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禮樂文化研習班招生 彭林教授教學禮
作者: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
來源:騰訊儒學頻道
時間:2014年6月27日
禮樂是中華文化之心。中華文化的復興必有待于禮樂文化的復興。清華大學中國禮學研究中心與嘉禮堂素以復興中華禮樂文化為職志,故于壬辰年(2012)與癸巳年(2013)舉辦兩屆禮樂文化研習班,并擬每年一屆,以普及并重建中華禮樂文化生活。
第三屆全國禮樂文化研習班招生簡章
彭林老師
課程時間
第三屆禮樂文化研習班將于2014年8月8日開課,13日結課,為期6天,核心課時約36小時。課程采用集中授課制,講解、研習并重,并在開課、結課時,舉行傳統(tǒng)釋菜禮、相揖禮。
課程內容
本屆研習班課程主要內容為日常禮儀,主要包括概論、個人儀容、家庭禮儀、校園禮儀、社交禮儀(賓主禮儀)、餐飲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傳統(tǒng)蒙學禮儀文獻以及明治時代禮儀教育等內容。
建議報名參訓者提前認真研讀《中華傳統(tǒng)禮儀概要》、《彭林說禮》,以便熟悉課程內容,提高聽課效率。
課程形式
課程形式包括誦經(每日早晨)、聽講(上、下午)、踐習(全天)、試講討論(晚上)等。
誦經、講習,將學員分為若干小組,由清華大學禮學中心研究生與中華禮樂講師團老師擔任輔導員。誦經、踐習、討論由輔導員組織完成。
課程后半段,分組進行課程試講,并由主講教師在場點評。
最后一天上午召開禮樂文化教育研討會,為禮儀在中小學的落實和普及尋求合適的教材與方案。
課程表
教材及輔助材料
教材:《少年兒童禮儀》
推薦閱讀:《中華傳統(tǒng)禮儀概要》、《彭林說禮》
主講教師
彭林: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禮學家
楊柳:清華大學歷史系中國禮學研究中心博士后
張德付:清華大學歷史系中國禮學研究中心博士生
陳士銀:清華大學歷史系中國禮學研究中心博士生
王自超:清華大學歷史系中國禮學研究中心特邀講師
李國鵬:清華大學歷史系中國禮學研究中心特邀講師
張之鋒: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副教授
時間、地點
本次研習班將于8月8日上午于江蘇省宿遷市沭陽如東實驗學校舉行傳統(tǒng)釋菜禮作為開學禮,并在該校進行為期6天的學習,8月13日下午結業(yè)。
招生對象
本次研習班招生對象為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禮樂文化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立志弘揚和復興禮樂文化的有識之士。招生人數(shù)為100人。
報名方式
申請者可通過發(fā)送郵件至chineseritual@163.com索取報名表,詳細填寫報名表與簡歷后發(fā)至該郵箱。
報名截止時間:2014年7月25日24:00
報名者將于遞交資料起兩周內收到正式郵件通知是否錄取。
課程費用
會務資料費:600元
本研習班以公益為目的,為確認學員的真實報名志愿,不浪費寶貴的學習資源,全部課程只象征性收取費用人民幣600元。此外不另收取任何費用。
食宿場地費:全額免除
為減少學員經濟負擔,實行餐飲、住宿、場地費全額免除制。
交通車旅費:學員自理
由于本課程具有游學特征,學員需自行支付往返車旅費。
優(yōu)秀學員獎勵
為進一步緩解部分學員的經濟壓力,不錯失真心向學的報名者,在課程結束后,主辦方代表和授課教師將評選出三名優(yōu)秀學員。優(yōu)秀學員將獲得:a、全額返還學雜費,以及享受交通費用補貼;b、優(yōu)秀學員證書;c、可能獲得在清華大學禮學研究中心實習的機會。
責任編輯:李泗榕
【上一篇】【薛超】一攤由腦補濺起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