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專隆重舉辦丁酉年笄禮大會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五月廿一日癸酉
耶穌2017年6月15日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6月14日下午,典雅而莊重的笄禮大會在四川幼專東校區(qū)藝術中心隆重舉辦。共青團江油市委副書記楊蕊銥、李白紀念館館長丁穎、支部書記瞿江、江油市好時光幼兒園園長郭蜀蓉、四川幼專黨委書記閔永祥、四川幼專校長王向東、紀委書記方波、各部門負責人及師生代表近千人到場觀禮。
王向東在致辭中表示,人生中最如意、最值得重視的就是成人成才成德,十八歲不是年華,而是心境;十八歲不是粉面桃花,而是深沉的意志、宏偉的志向、熾熱的感情。他希望同學們能心懷感恩,肩負重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未來的歲月中努力做到思想獨立,人格獨立,給自己一個無悔的青春。
隨后,傳統樂器合奏《涼涼》、師生合誦《經典啟蒙》、太極功夫扇《中國功夫》、茶藝《幽蘭操》、漢舞《亂紅》、古風歌曲《繁花》等精彩節(jié)目給在場觀者帶來美好的享受。本次大會的宗主是最后的笄禮。笄禮是中華傳統女子成人禮,參禮人員主要有笄者、笄者父母、正賓、贊者等。本次的笄者是來自學前教育二系的李文君(字君載)同學。她表示,笄禮是對自己社會角色的新定位,同時自己也將深刻認識應盡的責任,積極擔當,深入踐習《禮記?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正賓是學前教育二系主任秦莉,贊者是學前教育二系教師胡瓊。本次笄禮通過“三加”、賜字、父母訓話、正賓訓話、拜孔子等儀程,很好地把傳統女子成人禮的主要儀程展示給觀禮者,讓成人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深入心田!
笄禮大會豐富了校園文化,助推了德育美育,涵養(yǎng)了品德情操;引導師生感知優(yōu)秀文化,弘揚中華禮儀教育傳統。對人內在情感的直接感染更潛移默化地實現對人的塑造,不斷提升人的境界。
本次活動由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主辦,學前教育二系、校宣傳統戰(zhàn)部、校團委、漕溪堂新蒙學探究室承辦,校學生處、信息技術中心、學前教育二系衿雅漢文化社、初等教育系養(yǎng)正蒙學社、學前教育一系朝云古風社、管理工程系歸巢社、綿陽心月狐漢文化工作室、江油漢服社等協辦。
四川幼專丁酉年笄禮大會簡介
【顧問】閔永祥王向東
【策劃】秦莉張登文
【監(jiān)制】和鳴居主漕溪堂主陳寄方園曹龍香傅千語
【監(jiān)禮】吳小禹董盼盼等
【主辦】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承辦】學前教育二系校宣傳統戰(zhàn)部校團委漕溪堂新蒙學探究室
【協辦】學生處信息技術中心學前教育二系衿雅漢文化社初等教育系養(yǎng)正蒙學社學前教育一系朝云古風社管理工程系歸巢社綿陽心月狐漢文化工作室江油漢服社
【媒體】綿陽電視臺江油電視臺
【性質】大型校園傳統文化活動(服務社區(qū)、聯動家長)
【宗旨】豐富校園文化助推德育美育展示優(yōu)秀傳統
【任務】通過笄禮(傳統女子成人禮),引導學生感知優(yōu)秀文化,弘揚中華禮儀教育傳統。
【周期】每年5月4日或稍前附注:與冠禮(傳統男子成人禮)交替舉辦。
【地點】老校區(qū)藝術中心
【笄者】在學前教育二系學生中優(yōu)選一名。
【儀程】
一、顧問致辭
王向東校長致辭。
二、傳統樂器合奏《涼涼》(羅雨婷等)
節(jié)目來自學前教育二系衿雅漢文化社。
三、歌曲《繁花》(梁迎香等)
節(jié)目來自學前教育一系朝云古風社。
四、太極功夫扇《中國功夫》(夏瑩瑩等)
節(jié)目來自管理工程系歸巢社。
五、獨舞《亂紅》(王玥竹)
節(jié)目來自綿陽心月狐漢文化工作室。
六、合誦《經典啟蒙》(陳超杰老師、周洪如、劉芷瑤等)
節(jié)目來自蒙正學堂。
七、茶藝《幽蘭操》(楊曉霞)
節(jié)目來自學前教育二系衿雅漢文化社。
八、笄禮(這里介紹從簡)
(一)參禮人員:笄者、笄者父母、正賓(秦莉主任)、贊者(和鳴居主)、贊禮(秦嘉陽)、執(zhí)事數人(衿雅漢文化社骨干成員)、樂者數人(羅雨婷等)、觀禮者(所有到場來賓與師生)。
(二)行禮過程:迎賓、開禮、一加、二加、三加、醮子、賜字(漕溪堂主)、笄者父母訓話、正賓訓話。
(三)活動準備:器物陳設(綿陽心月狐漢文化工作室、江油漢服社協助)、服飾、樂器等。
【江油李文君字辭】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
髦彥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君載母。
君載君載,咨爾君載:
周子稱道,載之以文。虛車不可,飾誠遠行。
丁酉年丙午月壬申日
【笄禮大會】觀禮感想選集
陳超杰老師:
禮樂文化是孔孟之道的標尺。禮崩必樂壞,樂壞必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必天下大亂!笄禮者,君子之道也,君子者,四川幼專之笄禮也。
豈可喜之而不感佩乎!
最后那位女老師講得很到位,我都掉淚了。其實什么禮都不及今日笄禮之內涵,它要傳遞的信息就是人要成人,成器,成材,就是自覺到責任與擔當!感恩與奉獻!這是老師,學校,社會必須盡到的義務。
謝謝您,四川幼專,謝謝您,胡老師和你的團隊!
張璟老師:
中華之魂!中華之命脈!希望中華傳統文化能真正的滲透人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自身的改變,我愿做那粒火種
感覺……如果在形式上,不是一個人的笄禮,而是多個人的笄禮,并有父母參與,不在舞臺上,而在舞臺下,加上主持人到位的解析,觀摩者就會更清楚地了解,意義是否會更不一樣,更能走入人的心靈。個人見解哈。
李海燕老師:(初中老師)
張老師說的非常好,我的感覺也是這樣。不過今天第一次參加這樣隆重的笄禮,內心還是挺震撼的。臺上華美的漢服、莊重肅穆的儀式再現了三千年多年前華夏民族對女性的尊重,對恢復了解中國是禮儀之邦以及禮對我們現代人的重要性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特別是在我們江油一學校里面對幾百名學生來說意義特別重大。很欽佩四川幼專的領導和主辦人,都是有膽識有氣魄有良知之人,讓現場幾百名觀禮者受到一次心靈的洗禮,原來我們中國人是這么的優(yōu)雅、從容、有禮有節(jié)、不卑不亢,心存感恩、以責任擔當為己任的一群人,由衷的身為中國人而自豪!確實小小的遺憾,如果是在陽光明媚的室外進行而不是在舞臺上會更真實。是不是呀?老師們。
我們現代人心都很浮躁,都靜不下來。恰好古代的禮節(jié)就是要讓人慢下來,靜下來。做一個優(yōu)雅從容之人。今天觀禮的時候重復三次一加再加三加儀式,有些學生就有一點坐不住了?,F代人真是太缺乏禮教了。
今天真正感覺“禮”對我們每個人太重要了。真可以修身,古代人才是文明之人,我們算嗎?汗顏……
禮是用外在的形式影響到一個人內在的改變。這是顛覆我以前對禮的認識。以前總認為禮是形式,只要內心真誠就可以了。但內心怎么才能夠真誠呢?有時還是需要一些外在的形式才能讓內心真正轉變。感慨頗多,分享給大家。
屈小喬老師(家長,正面管教導師):
我覺得,首先從外在的藝術來看,非常的美!把中國古代的藝術美感體現得淋漓盡致。讓孩子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笄禮的時候,如果再加一些解說那就更完美了,因為這些年傳統的禮,丟失太久,觀眾不太懂這些儀式和服裝的用意,和含義。我想這些儀式和服裝一定有非常深厚的含義。
二來從活動的價值意義來看,大學里面的孩子都是將來國家的老師,她們的身上負有重大的責任——教育我們中華民族的下一代,她們的認知,決定了我們民族的未來,所以教育好這一群孩子意義深遠!活動的組織者真所謂用心良苦!
通過這個活動我自己呢更加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成人儀式之美!之莊重!更能引發(fā)我們的自尊自愛!引發(fā)我對古人,我們祖先的敬佩,我們真的應該復蘇這些文華!意義深遠!
陳慶華老師(家長):
今天非常有幸能在四川幼專看到笄禮,雖然對這一禮開始不懂,通過展示解說我直觀的感受到禮在生活中就是恭,敬,儀。
作為現代人離傳統禮儀雖有些遠,但用這種演義示范很容易接受讓我這些俗人也能停下來細細回味其中
優(yōu)秀傳統文化每個人都需要,只是少了引路人,這次學校的活動很有意義,強烈支持!
【對笄者人數的回應】
由于比較忙,現在才看曹老師轉發(fā)給我的老師們的感受。非常感謝大家的真誠表達!這里對張璟老師笄者人數的看法稍作回應:從一開始籌劃,我就設定,我們學校笄禮大會中的笄者每年只能是一位。有幾個考慮:一是優(yōu)中選優(yōu),笄者要在當年具有典范作用。二是要讓想成為下一年笄者的同學明白,必須要勤奮努力,因爲笄者的選定要經過系主任的審查。三是在展示時,觀禮者聚焦一處,效果更好。四是雖然笄者每年只有一位,但,所有適齡的同學都可以在觀禮中得到笄者的感受。當然,我目前的想法是這樣,但,以后,隨著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整體提升,增加笄者也不是不可能。但,我個人還是堅持每年的笄者只能是一位。
曹龍香老師:我贊同俊俊老師的做法!昨天有兩位女同學看到我們小朋友會上臺,就羨慕說我們都還沒有上過這個舞臺呢。好機會不可以輕易獲得的。
今天參加了在老校區(qū)舉辦的笄禮大會,第一次坐上校車,感覺特別好。雖然去的人不多,可都是志同道合的同窗,自然也不悶。事先知道笄者是李文君,我與她也有過接觸。十分好學,性格也很善良,也非常熱愛咱們的中華文化,因此也沒有生疏的感覺。去到那里,我原本以為沒有我們的位置,就找了個角落坐了下來,反正有得觀禮就可以了。沒有想到又給我們安排了第一排的位置,于是非常感激并且坐到前邊去。看到臺上忙碌的同袍們,仿佛置身漢唐。心馳神往時,時間也過去了。節(jié)目很豐富,有器樂,有武術,有吟誦……具體的大家可以關注咱們川幼的各種渠道的推送,再不作敘述。
先不說笄禮吧,說說其他的一些事。十年前,快餐歌曲,mp3,牛仔褲于T恤是最流行的搭配。那時沒有詩詞大會,沒有漢字英雄,我們丟了魂似地跑著,以至于我們忘了為什麼而奔走。而到了今天,我們可以穿上咱們民族自己的衣服,走在大街上不會再有人向我們投來異樣的眼光,不會有人說我們穿的是戲服。這是改變。可是我們不能只變卻一個外表衣飾的樣子。我們穿著這一身衣服,不能不明白它承載的重量,我們嘴上說著,而真正壓著的,是我們的肩膀。
很多同袍沒有辦法或者不想跟詢問他們的人解釋,為什麼我們要穿這一身衣服,為什麼……因為這不是解釋就可以說得清楚的。你要詢問,要求知,別人給你說,告訴了你,解了一時的狐疑,卻永遠不如自己去真正的了解來得穩(wěn)當。
那麼回到這次的笄禮大會上來,這就是一次向同學們展示的機會。咱們的禮儀、服飾,哪一樣不是美好而優(yōu)雅的?我們不是樣樣不如人,樣樣都學人的。我們有自己的好的東西卻拋棄不用反而去生拉硬拽將別人的拿過來。我相信同學們在參加了這一次的笄禮大會之后,會對我們的傳統文化在除開美麗的漢服之外有一層更真更新的認識,這樣,也算是稍慰為之勞累的同袍們的心意,更是為咱們傳統文化的復興添上了一磚片瓦,信可樂也。君載(李文君)今天亦可謂奪目,今后還會代表學校參加綿州詩詞會,那時又會是怎樣的文采神飛,且靜盼。
共和國六十八年丁酉夏
學前教育二系和鳴居主
初等教育系漕溪堂主
【外來嘉賓】
共青團江油市委副書記楊蕊銥
江油市好時光愛心幼兒園園長郭蜀蓉
李白紀念館館長丁穎
李白紀念館支部書記瞿江
李白紀念館研教部主任李楊
蒙正學堂堂主曹龍香
責任編輯: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