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衡水學院董子講壇再次開講,張豐乾主講董仲舒政教理論的基點

        欄目:新聞快訊
        發(fā)布時間:2017-06-14 17:32:04
        標簽:

        原標題:《“良心、善心、精心:董仲舒政教理論的基點”講座在董子講壇和孔子學堂舉行》

        來源:衡水學院董子學院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五月十九日辛未

                  耶穌2017年6月13日


            

         

        董子講壇是由衡水學院董子學院、學報編輯部、團委和宣傳部聯(lián)合推出的高端學術講壇。它依托董子文化,旨在推動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董子講壇得到了國內(nèi)外眾多知名學者的關注和大力支持。

         

        孔子學堂是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創(chuàng)辦,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要目標,以弘揚、傳承孔子優(yōu)秀教育思想為宗旨的公益性社會教育基地。其宗旨是“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2016年4月29日,衡水學院孔子學堂由中國孔子基金會授牌成立,成為衡水學院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又一重要平臺。

         

         

        董子講壇的學術講座同時也是孔子學堂的公開課,在網(wǎng)上進行現(xiàn)場直播。

         

        2017年6月11日中山大學張豐乾博士蒞臨董子講壇和孔子學堂。張豐乾,哲學博士,博士論文《竹簡文子探微》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優(yōu)秀學位論文二等獎及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002年7月至今,在中山大學任教,現(xiàn)為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香港道教學院兼任教授,曾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2005)。哈佛—燕京學社2006-2007年度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經(jīng)典,已出版專著兩部:《出土文獻與文子公案》(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詩經(jīng)與先秦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編有《哲學覺解》(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莊子天下篇注疏四種》(華夏出版社,2009);另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雜文50余篇。

         

        張豐乾博士為衡水學院師生帶來一場題為《良心、善心、精心:董仲舒政教理論的基點》的學術講座,闡述了自己從心學角度對董仲舒思想進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張博士指出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南宋陸九淵和明朝王陽明將其發(fā)揚光大,而這期間的1500多年心學的傳承不可能是斷裂的,漢代大儒董仲舒的心學思想一直以來被學術界所忽略。

         

        張博士首先簡要介紹了董仲舒目不窺園、譏刺遭禍、為人廉直、修學著書,以“圣化”為最高追求的一生。接下來從不同角度分析了《春秋繁露》中對心的論述。其一,“心”與《春秋》之大義,“《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董仲舒解釋其原因是“緣民臣之心,不可一日無君,一日不可無君,而猶三年稱子者,為君心之未當立也”,從“民臣之心”和“君心”的角度解釋《春秋》之大義;其二,對《春秋繁露》《漢書·董仲舒?zhèn)鳌贰洞呵锕騻鳌贰栋谆⑼x》等文獻中的“本心、見天心、所緣之心”逐一進行解讀;其三,《春秋》“尊禮重信”是基于“良心”;其四,董仲舒引《詩》論“心”;其五,董仲舒提出的所“賤”、所恥之“心”;其六,精心達思見其指,即董仲舒認為要理解《春秋》,只有“精心達思”才能理解其真意;其七,司馬子反“出己之心”廢君命;其八,“政”與“教”的關系。

         

        最后張博士還提出了三個需要繼續(xù)思考的問題:政教思想的心理基礎何在?“心”與“性”的關系如何?董仲舒的“心學”能否成立?

         

        張豐乾博士深厚的知識積累、獨到的科研思路、嚴謹?shù)目蒲芯窀腥玖嗣恳晃宦牨?。他提出的董仲舒“心學”這一全新問題,開闊了董子學院老師們的視野,提升了老師們的認識。

         


        講座結束后,董子學院的李奎良教授、金周昌教授、白立強博士圍繞董仲舒心學與陸王心學的關系問題與張豐乾博士作了進一步的溝通交流。李奎良教授表示十分贊同張豐乾博士的觀點,他說雖然義理之學的興盛在宋明時期,但其發(fā)端應該是在兩漢。董仲舒關于心的功能已經(jīng)講得比較清晰,但對于如何培養(yǎng)善心還沒有深入的思考,他的心學在形態(tài)上還不夠完整。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