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李奎良】在"東亞儒家與董仲舒思想暨2016東亞人文學會第17屆國際學術大會"閉幕式上的總結發(fā)言

        欄目:演講訪談
        發(fā)布時間:2016-10-25 21:43:16
        標簽:

        原題為: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會長李奎良教授在"東亞儒家與董仲舒思想暨2016東亞人文學會第17屆國際學術大會"閉幕式上的總結發(fā)言

        作者:李奎良

        來源:“董子與儒學研究”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七年歲次丙申九月廿五日庚辰

                  耶穌2016年10月25日

         

         

         

         


        這次學術研討歷時兩天,大家勠力同心,圓滿完成了任務。受主辦方各位專家的委托,我對學術研討做一個簡單的小結。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掛一漏萬,敬祈見諒。

         

        這次會議收到論文近90篇,其中董學研究的論文占1/2,出席會議的學者共計130余人,一共進行了13場討論交流,有80多名學者在交流中做了演講。各場討論既有系統的學術闡發(fā),也有會講式的學術辯論,甚至有一些針鋒相對的爭論。綜觀學術研討的情況,我覺得有四個方面應該記入我們學術研究的史冊。

         

        第一個方面,與會學者地域分布廣泛

         

        這次會議有來自韓國、日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等地的學者出席,可以說幾乎覆蓋了我們傳統意義上講的東亞文化圈的主要地域。非??上驳氖牵c會學者當中老、中、青學者都有。既有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資深專家,也有見解新銳的青年學者,代表了我們東亞地區(qū)儒學研究的厚重歷史和當今的水平。

         

        第二個方面,主題明確,涉獵廣泛

         

        這次會議的宏觀主題是東亞儒學,聚焦主題是董仲舒思想。提交會議的論文當中,方才講到有一半是董仲舒研究,可謂是主題明確。研討中的學術問答和辯論,也主要是集中在董仲舒思想研究。

         

        在關于董仲舒的研究當中,大致涉及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董仲舒的地位和評價,集中在儒學史中董仲舒的地位,還有董仲舒思想在東亞文化和世界文化中的影響等方面。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在這次會議上,周桂鈿先生又發(fā)展了他原先“三階段”的思想,把董仲舒作為漢唐儒學,而不僅僅是漢代儒學的旗手來定位。

         

        第二,董子思想的個案研究,比如大一統、天道觀、教育思想、陰陽理論、調均的方案等等。

         

        第三,關于董仲舒故鄉(xiāng)及生平的研究。這主要是來自衡水地方上,尤其是棗強董仲舒研究會的學者們提交的論文。

         

        第四,董仲舒思想在當今的一些應用和拓展。

         

        在宏觀主題——東亞儒學方面,我感覺是從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和醫(yī)學等等多方面開展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儒學在當今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操作應用。關于儒學人物,除了較多地研究了孔子以外,還有的學者研究了孟子、董仲舒、王充、王陽明、朱熹等,還有涉及到清代的一些學者。另外,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韓國的學者從學術史上研究了韓國歷史上幾位重量級的儒學大家,這個我不太熟悉,我就知道有個崔興遠,不好意思。當然論文集中都有,演講當中大家也都聽到了。

         

        第三個方面,成果豐碩,新說凸顯

         

        應該說,每一篇論文,每一次演講都有創(chuàng)新的內容,如果我們大概地擇其要點,我覺得有這么十個方面應該在總結上提出來:

         

        第一,從歷史論和歷史哲學的角度研究董仲舒,過去在這個方面做得不夠。這次以金春峰先生為代表,提出用史論的角度來研究董仲舒,這為我們以后的研究做了開拓。

         

        第二,是以文本為基礎,用實證學的方法研究董仲舒,尤其是研究了董仲舒對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和對孟、荀思想的一些辯論或者說批判,實際上也沒有什么批判,而是糾偏。

         

        第三,從傳播學的視角,研究董仲舒思想在韓國、日本等東亞地區(qū)的傳播。

         

        第四,從學術史的角度,研究董仲舒的價值以及對中國歷史文化和東亞歷史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對漢唐儒學的旗幟作用。

         

        第五,從醫(yī)學、陰陽平衡理論探討董仲舒思想對陰陽理論發(fā)展的貢獻。南基守會長的研究非常有價值。陰陽理論從稷下學宮發(fā)展以后,真正用到倫理學,甚至用到醫(yī)學,還是從董仲舒開始的,這在《春秋繁露》中有大量的反映。美國桂思卓女士在她寫的那本《從編年史到經典:董仲舒的春秋詮釋學》中認為陰陽思想是董仲舒《春秋繁露》里的原本。從醫(yī)學方面來研究董仲舒思想,在過去也是一個短板,現在在這方面做,非常有價值。

         

        第六,從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儒學的傳播展開和董子思想的影響。四川大學舒大剛先生研究了四川的“蜀學”和董仲舒思想影響的關系。明年的東亞人文學會會議要在昆明召開,云南那里的“滇學”也是值得研究的。明代楊升庵的著作我沒有都讀完,但我感覺能稱得上一門學問。

         

        第七,從佛教中國化的角度入手,研究董子思想在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獨特價值,這也是過去很少涉獵的。佛教在中國立足,與儒道形成三足鼎立,到今天仍有巨大的影響。實際上現在世界上的佛學研究,中心區(qū)域還是在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能夠從董仲舒思想對佛教中國化角度去做研究,應該是非常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第八,從政治制度史的角度,研究了董仲舒“吏”和“師”二重身份的矛盾運動,這個在過去對董仲舒的研究中有所涉獵,但并沒有明確地做深入研究。董仲舒確實是既是“吏”又是“師”。士人從政,中國的這樣一種政治制度安排一直到今天仍然在起作用。這種制度安排,在自身的矛盾當中有怎樣的運動形式,非常值得研究。

         

        第九,提出了董仲舒創(chuàng)立“儒教”的論斷。這是四川大學的張勇老師提出來的,這個論斷我們可以討論、甚至可以爭論,但是提出來就非常好。香港的湯恩佳先生一直在倡導儒教,而且湯先生身體力行。當然,宗教有五大特征,以此來衡量儒學,能不能稱為“教”,恐怕還是有商量的余地。

         

        第十,以文入史。這次有兩篇論文都研究了《士不遇賦》。這是董仲舒唯一留下來的一篇文學作品,寫得很悲愴。這個文章究竟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心態(tài)?反映了當時什么樣的社會現實?很值得研究。大家都知道,董仲舒其實一生很坎坷,最后去世的時候也很悲慘。他自己又“不治產業(yè)”,應該說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我們現在正在做一個關于董仲舒的劇本,我提出應該抓住兩點:第一點就是他的民本思想。董仲舒無論做什么、說什么都是從“民”出發(fā)的,從社會安定出發(fā)的;第二點就是抓住他這種悲劇的人生。在我們以前參加的學術會議上,很少有對《士不遇賦》進行研究的文章,我覺得這個也應該算我們這次會議的成果之一。

         

        第四個方面,青年學者異軍突起

         

        這次會議論文大概有三分之一是青年學者提交的,以中、韓兩個國家學者居多。在東亞人文學會和衡水學院的董子學院、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大丘史學會等學術機構都有青年學者提交論文。這些論文我讀了一部分,我覺得至少可以用“耳目一新”這樣一個印象來概括。這也預示著我們儒學研究和董子研究會有大的發(fā)展。

         

        這四個方面是應該記入史冊的。

         

        會議的研討當中,大家還對如何深化儒學研究等問題提出了很有意義的見解。余治平先生提出了三點,他在這方面考慮得比較深、比較多,平時我們交流時也經常提到這些問題。

         

        最后,我想說一點對于儒學研究的展望。這個可以用此命題“人類精神家園的耕耘需要儒學文化的貢獻”。大家都知道,著名史學家湯因比,他的人生有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實證史學,第二階段可以叫做歷史哲學,到他晚年的時候實際上是歷史神學。他到晚年的時候積極倡導宗教。有人對湯因比先生持批評態(tài)度。可是我們現在想一想,無論批評也好,褒揚也好,他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過程?這又聯想到我們中國的很多學者,尤其是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很多學者,到晚年的時候都皈依佛學的唯識宗,這又是為什么?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精神家園。

         

        湯因比提出來,二戰(zhàn)以后人類的精神家園出了問題。他總結了十大問題。這十大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認為是技術崇拜,認為技術可以改變一切,所以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否定了。湯因比認為,中國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解決當今精神家園問題的良方。

         

        那么,又聯想到現在國際上的全球學,全球學實際上是由未來學發(fā)展來的,未來學的實踐者是羅馬俱樂部。全球學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呢?實際上就是要解決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問題。而解決人類和自然關系問題最有力的學說應該說一個是我們中國的儒學,另外古希臘的學問中也有很多涉及到這一點。所以,現在儒學不是一個推廣的問題,而是一個在現代人類精神家園的耕耘中應用的問題。如此說來,我們既任重又光榮!儒學研究可以說前景非常廣闊!

         

        最后我希望,通過我們的耕耘,使人類的精神家園百花齊放、春色無限!


        責任編輯:柳君


        微信公眾號

        儒家網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