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承心的路上:安徽師范大學德雅書苑赴合肥傳統(tǒng)文化習承隊啟動儀式
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fā)布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初八日己丑
耶穌2017年7月1日
儒家網 訊 6月27日,安徽師范大學德雅書苑赴合肥華夏茶書院傳統(tǒng)文化習承團隊第一期隊員全員抵達合肥華夏茶書院,為為期1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拉開了序幕。在茶書院門口定格的隊員與茶書院院長程龍偉,副院長張元青的合照,標志著社會實踐的正式開始。
踏風尋匠心,藝道育德雅
歷時一個半月,涵蓋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等四個學院的同學,經過前期籌備、隊員選拔、團隊申請匯報,策劃撰寫與修改等,承接2016年社會實踐的良好基礎,2017年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以“尋匠·承心”為主題,再次來到華夏茶書院,開啟我們的學習與傳承之路。
食宿交接:安全實踐有保障
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精神,除了前期安全承諾書的簽署以及保險的購買,本次啟動儀式上首先雙方就實踐期間的食宿安全問題達成一致,保障實踐期間隊員的人身安全,為接下來的社會實踐正常進行提供保障。在茶書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安排好住宿,與茶書院諸位修學者同住,既能讓我們接近優(yōu)秀的人,學到更多知識,為后期服務實踐打基礎,同時也鍛煉了我們與人相處的能力。
課程安排:藝道學習有條理
為了有效的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合肥華夏茶書院的負責人崔燦制定了詳細的志愿者書院學習時間表,從早讀到晚上的茶敘分享交流,從基本藝道的學習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深入感受,橫向拓展隊員視野,縱向傳承中華文化,雙向互動,學習與交流并進,更有利于隊員學習與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服務準備:傳承文化有保障
本次社會實踐啟動儀式的“重頭戲”就是最終的馬郢村服務實踐活動,為了積極的響應“馬郢計劃”,做好服務工作,我們必須努力“充電”?!榜R郢計劃”可分為三個子計劃,分別是“助學,助農,助村”,本次我們重點參與其中的助學計劃。作為志愿者的我們,一言一語,一舉一動,所做的點點滴滴都會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因此,修身正心就顯得至關重要。而我們啟動儀式確定的前兩項內容就是為正心和修身做準備的,學習傳統(tǒng)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遇到的修養(yǎng),正隊員之心;日常灑掃體驗,人際交往應對則是修身。給自己“充滿電”,才能更好地為他人“充電”。期待通過本次社會實踐,通過我們隊員們的努力,可以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貢獻一份力量,可以給兒童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責任編輯:姚遠
【上一篇】【吳亞波】讀經孩子的出路是什么?——國學教育問答(四)
【下一篇】【卞若南】絕知此事要躬行:灑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