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洪瑋】親近儒學,兼通百家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17-04-24 16:54:55
        標簽:


         

         

        親近儒學,兼通百家

        作者:劉洪瑋(山東省武城縣教育局)

        來源:《中國教師報》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三月廿三日丙子

                   耶穌2017年4月19日


         

        作者簡介:

         

        劉洪瑋,字道瓌,號芥齋,別署蘄照閣主人。1984年生,山東武城人。蘄照閣義學山長、主事,現(xiàn)任職于武城縣教育局。著作十余種,學宗張橫渠、王船山。沿著高端專業(yè)的思路,采用講習、授課、吟誦、創(chuàng)作等形式,會講內(nèi)容為經(jīng)學、詩文、祭祀、禮樂等傳統(tǒng)學術(shù)。曾獲2010年中華詩詞“屈原獎”詩部終選入圍“十佳”等。詩詞作品散見《詩詞報》《詩詞界》《詩詞日歷》《當代詩詞》《海岳天風集》《當代律詩鈔》《中國詩詞月刊》等。

         

        中國古代圣賢非常重視詩教功能,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采用《詩經(jīng)》作為教材教育子弟??鬃诱f:“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船山說道:“圣人以詩教蕩滌其濁心,震其暮氣,納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賢?!笔ト擞迷娊虦焓幦藗兊男撵`,激發(fā)人們的志氣,如此便可以先成為豪杰之士再向圣賢看齊。

         

        在中小學推廣詩教,應該讓學生真正認識詩。中國古典詩詞有其獨特的發(fā)展脈絡和寫作規(guī)律,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平仄、對仗、押韻等詩詞規(guī)范,讓學生親近詩詞、了解詩詞,從而體會詩詞中蘊藏的文化內(nèi)涵和傳統(tǒng)美德。

         

        詩教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會寫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產(chǎn)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儒學一直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傳承儒學有克己復禮、重振綱紀的重要作用。目前的儒學教育普遍存在過于淺顯和不夠系統(tǒng)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學校重視儒學并開設(shè)相關(guān)課程。儒學教育應該以儒家經(jīng)典為主,兼顧諸子百家,包括啟蒙教育、禮儀實踐、義理闡發(fā)等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采用講習、創(chuàng)作等多種形式,力求兼顧義理、考據(jù)、辭章等方面。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一般的學生以《三字經(jīng)》《千家詩》《千字文》《聲律啟蒙》等蒙書學習為主,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學習《正蒙》《童蒙須知》《小學》《近思錄》等書籍。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可以讓學生接觸“四書五經(jīng)”甚至“十三經(jīng)”中一些易于理解的內(nèi)容。

         

        如果說小學階段以“打牢根基”為主要目的,那么中學階段就可以向更深和更廣的方向發(fā)展。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是“四書”的重要注本,教師需要不斷鉆研、講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另一方面,教師還要讓學生廣泛閱讀各種古典文學讀本,唐詩宋詞以外,像《莊子》《楚辭》《文選》《古文觀止》等,都是適合中學階段學習的。

         

        在中小學階段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非常必要,對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然而,由于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長期“缺位”,讓教師一下子掌握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并非易事,很可能需要“邊教邊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不斷進步。學校還可以邀請文化學者開設(shè)相關(guān)講座,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互補配合,幫助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提高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責任編輯:姚遠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