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原道》第一輯目錄

        欄目:《原道》第1輯
        發(fā)布時間:2019-02-25 10:24:47
        標簽:原道


         


        《原道》第一輯,陳明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版。



        ◆開卷語


        ◆專 稿

        同人整理:李澤厚答問
        龐 樸:文明與沖突
        葉秀山:談“哲學”的“用處”

        ◆思 想 編

        陳 明:中體西用:啟蒙與救亡之外——中國文化在近代的展現(上)
        辛 巖:無本者竭有本者昌――湘軍、太平軍與文化傳統(tǒng)
        靳大成:甲戌隨想錄
        許 明:難以承受的可為——一個人文知識分子的精神自審
        王樹人:文化的危機、融合與重建
        馬西沙:孔老的社會關懷
        王邦雄:論語與老子的生命智慧
        牟鐘鑒:談談“讀經”
        李澤厚:再談“實用理性”

        ◆研 究 編

        鄭家棟:當代新儒家的道統(tǒng)論
        余敦康:歐陽修的《易童子問》
        郭 沂:老莊孔孟哲學的底蘊及貫通
        曾昭旭:論儒道之互為體用
        王 青:武帝的用人政策及對兩漢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
        陳 明:儒學與漢代吏治
        劉軍寧:論惡與人性
        李學勤:談“信古、疑古、釋古”

        ◆評 論 編

        韓德民:傳統(tǒng)文化的危機與二十世紀反文化思潮
        傅 謹:邊緣焦慮·國家主義思潮·意識形態(tài)話語——近代中西文化比較的反思
        陳曉明:分化的時代:眾聲喧嘩與獨領風騷
        澄 之:政治與經濟:以文化為旗幟——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述評


        《原道》開卷語


        士尚志,志于道。
        今天的道是什么?

        享廷頓說,未來的世紀,西方文明將受到以中國為代表的儒教文明的挑戰(zhàn)。如果正大踏步向二十一世紀邁進的中國其文化確確實實是一個性格獨具結構完整的系統(tǒng),那么,它那五千年來一以貫之而至今仍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或價值拱心石,究竟是什么?或者說:應該是什么?

        《原道》正是要向人們提出這個問題,把我們的思考和理解表達出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需要人們對此有所思考和理解的,因為中國最大的特色就在文化。

        五四以來,西方文化成為我們觀照自身的參照系。如果在認知科學領域這乃是必然的,那么在人文學科領域,這種必然性就并非確定無疑而需有所保留了。況且,西方學界自身到今天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所以,《原道》在學術史層面也有所追求,即喚醒學人的學術范型意識,對自己習焉不察的思維方式和話語系統(tǒng)進行反思。面對問題本身,解決真正的問題,知識之樹才會有生命的新綠。

        九十年代,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日趨走上進正軌,時代對文化的需求也變得日漸明朗迫切。知識分子在此基礎上重新萌生的對文化問題的關注,較諸八十年代思想解放之初的熱情浪漫自應是冷靜深刻許多。歷史需要切實的建設和創(chuàng)造,作為通向未來的階梯。

        賀麟先生很久以前即曾指出,若把民族復興問題單純看成一個經濟問題,不惟忽略了事實,也忽略了復興的根本要義。我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與千百萬中國人的努力匯聚一起,推動中華民族的騰飛和中華文化的復興。

        我們相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