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汪立夏】切問近思有收獲

        欄目:快評熱議
        發(fā)布時間:2016-10-08 17:57:21
        標簽:

        切問近思有收獲

        作者:汪立夏(華東交通大學教授)

        來源:南風窗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八月三十日乙卯

                  耶穌2016年9月30日

         

         

         

        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繞不開“集理學之大成”的宋人朱熹,也繞不開他與呂祖謙合編的《近思錄》。這本被后世視為“圣學之階梯”、“性理諸書之祖”的經(jīng)典是我一直景而仰之的,儒學大家錢穆推薦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9部經(jīng)典,《近思錄》就位列其中??蓪τ诹晳T了快餐文化的現(xiàn)時代的我們來講,啃讀像《近思錄》這樣的經(jīng)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坐得下來,又要讀得進去,還要學有所思,更需思有所獲,這就需要發(fā)乎于心底的喜歡和鍥而不舍的堅守。我把讀《近思錄》當作自己個人心性歷練的過程,一點點地讀,一滴滴地悟,不求有所獲、有所得,但求心有所安。

         

        要說這學習啊,只要用心和堅守,就一定會有所體會,這里就有個我一天學習《近思錄》時的感悟。

         

        有一天在讀《近思錄》時,我摘了兩句話,特別的受用。一句話是“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溫潤之物,若將兩塊玉來相磨,必磨不成,須是得他個粗礪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與小人處,為小人侵陵,則修省畏避,動心忍性,増益預防,如此便道理出來。”(《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元豐已未呂與叔東見二先生語》)這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就是君子如何進德,為人如何修為?《大學》倒是給我們講了正心、誠意、修身的道理,可是理是講的沒錯,可是體會不深、感覺不力,而像這句話所表達的,與其溫潤細摩,不如粗礪打磨,即如君子與小人處,也就當成進德之所資,方為真君子,給人的感覺恍如醍醐灌頂。

         

        現(xiàn)實中與小人處都得以自如,還有什么不能釋懷和接受的呢?有德之人內(nèi)修如何固然重要,但關鍵是要能適合生存于各種環(huán)境,所謂寶劍磨礪、梅花苦寒。上帝要造就一個真正的人,總要派些稀奇古怪的人來折騰你,造些莫名其妙的局來考驗你,若能把不如意、不舒坦當作生活的賜予,進修德道不是指日可待嗎?何苦整日拘泥于戚戚慘慘切切,故曰此話讓峰回路轉(zhuǎn)的我是豁然開朗、一馬平川。

         

        我摘的另外一句話是:“或謂:人莫不知和柔寬緩,然臨事則反至于暴厲。曰:‘只是志不勝氣,氣反動其心也?!保ā逗幽铣淌线z書》卷十七)這世界上,要說道理誰都懂,可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卻是屈指一算,寥寥無幾。我每每總是告誡自己,不要生氣、不能發(fā)火,還找了不少土方、偏方來療治這一性格之痼疾,偏偏是知易行難,卻原來是志不勝氣,是那心念架不住氣之奔流,倒反為氣流之所動,把個還算正常的心念攪擾的亂飛瞎竄,終歸還是沒有得道。心性乃志,守得住還是守不住,是境界層次的標志,馭住了氣,氣不散反聚,且合于心性成氣場;如若hold不住,則氣散飛竄反害心性。

         

        老祖宗們早早地都把真經(jīng)傳給我們啦,偏是我等愚昧不開竅,時不時暴厲而發(fā),原來依然是志不勝氣,說來還是難遂心性、難合心意。心本無內(nèi)外,只是真心、志氣合一,自然和柔寬緩;若然私意,志氣分離,肯定暴厲有加。讀書本不在多,久了總有合了心的,只要你不要太刻意以求合心,縱然你找不著合心的,合心也自然會找到你。讀了好幾個月的《近思錄》,沒想到今天會這么的合性順心,以至情不自禁地寫下以上文字,也是率性而為,于他人也許算不上什么,于我卻是大大地進了一步,上了臺階。

         

        所謂知微見著,窺一斑而見全豹,我這里僅僅摘錄的是《近思錄》的點滴一、二,已足以使人腦洞大開,受益良多。就這部輯錄前賢思想言論而成的語錄體普及讀物來講,朱熹“他借用周、程、張的語言建立了自己簡明精巧的理學體系”,則不能不說是他和他的合作者的匠心獨運,于編者的篇目結(jié)構中以解析四子“廣大閎博,若無津涯”的理學思想,表達朱子的理學思想體系,的確是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學術意義。

         

        據(jù)《朱子語類》吳振錄一條云:“《近思錄》逐篇綱目:一道體,二為學大要,三格物窮理,四存養(yǎng),五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六齊家之道,七出處進退辭受之義,八治國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處事之方,十一教學之道,十二改過及人心疵病,十三異端之學,十四圣賢氣象?!敝販叵逻@部經(jīng)典的篇目結(jié)構,對我們走近朱熹、走近理學不無益處,于我們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受益無窮。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