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文禮書院“中西文化根源及其會通”講學隆重開啟

        欄目:民間儒行
        發(fā)布時間:2016-06-13 17:23:53
        標簽:

          

         

         

        文禮書院“中西文化根源及其會通”講學隆重開啟

        來源:文禮書院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五月初八日乙丑

                   耶穌2016年6月12日

         

         

         

        孔元2567年,歲在丙申,仲夏之初,時值文禮書院定址浙江泰順一年有余,王財貴教授首次在文禮書院面向天下賢達,開展以“中西文化根源及其會通”為主題的講學活動。

         

        因場地限制,接待能力有限,本次講學信息并未公開發(fā)布,僅限推薦人推薦讀經(jīng)學堂堂主、教師、家長及關心教育的各界仁人志士參與,但是短短數(shù)天三百人的名額就已報滿,最終參加活動人數(shù)超過四百人。

         

        6月10日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讀經(jīng)同仁匯聚到泰順,在本次講學地點泰順開元大酒店報到入住。

         

           

         

        簽到處老師在進行接待、簽到工作


           

         

        書院為參學的老師準備人“大禮包”

         

        本次講學以“會通中西文化”為主題,追溯儒、釋、道三家智慧與西方文化之根源,探討在此中西文化交會之際,如何面對人類總體學問而鑒古知今,如何增進為人為學之涵養(yǎng),而修身齊家,立己達人。

         

        6月11日,王財貴教授正式開講。上午的主題是“中西文化根源及其會通之概述與綱要”,此講讓我們了解了講習、一元多元、主題重現(xiàn)、哲學、理性、實踐等諸多概念的本義,引導我們涵養(yǎng)出“追本溯源,本立而道生”的求學態(tài)度,面對整個人生及所有人類文化表現(xiàn)的“各歸其位”思考方式,體悟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文化智慧。

         

          

         

        與會嘉賓老師行上課禮

         

           

         

        王教授在講學現(xiàn)場

         

        下午的主題是“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學:解脫之道與渡人之學”。此講系統(tǒng)詳細地講解了佛教的基本義理與佛教的發(fā)展與宗派,讓我們了解到佛教的立教根本是苦業(yè)意識,對學佛與佛學也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如果沒有佛學,就很難學佛。王教授下午的講學漸入佳境,進行了三個多小時仍意猶未盡。

         

           

         

        講學現(xiàn)場

         

        6月12日(今天),講學繼續(xù)。上午的主題是“高妙的道家:逍遙與虛靜的人生智慧”。此講讓我們了解了道家為大賢立法,功成而弗居,無為而無不為,去執(zhí)著去帶累,治天下而忘天下,絢爛同時歸于平淡。在講道家的學問之前,王教授有補充了昨天的佛學部分,講座不知不覺又是進行了三個多小時。

         

           

         

        行下課禮

         

        下午的主題是“圓滿的儒家:從人類心靈的全幅朗現(xiàn)到內(nèi)圣外王理想的建立”。此講讓我們了解到全世界人類智慧加起來,只不過“儒釋道西”四家,釋道西的立教根本是人生消極面的現(xiàn)實層立教,從人生積極面的超越層立教的只有儒家一家,別無分店?!叭蔬h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德意識、人性之善本就在每個人的生命里!

         

        明天,本次講學將進入最后一天,除明天上午最后一講外,下午將舉行文禮書院宣傳片《千年之約》的發(fā)布會,屆時微信平臺會在發(fā)布會后正式發(fā)布,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葛燦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