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東海作者簡介:余東海,本名余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水,現(xiàn)居廣西南寧。自號東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wǎng)名“東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xué)》《儒家文化實(shí)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diǎn)睛》《春秋精神》《四書要義》《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關(guān)于民本及人本
——儒憲論之二
作者:余東海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時(shí)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十月初一日己酉
耶穌2017年11月18日
儒家憲政建立在民本原則之上。
或以荀子“禮三本”來否定儒家民本原則,混雜了。兩者屬于不同層次的問題。荀子說: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保ā盾髯印ざY論》)
禮三本,意謂禮制的三大根本要務(wù):事天地,尊先祖,隆君師?!熬龓熣?,治之本也?!边@里的治,是治理,政教。君和師是政教的根本。沒有君師,天下就得不到治理。所以在制度上,要特別尊重君師。
民本是政治原則,意謂人民是政治的根本目的和終極價(jià)值所在。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立國立君以為民。而國家和君主都不能成為政治根本目的,否則便無憲政可言。
民本原則可以分出三個(gè)子原則:一是民為邦本,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利益大于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就是國家利益之大者;二是民貴君輕,人民利益大于君主利益,君主利益必須與人民利益保持一致。第三是主權(quán)在民,天下之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之民擁有天下的所有權(quán)。
孟子說:“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漚歌者,不漚歌堯之子而漚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短摹吩唬禾煲曌晕颐褚?,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p>
又說:“昔者,舜薦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于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后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禹薦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幐枵卟恢幐枰娑幐鑶ⅲ唬骸峋右?。’”(《孟子萬章上》)
舜、禹都得到前任天子的推薦,都曾經(jīng)攝政,有大功德于天下,但在堯和舜去世之后,他們?nèi)匀恢鲃颖芪?,就是為了將天位的決定權(quán)交給天下諸侯和天下之民。得到天下認(rèn)同,才正式登基。禹去世之后,天下諸侯和天下之民不認(rèn)同禹推薦的伯益而認(rèn)同禹之子啟,伯益就無緣于天子位而讓啟上位。民意對天子位具有否決權(quán)和最后的決定權(quán)。
關(guān)于主權(quán)在民,《孟子盡心下》孟子表達(dá)的更加清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丘民有兩解。朱熹《集注》說:“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賤也。然得其心,則天下歸之?!蓖醴蛑蹲x四書大全說》說:“丘民,眾民也,所謂天下之民歸心也?!睙o論作何解釋,丘民都指天下之民?!暗煤跚鹈穸鵀樘熳印保煤跚鹈窬涂梢詾樘熳?,就是天下歸往的王。得乎丘民就是得乎天命,一體兩面,兩面一體。
可見,在主權(quán)問題上,下得民心與上受天命是一回事。注意,得乎丘民只是得到民意合法性,未必就是王道政治,還要允執(zhí)厥中,遵循仁道,仁民教民,建設(shè)文明,才能獲得道統(tǒng)合法性和保持天命。
或問:如果強(qiáng)調(diào)民意合法性,有圣賢出,民眾卻不認(rèn)同,而偏偏認(rèn)同和支持一個(gè)惡人,難道也聽之任之承認(rèn)其合法性?答:一、政治僅有民意合法性是不夠的,還要上尊道統(tǒng)。一個(gè)違天悖理的暴君,即使擁有民眾支持,也不會被儒家認(rèn)可。二、有圣賢出,卻得不到民眾認(rèn)同,時(shí)也命也,那沒辦法,只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不可能也不允許霸王硬上弓。
民本原則與“人類中心主義”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仁政愛民,在人民、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關(guān)系中,把民放在第一位,這是民本原則,屬于政治原則。仁者愛人,在人與神、人與萬物的關(guān)系中,把人放在第一位,這是“人類中心主義”,也可以稱為人本原則。
孟子說親親仁民愛物,將人放在物前面。《左傳·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笔ネ鯇⑷嗣穹旁谏竦那懊?。在人與神、人與物的關(guān)系中,儒家以人為本無疑?!渡袝┦纳稀氛f:“唯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最靈。”《孝經(jīng)》說“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異于萬物、靈于萬物也。這就是人類中心主義即人本原則的經(jīng)典依據(jù)。
民本和人本都由仁本開出來。儒家三本,仁本最高。西哲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東海曰,仁是人和萬物的尺度,也是政治的尺度,民的尺度。儒家之仁尺,是衡量政治好壞、君臣優(yōu)劣、民德高低的根本標(biāo)準(zhǔn)。
責(zé)任編輯:柳君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xué)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