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趙萬林 張艷艷 寇黎薇 陳白云】歷代御史碑刻之六 四次被任命為御史的顏真卿:人如其字,剛正威武有氣節(jié)

        欄目:往圣先賢
        發(fā)布時間:2025-01-03 10:38:53
        標簽:

        歷代御史碑刻之六 四次被任命為御史的顏真卿:人如其字,剛正威武有氣節(jié)

        作者:趙萬林 張艷艷 寇黎薇 陳白云(河南省洛陽市紀委監(jiān)委 趙萬林 張艷艷 寇黎薇 湖北省公安縣紀委監(jiān)委 陳白云)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時間:西歷2018年5月25日

         

         

         

        顏真卿像

         

        顏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祖籍山東臨沂,為瑯琊顏氏后裔,家學淵博精深,五世祖顏之推著有著名的《顏氏家訓》。

         

        顏真卿三歲時喪父,由其母殷氏撫養(yǎng)長大。他少時即非常喜歡讀書練字,因為家中沒錢買筆墨紙硯,就用刷子醮著黃泥水在墻上日夜苦練。

         

        后來,顏真卿拜“草圣”張旭為師。經(jīng)過數(shù)十年錘煉與潛心鉆研,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家。他創(chuàng)造了形神兼?zhèn)?、雄偉剛勁、大氣磅礴的“顏體”,與柳公權并稱“顏筋柳骨”。

         

        顏真卿的楷書樸拙雄渾、雍容大度,《顏勤禮碑》一直是后世臨習的范本,一度有“學書當學顏”的說法。他的行書遒勁郁勃、氣度恢宏,具有盛唐風度,代表作《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蘇軾曾云:“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畫至于吳道子,書至于顏魯公(顏真卿曾受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span>

         

        “文武雙全,橫掃燕趙建奇功;人如其字,剛正威武有氣節(jié)?!痹谔剖分?,顏真卿出名的不僅是書法,還有剛烈忠直的氣節(jié)。開元間,顏真卿以進士甲科及第。他為官清正廉潔有政聲,曾四次被任命為御史。

         

        顏真卿于746-749年間,兩任監(jiān)察御史,奉命巡查河東、隴州。天寶八年(749年)、天寶九年(750年),又兩任殿中侍御史。不久,因得罪楊國忠被調(diào)離出京,降為平原郡太守。

         

        在平原郡任上,顏真卿“廢苛政,黜奸小,除奸詭,進忠良”,百姓安居樂業(yè)、道途不驚。為此,他的好友高適寫下了《奉寄平原顏太守》“皇皇平原守,駟馬出關東。銀印垂腰下,天書在篋中。自承到官后,高枕揚清風。豪富已低首,逋逃還力農(nóng)”,表達了對顏真卿造福一方百姓的贊賞之情。

         

        然而,平原郡屬安祿山管轄。對安祿山的野心,深明大義的顏真卿早有防范。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反叛,顏真卿挺身而出舉義討賊,勇猛斬敵首萬級,生擒一千余。唐玄宗聽聞后,感慨萬千地說:“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

         

        因立下赫赫戰(zhàn)功,五十四歲的顏真卿被召回京城,拜戶部侍郎,次年改吏部侍郎,后又轉(zhuǎn)為尚書右丞。廣德二年(764年),顏真卿被晉封為魯郡公,“顏魯公”之名由此而來。

         

        顏真卿留下的詩文不多,卻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秳駥W》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守政帖》

         

        他還曾在被貶之地,給子孫寫下《守政帖》:“政可守,不可不守……當須謂吾之寸心,不可不守也?!边@篇從政家訓言簡意賅、用詞懇切,告誡子孫無論身處何境,都須以國事為重,堅守為官之道,保持剛正不阿品格,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顏家廟碑》,現(xiàn)存于西安碑林

         

         

         

        《顏家廟碑》碑文拓片

         

        《顏家廟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jiān)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廟碑銘并序》,是顏真卿七十二歲時為其父親顏惟貞鐫立,撰文并書。該碑通篇剛勁嚴整,雄偉挺拔,為顏書中最莊重者。明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稿》中評論此碑說:“風稜秀出,精彩注射,勁節(jié)直氣隱隱筆畫間?!鼻宕鷮W人孫承澤評價此碑:“魯公忠孝植于天性,殫竭精力以書此碑,而奇峭端嚴,一生耿耿大節(jié),已若顯質(zhì)之先人矣?!?/span>

         

        《顏家廟碑》字里行間敘述著顏氏家族的“德行、書翰、文章、學識”。顏真卿贊揚其父顏惟貞繼承了顏氏家風——“紛綸盛美,遂舉集于君 ”,同時也勉勵自己和后世子孫將顏氏家教、家風、家學融匯一體,發(fā)揚光大——“幸承遺訓,叨受國恩,既荷無疆之休,敢揚不朽之烈”。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顏真卿不僅在書學史上樹立了一座巍峨豐碑,其高尚人品和報國為民的一生也為后世景仰。其人其書,皆為典范。

         

        責任編輯:近復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