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許石林】抄書之余而已 ——中華歷代經(jīng)典讀書箴言選

        欄目:散思隨札
        發(fā)布時間:2021-12-15 17:01:36
        標簽:中華歷代經(jīng)典讀書箴言、抄書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陜西蒲城人,中山大學(xué)畢業(yè),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xué)會會長、深圳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中國傳媒大學(xué)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xué)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志》《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fēng)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書《近代學(xué)術(shù)名家散佚學(xué)術(shù)著作叢刊·民族風(fēng)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藝術(shù)家文獻》《深圳雜文叢書·第一輯》。

        抄書之余而已

        ——中華歷代經(jīng)典讀書箴言選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授權(quán) 儒家網(wǎng) 發(fā)布

                   原載于 “許石林”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一年歲次辛丑十一月十一日丙申

                  耶穌2021年12月14日

         

         

         

        費孝通先生說,城市人嘲笑農(nóng)村人土氣,是的,農(nóng)村人的確土,卻不愚。

         

        什么是愚?我理解為時時處處企圖走捷徑者,即為愚。比如讀書,就是世上永遠沒有捷徑的事,就是一件很土的事。

         

        我讀書,所幸自來有兩個愛好:一是喜歡讀辭書,捧著一本字典、詞典,津津有味能在火車上從廣州讀到北京。我讀有注解的經(jīng)史子集,也往往是先讀注解,然后讀原文,喜歡那種將字詞掌握之后的閱讀暢快感;二是喜歡抄書,曾經(jīng)羨慕詩人,一個學(xué)期抄詩十四本。

         

        這就是用最笨、最土的辦法。

         

        清代人阮葵生有一則筆記——

         

        歷城葉奕繩嘗言強記之法云:“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意所喜好,即札錄之,錄訖,乃朗誦十余遍,粘之壁間。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即就壁間觀所粘錄,日三五次為常,務(wù)期精熟,一字不遺。粘壁既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亦再讀有所錄,補粘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一年之內(nèi),約得三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漸富。每見務(wù)為泛覽者,略得影響而止,稍經(jīng)時日,便成枵腹,不如余之約而實得也。”葉有文采,善劇曲,濟南人推為淹洽,其所言真困學(xué)要訣。予苦讀書不能記,當時所聞此法而不能用,年既衰暮,回憶舊所批覽,已無只字。下筆窘索,徒有悵恨。見少年有志者輒述此語之,不惟自悔,亦冀此法不沒人間也。

         

        阮葵生所贊賞的這種讀書法,就是笨辦法,即土辦法,可說是世上唯一樸實有效的辦法。我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讀書不求快、不貪多,每讀必作筆記,反復(fù)抄寫、圈劃、批注,不求快、不貪多。記得三十年前,一套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名家散文叢書四本,被我圈點、勾劃、批注一遍,記憶中只有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沒有被增刪編輯過,這種過程對一個人來說非常有用,自問至今受益于此。

         

        動手習(xí)慣了,慢慢地用上毛筆,用僅僅小時候一個學(xué)期學(xué)寫大字的基礎(chǔ),結(jié)合讀碑帖的感悟和領(lǐng)會,勉強用毛筆寫,寫著寫著就有了感覺、就上癮,也就慢慢就有意識地揣摩前輩名家書翰的筆意。以至于后來將自己喜歡的古詩文名篇,逐個全部換成歷代名家的書法版本,愚以為如此則能在讀書的同時領(lǐng)會書法之美,以期對自己寫字有所裨益。

         

         

         

        對寫毛筆字,我有一種奇怪的癡迷,在媒體工作時,改稿、簽版用毛筆,以為那樣才仿佛與新聞前輩接上了脈氣;在單位簽文件,也用毛筆,好在是文化單位,大家也不覺得異樣。新書發(fā)布,越來越多的讀者要求“豪華簽”,即要求用毛筆在新書扉頁寫一副對聯(lián)或者一句話,再簽名。我基本上來者不拒,每一個都認真對待,絕不敷衍。我給光明區(qū)圖書館捐贈了不少圖書,最初的一批,每一本上都認真地用毛筆寫評注,光明區(qū)圖書館為此還專門做個一個小型的展覽。我這樣寫,一是喜歡在各種非毛筆字正式書寫紙上寫毛筆字,二是希望所捐贈的圖書,有親自為讀者繼續(xù)服務(wù)的意思。

         

        這些無疑都幫助我無意中提高了用毛筆寫字的能力。

         

        在2021年的讀書月期間,光明區(qū)圖書館決定將我平時抄寫并積攢下的有關(guān)古人讀書修養(yǎng)箴言約一百則,在圖書館做一個半嵌入式的展覽,想到自己所推崇的古人關(guān)于讀書修養(yǎng)的箴言名句,能讓更多的讀者看到并影響他們,是一件好事。

         

        就像展出孫犁先生的《書衣文錄》一樣,這個展覽,也不過是抄書之余而已。

         

        對于自己的毛筆字作展覽,我是沒有壓力的,寫的時候就沒有壓力。我從不習(xí)慣性說自己寫的文字是文章,只習(xí)慣說是東西或者稿子,這是內(nèi)心的堅定的認知。同樣,我絕對不敢說自己寫的毛筆字是書法。

         

        當然,我內(nèi)心也追求書法之法,非常尊重法、推崇法、敬畏法,非常希望自己寫得像書法,但因為沒有系統(tǒng)嚴格地學(xué)法、用法,所以,我的字,必然會時時犯法,而且一時半會還改正不了,須假以時日,我努力做一個知法守法的讀書人。

         

        蘇東坡云:造意無法。陶淵明有詩:良苗懷新。請讀者在觀看箴言的時候,得起意而忘其形即可。

         

         

         

        2021年10月29日

         

         

        責(zé)任編輯:近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