭官,通常由本地國中、國小校長或政教界人士擔任,立于大成門前陪同獻官祭祀,以示典禮隆重。糾儀官,在臺中巿各界的祭典中通常由巿政府民政局局長擔任,職責為隨時糾正禮儀進行時的謬誤。而禮樂演奏和佾舞則由臺中當?shù)氐臉逢牶椭行W生所組成。
(說明:本稿專投儒家網(wǎng),其他媒體轉(zhuǎn)載請洽儒家網(wǎng))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