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儒家網(wǎng)儒家網(wǎng)創(chuàng)辦于西元二〇〇八年,以承續(xù)儒家文明、推動中華復興為己任,堅持儒家立場、民間身份、公益性質(zhì),以“立場明、水準高、信息新”為工作標準,重點發(fā)布當代儒家的最新思想學術成果、社會熱點評論及民間社會實踐信息,努力打通學術與社會之間的隔閡。編發(fā)《儒家郵報》(電子),主持出版儒生系列圖書,組織、支持開展各種思想文化活動。 |
?
法條雖密,難服人心
儒家網(wǎng)社評
時隔七個多月,雷洋致死一案終于等來了結果。北京市豐臺區(qū)人民檢察院認定,派出所五名警察在執(zhí)法過程中確實存在不當行為,因過度使用暴力直接引發(fā)雷洋吸入性窒息,且未對其進行及時救治,最終導致死亡。為掩蓋其不法行為,他們更在事后故意編造事實、隱瞞真相、妨礙偵查、欺騙輿論,已構成玩忽職守罪。
按照常識,普通人有以上違法行為便足以治罪,更何況是手握警察權的執(zhí)法者。但是,豐臺區(qū)檢察院在羅列了一大堆的違法事實之后,卻以執(zhí)法有據(jù)、犯罪情節(jié)輕微為由,做出了不起訴的決定。轉折突然,無法叫人信服,民眾一片嘩然。此前福建一失主因追逐小偷致其不慎摔倒死亡而被起訴,何以類似的事情輪到警察身上就叫“情節(jié)輕微”了呢?
雷洋一案造成了一個年輕人的死亡,可謂人命關天;其次,警察作為國家公職人員,代表著政府形象,理應規(guī)范執(zhí)法。不論從尊重生命還是維護政府信譽權威,此案都已屬重大事件,在廣泛關注的背景下,輕描淡寫的“犯罪情節(jié)輕微”幾個字又豈能滿足各界對社會公義的期待?
案件的焦點似乎在于嫖娼事實是否成立。雷洋在去機場接人的路上順便嫖娼,于情于理說不太通。他之所以激烈反抗抓捕,不排除是出于被誤抓的激憤。涉案警察既然事后可以編造事實、隱瞞真相,那么由他們所認定的雷洋嫖娼行為又有多少的真實性呢?很遺憾我們在豐臺檢察院的通報中沒看到對這一關鍵事實的進一步澄清。雷洋已死,不能再開口為自己辯白,但作為活著的人我們有責任弄清事實,否則不論是判誰有罪,都不足以饜服人心。
而社會對該事件關注的焦點所在,則是警察權力的規(guī)范使用,作為監(jiān)督機制的健全與有效運運轉,以及在事件公開化社會化之后,整個公共權力系統(tǒng)在程序上的透明公開,對民意民心的聽取尊重。
警察制度對于秩序的維持是必要的,但在作為自然人的個體間警察和百姓強勢弱勢落差明顯。得不到規(guī)范的強力(濫用警力的報道時有所聞)事后又無法得到嚴肅追究,則雷洋式悲劇隨時有可能降臨到每一位公民身上;每一位公民陷入危險境地的結果就是官民對立;官民對立的惡化就是楊佳事件的發(fā)生,直至社會解體。而社會和諧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也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基礎和保證。
依法治國是我們的憲法原則,但法治之法不僅指人造法,更是指自然法,自然法也即天理良心。故依法治國首先要通情達理,而不只是墨守法條。違背天理人情的法條是宰治人的惡法。建議新成立的北京市監(jiān)察委員會介入這一案件的調(diào)查,給民眾一個明明白白的司法正義。
(齊義虎 執(zhí)筆)
?
【上一篇】【楊海文】戴震對孟子性善論的重構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