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吳鉤】宋朝與明朝,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欄目:鉤沉考據(jù)
        發(fā)布時間:2019-05-13 23:27:37
        標簽:宋朝與明朝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歷一九七五年生,廣東汕尾人。著有《宋:現(xiàn)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fēng)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宋朝與明朝,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我們都愛宋朝”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四月初八日己酉

                  耶穌2019年5月12日

         

        宋王朝與明王朝,相隔不過一百年,卻在許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完全相反的氣質(zhì)與風(fēng)格。

         

        01、官員地位

         

        宋王朝待士大夫極寬厚,進退以禮,明言“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明王朝卻視士大夫為奴仆,動輒就當庭打屁屁。

         

         

         

        宋朝官員

         

        宋朝給予官員的俸祿也很優(yōu)厚,用趙翼《廿二史札記》的話來說,宋朝“待士大夫可謂厚矣!惟其給賜優(yōu)裕,故入仕者不復(fù)以身家為慮,各自勉其治行,觀于真、仁、英諸朝,名臣輩出,吏治循良,及有事之秋,猶多慷慨報國,紹興之支撐半壁,德之畢命疆場,歷代以來,捐軀徇國者,惟宋末獨多,雖無救于敗亡,要不可謂非養(yǎng)士之報也”。

         

         

         

        (明朝官員)

         

        明朝呢,官員俸祿非常低,可能是歷朝最低的,明朝人自己發(fā)牢騷說:“國朝制祿之典,視前代為薄。今京官及方面官稍增俸祿,其余大小官員自折鈔外,月不過米二石,不足食數(shù)人,仰事俯首之資,以道路往來,費安所取資。貪者放利行私,廉者終萎莫訴?!?o:p>

         

        02、社會風(fēng)貌

         

        從社會面貌來看,宋朝與明初簡直就是兩個相反的世界:宋朝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明初卻商業(yè)凋零;宋朝夜市繁華,明初卻恢復(fù)了嚴厲的夜禁;宋朝城市到處都是茶坊、酒肆、瓦舍勾欄,但明初,我們在城市找不到一所舍瓦,在農(nóng)村看不見一間酒肆,人們幾乎沒有什么聲色犬馬的娛樂活動。

         

         

         

        03原因探究

         

        為什么會這樣?與立國者對待工商業(yè)的態(tài)度有很大關(guān)系。

         

        朱元璋就如一名保守的鄉(xiāng)村地主,以農(nóng)為本,不鼓勵商業(yè),政府更不應(yīng)該熱切言利。洪武年間,近臣提議“理財”,即想辦法增加財政收入,但朱元璋告誡他們:“國家的財產(chǎn),應(yīng)該藏富于民,政府怎么可以像老百姓那樣求利?昔日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財,結(jié)果小人竟進,天下騷然?!?o:p>

         

         

         

        宋朝則在許多方面都表現(xiàn)得像一個貪婪的大商人,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就經(jīng)濟變法的部分而言,就是試圖將政府改造成為一個超級公司,與民間商人競逐于市場,如設(shè)立市易務(wù),推行市易法,即是以政府充任投資公司,向城市商民放貨、批發(fā)商品;各州縣施行的青苗法,則相當于成立無數(shù)個面向農(nóng)村的小額貸款國營銀行。

         

        從下面幾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宋明二朝對待財貨的態(tài)度有著很大的差異。

         

        采礦

         

        宋朝積極開礦,因為開采出來的金銀銅鐵,全都是財富啊。所以宋政府不但設(shè)立勘探礦產(chǎn)的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也鼓勵民間積極探礦、報礦,對發(fā)現(xiàn)礦藏的人給予豐厚獎賞。

         

        朱元璋則推行礦禁。有官員提議開采鐵礦,元璋說:“現(xiàn)在冶鐵的礦場已經(jīng)很多了,國家并不缺乏鐵產(chǎn)品,為什么還要開礦,將老百姓從農(nóng)田驅(qū)趕到礦場中?”將提議開礦的官員打了一頓,然后流放海外。

         

        《明史·食貨志》記載,“坑冶之課,金銀、銅鐵、鉛汞、朱砂、青綠,而金銀礦最為民害。徐達下山東,近臣請開銀場。太祖謂銀場之弊,利于官者少,損于民者多,不可開。”

         

        鑄幣

         

        宋朝鑄造銅錢也非常積極,一年的鑄錢量,最高峰時為600萬貫。明朝呢?常年不鑄幣,整個明朝近300年的鑄幣總量,居然不及宋神宗元豐年間一年所鑄的貨幣量。

         

         

         

        以致明前期,全國有接近一半的地區(qū)成為“不行錢之地”,即不使用法定貨幣的區(qū)域,民間交易只好采用實物貨幣,“云南專用海貝,四川貴州用茴香花銀及鹽布,江西湖廣用米谷銀布,山西陜西間用皮毛,自來錢法不通”。

         

        商稅

         

        宋朝對商稅非常重視,來自工商業(yè)的稅收與專賣收入,占了財政收入的大頭,據(jù)研究者的統(tǒng)計,宋朝“太宗至道末年賦稅總?cè)霝?559萬貫。

         

        其中農(nóng)業(yè)二稅為2321萬貫,約占百分之六十五,茶,鹽、酒、商等稅入為1238萬貫,約占百分之三十五,二稅收入占國家財政賦稅收入的主要部分。真宗天禧末年賦稅總?cè)霝?723萬貫,二稅為2762萬貫,約占百分之四十八,其他稅入為2936萬貫,占百分之五十二,開始超過二稅的收入。

         

         

         

        在仁宗時期陜西用兵,財政開支增多。慶歷時商稅收入已達1975萬貫,酒稅已達1710萬貫,鹽稅715萬貫。這三項收入共計4400萬貫,已經(jīng)大大超過了農(nóng)業(yè)二稅的收入了。神宗熙豐年間賦稅總?cè)霝?070萬貫,二稅為2162萬貫,占百分之三十,其他稅入為4911萬貫,占百分之七十。即國家財政三分之二以上來自農(nóng)業(yè)二稅以外的賦稅收入”。(參見賈大泉《宋代賦稅結(jié)構(gòu)初探》)

         

         

         

        明朝的財稅收入呢,據(jù)黃仁宇的統(tǒng)計,1502年(弘治十五年),田賦正額為16799341石糧;1570—1590年期間(隆慶—萬歷年間),鈔關(guān)稅、商稅、蕃船抽分、房地契稅、竹木抽分、礦銀、漁課等收入,合計943000兩銀;役與土貢折色1687000兩銀。

         

        明代米價較低,弘治—隆慶年間,一石米約0.6兩銀,16799341石糧可折銀1000萬兩左右,加上工商稅、役與土貢折色,共計1300萬兩,工商稅在國家稅收中的比重,只有7%左右。

         

        宋朝與明朝(主要是朱元璋時代)的差異還體現(xiàn)在許多方面,我們以后再談。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