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門人黃榦
來源:“福建文化記憶”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四月廿一日壬辰
耶穌2024年5月28日
朱子門人弟子眾多,目前已知的有將近五百人。如果給這么多弟子舉辦一個“朱子后援會會長PK賽”,黃榦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會長人選。他不但是朱子的乘龍快婿,更是朱子臨終托付家人和書稿的學生。
黃榦,字季直,一字直卿,號勉齋,福州閩縣人。少時曾游學于閩縣學者李深卿、林之奇門下,學習詩賦與古文。淳熙二年(1175),其兄黃東到吉州任職,黃榦隨行,因而結(jié)識廬陵名士劉清之,遂向他問學。劉清之對黃榦十分欣賞,對他說“子乃遠器,時學非所以處子也”,便將他推薦給朱子。
(圖為情景演繹)
黃榦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踏入師門之后,立刻一頭扎進理學的海洋中,整日整夜書不離手。黃榦的踏實篤學讓朱子對其贊賞不已。朱子經(jīng)常向別人推薦黃榦,說此人立志堅定、思考勤奮,應(yīng)與其多多相處。
通宵達旦的勤學苦讀,使黃榦的理學素養(yǎng)更加深厚。他協(xié)助朱子撰寫禮書中的《喪禮》《祭禮》,被朱子夸贊寫得非??b密、有條理。
臨終之時,朱子把禮書的草稿全部托付給黃榦,讓他補輯完成,又請其幫忙教導子孫。
朱子去世后,黃榦持心喪三年,對于朱子的囑托不敢有絲毫怠慢,夜以繼日地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禮書的編纂中,終于在嘉定十三年完成《儀禮經(jīng)傳通解續(xù)》十五卷,也就是《儀禮經(jīng)傳通解》中的喪禮部分。此外,黃榦繼承了朱子的文本建設(shè)工作,撰寫了《論語注義問答通釋》《孝經(jīng)本旨》等書,并整理朱子的文本、語錄,梳理朱子思想,為朱子學的普及做出了很大貢獻。元代知名學者袁桷就曾說,寶慶、紹定年間,因為黃榦在,朱子門人都不敢隨意抄錄朱子的學說。
除了上述貢獻外,黃榦還撰著《圣賢道統(tǒng)傳授總敘說》,論定了朱子的道統(tǒng)地位,將朱子學理論落實到生活實踐中,并與門人弟子一起推動了朱子學的全國傳播。
黃榦衛(wèi)道的努力與成果,讓其他的朱子學者也為之折服。真德秀就將黃榦與朱子的關(guān)系比喻為顏回、曾參與孔子的關(guān)系。清代學者全祖望也稱贊他“足以光其師傳,為有體有用之儒者”。由此可見黃榦在闡揚朱子學方面的貢獻之大。
責任編輯:近復
【下一篇】石庵書院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