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薛超作者簡介:薛超,男,西歷一九八四年生于重慶,陜西韓城人,法學學士。現(xiàn)居重慶。 |
一攤由腦補濺起的口水
作者:薛超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網(wǎng)
時間:2014年7月1日
時下流行“腦補”一詞,用以形容在腦內對某些實際不存在的事物情節(jié)的幻想。雖說是個不嚴謹?shù)牟皝碓~匯,卻是對如今某類現(xiàn)象恰如其分的形容:針對傳統(tǒng)文化復歸的論戰(zhàn)——尤其是有了官方參與或主導的背景。
前不久由江蘇師范大學舉辦的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就是一件典型事例。在典禮上,該校師生穿戴了漢服形制的衣冠,儀式流程既有參照古代禮制基礎,也加添加了部分現(xiàn)實創(chuàng)新。這樣一臺富有自身特色的典禮——已經(jīng)是該校連續(xù)第三年舉辦了,并且有了教育部、當?shù)卣徒逃龔d官員的出席參加——是再普通尋常不過的學術活動了。之所以在公眾輿論引發(fā)各種熱議甚至演變成激辯,無外乎觸碰了當下兩大“可以有”:譏酸傳統(tǒng)文化可以有,戳擊政府部門可以有。
譏酸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格式,無外乎就是表示“盲目跟風”、“不合時宜”的陳詞舊調,最終發(fā)展成“封建專制倒退”的驚詫恐慌。該觀點的力挺者,難道不是腦補過度?當下的中國,自然既不是五帝三代,也不是漢唐宋明,更不是古希羅馬,有著屬于自己鮮明的時代特點,與過去全盤等同無法,于他域照搬沿襲不能,標準如何界定,潮流怎么趨向,都離不開當下國人身體力行的貫徹。既然實際不存在,那么前面的東拉西扯,除了白白耗盡人腦蛋白,還能做甚?
而戳擊政府部門“做秀”、“演給外人看”的說法,更是有無差別攻擊的站隊嫌疑。的確,政府行為需要加大監(jiān)管督促力度,大學需要獨立自主去行政化,這些現(xiàn)象必須要被改變——在當下不僅老百姓在積極參與進程,連政府部門自己也從程序上和行為上加以改進完善——但若是把批評建議權演變?yōu)槔硭斎坏摹胺旯俨⒎础?,是不是也是在知錯犯錯?批評他人時頭頭是道,輪到自己言行時就原形畢露了。如果官與民之間只有你來我往的斗爭感,那就真了成為某些人所驚恐的“倒退”了。
一個國家和民族對待傳統(tǒng)文化,是敬重并加以傳承,還是詆毀并拳打腳踢,還是冷漠而不聞不問?當下中國,無論從官方還是民間,在實踐中的選擇都是一致的。多年不輟的儒家復興,剛迎來十周年歷程的漢服運動,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最新論述,各級政府部門在弘揚傳承中的指導思想與參與力度……都落實著實實在在的行動。固然,由于近百年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長久隔膜,肯定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和短板,但問題和短板,不正是在實踐中才得以暴露的?不正是在之后的總結中去糾正的?如果只是玩玩筆桿打打嘴仗的光說不練,那可真是“空談誤國”的“假把式”了。
與其由腦補濺起一灘口水,不如聽聽作為當事人的江蘇師范大學任平校長在典禮上的致辭,或許還有點實質意義上的感悟呢——
“一愿傳中華千古之德,成志向品行之美;二愿傳著述立說之志,成為學為業(yè)之真;三愿傳修身立世之道,成人格心性之善?!?/span>
成真,成善,成美;立言,立功,立德。何嘗不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之至?
責任編輯:李泗榕
【上一篇】【張良】鄉(xiāng)村公共性解體與基督教文化發(fā)展
【下一篇】第三屆全國禮樂文化研習班招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