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劉根勤】人生最大的悲哀是雞同鴨講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23:34:45
        標(biāo)簽:雞同鴨講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雞同鴨講

        作者:劉根勤

        來源:“劉根勤”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正月二十日丙戌

                  耶穌2020年2月13日

         

        佛家有“七苦”之說,其中一樣是“怨憎會”,看不順眼的人遇到了,心里添堵。中國人怎么說?這是“冤家路窄”。

         

        還有相反的一句,“好人多相遇”。

         

        其實這都很自然,喜歡與不喜歡的人,遇到的頻率未必很高,但那種不爽與爽,會讓你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記,所以大家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好人壞人都容易遇到。

         

        所謂“人生何處不相逢”。

         

        不管是圣賢還是普通人,喜歡的與不喜歡的人,都不會很多。大多數(shù)人,介于喜歡與不喜歡之間,隨著時間與關(guān)系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

         

        有這樣一種情形普遍存在,不順眼的少,聊不來的多。

         

        所以有人說,讀書難,會聊天更難。

         

        用80年代的語言說,這叫沒有共同語言。

         

        廣東人最形象,這叫雞同鴨講。

         


         

        跨物種的交流,難度可想而知。

         

        要我說,人與人的差別,比人與動物之間的差別還大。

         

        說的玄乎一點,人與自己,很多時候都難以溝通。

         

        就說這次日本援華。

         

        隨著一大票醫(yī)療物資的抵達(dá),伴隨的還有一波古典文學(xué)風(fēng)的操作,爆款了。

         

        “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jié)來緣”,這是鑒真和尚堅定的身姿,還有大唐文化的璀璨,以及日本人仰慕的眼神。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是周室鼎革時秦人勤王的勇敢無畏。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這是大唐“七絕圣手”王昌齡的深情。

         

        按說濃郁的愛心,美妙的詩文,應(yīng)該讓人如坐春風(fēng),如沐春雨,讓人想起中日本來就是一衣帶水的東亞儒家文化圈。更何況,經(jīng)歷了無數(shù)詩詞綜藝以及其他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民眾的文化積累早應(yīng)該今非昔比了。

         

        我們有理由預(yù)期,會掀起一大波新的文化交流熱潮。

         

        但現(xiàn)實卻非如此,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朋友圈里先是一波小小的贊美,還沒發(fā)酵,另一波大風(fēng)刮起,不是比慘,而是比俗。

         

        我們習(xí)慣的還是: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武漢不哭,武漢雄起。

         

         

         

        還有這些:

         

        全面推進、統(tǒng)籌兼顧、

         

        綜合治理、切實抓好、

         

        扎實推進、加快發(fā)展、

         

        持續(xù)增收、積極穩(wěn)妥、

         

        從嚴(yán)控制、嚴(yán)格執(zhí)行、

         

        堅決制止、明確職責(zé)、

         

        堅定不移、牢牢把握、

         

        積極爭取、深入開展、

         

        注重強化、規(guī)范改進、

         

        積極發(fā)展、明顯提高、

         

        不斷加強、大幅提高、

         

        顯著改善、日趨完善、

         

        比較充分………………

         

         

        熟悉吧?厲害吧?崇拜吧?

         

        一百年來,我們從報紙上與教科書上看的最多的言語,就是通俗易懂,明白如話,接地氣。

         

        深圳的許石林大師說了,過去的人,說話分幾種等級:比如官方語言,叫府談。市井小民的說話,叫街談——以前南方都市報有個欄目就叫“街談”,我寫過一些評論,被朋友叫停了。還有鄉(xiāng)村的談話,叫鄉(xiāng)談。

         

        越往下粗口越多,類似我們家德綱的屎尿屁三件套。我們鄉(xiāng)下把粗口說成“侉談”,其實是以偏概全。

         

        一個普遍經(jīng)驗是,遇上有身份有修養(yǎng)的人,可以引經(jīng)據(jù)典,也可以插科打諢,如同禪師說的,上等人,笑罵由人。但對底層人民,就要注意了。

         

        他們習(xí)慣這些話:

         

        有錢了不起嗎?你再捐一個試試?

         

        你不就多認(rèn)識幾個字嗎?

         

        你不是讀書人嗎,怎么也滿口粗話呢?

         

        不想說話。

         

         

         

        偏偏還有俄國人出來演好人,丟下一大摞物資,啥話沒說就走了。

         

        據(jù)說這就是傳說中的“質(zhì)直”。

         

        當(dāng)真不知道,俄國對中國的損害,絕對抵得上其他國家總和?

         

         

         

        無知是最大的罪惡,比無知最大的罪惡是,虛假與邪惡的知識。

         

        這時武漢官媒《長江日報》居然來了一篇《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可恥的》。

         

        為了黑日本,這以怨報德睜著眼睛說瞎話也是沒誰了。

         

        《長江日報》的評論版很有名,但我的朋友蘇少說了,“時評家”并不是一個高水準(zhǔn)的詞匯。一到風(fēng)口,農(nóng)村到處是慷慨激昂的時評家,一般也就高小水平。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希特勒的杰作,人類歷史上的超級罪惡,也是人類之恥。有人說了,最大的羞恥,就是與希特勒同為人類。還有人說了,希特勒成功了,他讓無數(shù)人喪失了作為人的尊嚴(yán)與快樂。

         

        奧斯維辛之后,寫詩是可恥的。這話類似于一種箴言,并不是寫實。勒龐還寫了《烏合之眾》,但我們同樣要相信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評論作者的意思,災(zāi)難之后,日本人不應(yīng)該賣弄文采。

         

        日本人或許是在賣弄,但是問題來了,這次肺炎,算是天災(zāi),奧斯維辛純屬人禍。你用這標(biāo)題,居心何在?

         

        這次日本曬詩詞事件,加深了我對交流行為的困難的認(rèn)識。

         

        以前好朋友舒浩在的時候,曾對我說過,克里希納莫提對任何人都只用一種話術(shù),而釋迦牟尼對每一個人都使用適合那個人的話術(shù)。我莫測高深不明就里,我問他,那誰的水平更高呢?他覺得我問得很無聊,他說,當(dāng)然是佛祖了,誰能跟他比呢?

         

        現(xiàn)在想起來,佛祖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所謂佛渡有緣之人。

         

         

         

        無緣對面不相識。

         

        好語言勸不醒蠢牛木馬。

         

        剝奪愚人的愚昧權(quán)是不道德的。

         

        我用一年學(xué)會說話,用三十年學(xué)會閉嘴。

         

        《封神演義》不算經(jīng)典,但認(rèn)真讀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金句,比如金雞嶺總兵孔宣,傳說中的“準(zhǔn)圣”修為,他說:我不遇知音,不發(fā)言語。

         

         

         

        對無緣之人,最好的關(guān)系,就是不發(fā)生任何關(guān)系。

         

        遠(yuǎn)離,或者,無言以對。

         

        要是有人覺得我話癆,那是說明我對你們是真愛。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