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自《論語》的對聯(lián)
作者:楊順儀、肖東洋(江西省崇義中學)
來源:改編自《語言文字報》2023年7月26日文章《那些出自〈論語〉的對聯(lián)》
作者說
通讀《論語》,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警句,如“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工于語詞,前后成對。還有一些出自《論語》的名聯(lián),因其“文化含量”之高讓人玩賞不已。
一
一是基于《論語》,或遴選文句、集句成聯(lián),或整合人物、擬成對聯(lián)。如:
朝聞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此為清代翁同龢自挽聯(lián)。上聯(lián)語出《論語·里仁》,意思是:早上知曉了道理,當晚死去也可以。下聯(lián)語出《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对姟吩疲骸皯?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倍穸?,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從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的身體不會再受到損傷了。上下整合成聯(lián),顯示出作者對《論語》通曉熟悉,能把散布于其中關聯(lián)不大的兩句湊成對聯(lián),使之發(fā)生聯(lián)系,生發(fā)別樣美感,彰顯了高超的集句成聯(lián)藝術。
君子笑而喜顏回;小人忍則寬子路。
上下聯(lián)把《論語》出現(xiàn)最多的“君子”“小人”,以及孔子兩大弟子顏回、子路整合入聯(lián)成對。顏回,即顏淵,不遷怒不貳過,是孔子得意弟子;子路,即仲由,又叫季路。解讀對聯(lián)時,要將二人名字拆字入聯(lián):“喜顏回”即喜笑顏開而回,上聯(lián)的意思就是君子一笑就喜笑顏開而回;“寬子路”即放寬心量給你讓路,下聯(lián)的意思就是小人一忍就放寬心量給你讓路。此聯(lián)讀起來時,又讓人自然想到顏回、子路二人,讀出其中潛藏的那層因見顏回為之喜、因遇子路為之寬的意味,頗為有趣。還有一聯(lián)“昨夜敲棋尋子路;今朝對鏡見顏回”也取用顏回、子路二人名姓,理解時也要拆字另讀。
二
二是一聯(lián)關乎《論語》,一聯(lián)說其他典籍,上下成聯(lián),開人眼界。如:
半部《論語》治天下,嘆仲尼,高山仰止;
整本《孟子》論禮仁,思子輿,亞圣儒學。
上聯(lián)概說《論語》的政治功能,半部就能治天下,若用全部,則成唐虞圣世,后半基于前文,贊嘆仲尼獨創(chuàng)儒學的高尚品德;下聯(lián)廓人視野,由《論語》轉向《孟子》,承上聯(lián)高度概括《孟子》一書的精髓,孟子洋洋灑灑,與人縱說,無非禮仁二字,后則引人思考孟子的歷史功績:繼承儒學,使之大行于世。上下二聯(lián)把二書的價值和二人的歷史地位、歷史名望高度概寫出來,形成對比,鮮明突出,簡潔凝練,意深語工。
東魯春風吾與點;南華秋水我知魚。
上聯(lián)內容見于《論語·先進》之《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篇,孔子要弟子們談談各人的志向,最后曾晳即曾點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笨鬃印班叭粐@曰”:“吾與點也!”上聯(lián)基于此濃縮概括,凝練成聯(lián),借孔子之語傳春風化雨、人才輩出的教育自得之樂,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意。
下聯(lián)則轉述《莊子·秋水》篇?!肚f子》又稱《南華經(jīng)》,莊子又曾隱居曹州南華山,自號南華,因此以“南華”說《莊子》?!拔抑~”,見于《秋水》篇。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自言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下聯(lián)即由此而來,上下成聯(lián),借莊子之情傳識人知人之獨得之樂,自信自為自在躍然紙上,引人達至物我一體的超我境界?!拔崤c點”和“我知魚”,把識才與識人、贊賞與自得結合在一起,彰顯儒道二家既各自獨特又相互融合的風貌。
責任編輯:近復
【上一篇】【劉續(xù)兵】釋奠禮:“國廟”里的“國之大典”
【下一篇】【吳鉤】只有明王朝才追求“朝貢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