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曉明作者簡介:胡曉明,男,西元一九五五年生,四川成都人,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學思想研究及近代詩學和學術史的研究。著有《中國詩學之精神》《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靈根與情種:先秦文學思想研究》《詩與文化心靈》等。 |
人生體驗之哀樂相生——重讀唐君毅先生《人生之體驗續(xù)編》
作者:胡曉明
來源:作者授權儒家網(wǎng)發(fā)布
唐君毅先生是現(xiàn)代著名哲學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全集有三十卷,洋洋一千萬字。牟宗三先生稱他無疑是“文化意識宇宙中的巨人”。唐先生四川人,跟我是老鄉(xiāng),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因緣。因為我祖父曾任成都蜀華中學的校長,而唐先生曾經(jīng)在蜀華中學任教,也跟我的啟蒙老師賴高翔先生是同事。唐先生對賴先生有很高的評價,說賴先生“其人,正是中國文化的化身”,這句話也收入了《唐君毅全集》。所以我在差不多近四十年前,就已經(jīng)接觸到唐先生的書了。一九八四年讀碩士研究生的時候,我從安徽到北京訪學,那時,國圖由于整修,所藏民國書和港臺書,暫時遷到了北京柏寧寺。那年冬天,外面寒風刺骨,柏寧寺的廂房有一個大鐵爐子,室內(nèi)溫暖如春。我在那里讀了一個多月的書,真是極為難得的人生之體驗。
今天我推薦的正是《人生之體驗續(xù)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二零零五年出版。為什么這本書叫《續(xù)編》?因為,唐先生的《人生之體驗》這本書出版之后,他覺得不夠滿意,因為《人生之體驗》更多的是代圣賢立言,打通西方道德理想主義,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更多的是人生的正能量。而《續(xù)篇》,則更多講是人生的負面,人生的艱難,甚至是人生的暗黑。用他的話來說:人生的向上,其實時時處處都跟向下墜落相伴相隨,所以要對這個狀態(tài),要有一種真正的警覺,以沉重的心情去擔負,然后才能夠透過去成就人生的向上。
所以,我們今天在大疫當前極其嚴酷的時刻,讀這本書,如何認識人生的負面,如何從中翻轉上來,就更有啟示意義了。我的體會有以下五點。
第一,我們在疫情長期膠著的封控期間,可能會更多地沉溺在自我心理的焦慮當中而不能自拔。唐先生曾經(jīng)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說人生在世之意義》。他說:“人生在世之’在’之一字,與一椅子,一花木、一動物之存在于世間之‘在’,大不相同。一椅子在世間,他不知道他之外的桌子及其他任何東西在世間。除了他自身在他自身,此外的世界之存在,對于他等于不在,如在黑暗中?!倍说拇嬖诓灰粯?,他不是一個光禿禿的在?!拔抑嫖抑?,涵攝著你與他,你與他之真我中,又涵攝有我,于是我存在于你與他,你與他也存在于我,所以兒子存在于父母中,父母存在于兒子中。夫存在于妻中,妻亦存在于夫中,每一個人存在于一切與他發(fā)生關系的人之中,一切與他發(fā)生關系的人存在于此人中?!薄叭吮仨氃诩彝ブ猩?,在朋友中生活,在社會國家中生活,在國際世界中生活。每一種我與其他的個人、社會及自然界事物的關系,皆成為一根生命的絲,合以織成生命的繭,當我們把一根一根的絲抽下時,生命的繭便空無所有了?!碧葡壬@個說法,當然是中國儒家的一個基本思想:我們跟我們周邊的時、事、地、人,同甘苦共命運,我們與周邊的同學、親人,鄰居,與我們生活的城市,息息相關,心心相連,每一個人都是共命人,這就是人生在世的意義所在,特別是在當下的時刻,尤其凸顯而出。
所以當我們焦慮躁動不安時,不妨多想想那些風里來雨里去、一天只睡三個小時、吃飯有上頓無下頓的志愿者們、大白們。有人認為,這一場疫情,似乎有一種文化回歸,生活靜下來、慢下來、轉回來,大家回歸到最純樸的家庭,師生,朋友。血緣、學緣、地緣、甚至區(qū)緣、樓緣等,成為互相間交流互助的“在“。平時完全不相干的左鄰右舍,互相幫助。就我們樓來說,有一個鄰居缺鉀不適,群里人知道送橙子的送橙子,送香蕉的送香蕉。有一個老人問在哪里團雞蛋,就馬上有人將雞蛋送至他家門口。有一個生病的想配藥,眾人紛紛提供各種方案。小區(qū)的大群平時無聲無息,這時天天有人發(fā)聲,團長為大家包攬了所有的物資困難問題。
第二,唐先生有一個觀點,他說“人生路滑”?!叭松坊钡囊馑季褪呛苋菀淄聣嬄洹Gf不要自以為人是一個理性的動物,將理性絕對化。讀書人,更要有一種自我生命的憂患意識,要有一種時時刻刻的自我修行。才能夠不至于往下滑落。
第三。人生確實是有很多的陷阱和漩渦,甚至有暗黑,但是,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大化流行的一個部分。天理流行的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從漩渦并不永遠是漩渦,又會出來,從陷阱當中也會爬上去。所以一定要懂得天道流行的進去和出來。生命的真實體驗,正是要對這些陷阱漩渦和黑暗、艱難,加以利用,相反相成。
第四,人的意識,人的心理,免不了分裂。不要以為分裂很不好很可怕。分裂其實是正常的,一個沒有經(jīng)過分裂、沖突與矛盾的人生,一個只有一根筋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存在主義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但是存在主義有一個缺點就是最終,就是以暴露危機而逞其快意,光禿禿的存在,不能像中國的儒家那樣轉妄成真,去魔成道。馬克斯韋伯專門講到現(xiàn)代人有一個必然的命,就是剛把這個神扶起來了,另一個神又倒掉了。這個菩薩剛供起來了,另外一個菩薩又倒掉了。所以現(xiàn)代人是在各種各樣的菩薩或神當中來回奔跑,韋伯說,這就是現(xiàn)代人的處境,我們要去承受,而承受力有多大,就能夠看出人的生命的真正力量。
最后一點,以上種種,唐君毅先生總結出人生體驗的一個要義,叫做“哀樂相生”。前面所講到那些艱難痛苦黑暗甚至陷阱漩渦,那當然是“哀“,而我們對那些東西加以利用、相反相生,正是“樂”?!鞍А笔侨松坊?,但是我們從人生的泥濘路滑當中,能夠去掙扎跋涉而出,就是“樂”。像蘇東坡跟他的弟弟寫的詩:“往日崎嶇曾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边@是從人生的苦中翻轉而成的一種愉悅。我記得唐先生跟另外一個朋友討論時,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人生追尋意義與快樂的道路,有點像唐僧孫悟空師徒四人到西天取經(jīng)。有人說,孫悟空不是有本事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嗎?干嘛非要一路九九八十一劫難的去經(jīng)受那么多的苦痛磨折?而孫悟空自己也要受那么多的緊箍咒?然而,《西游記》的好看恰恰也就在于這一路的打怪除妖、通關渡劫。如果說,人生的道路就像孫悟空一個筋斗就能取到了真經(jīng),那之后人生多么無趣呵。這里有無限的悲,也有無限的喜?!绊氈松缯f是悲劇,則悲劇之淚中,自有愉悅。人生如說是喜劇,則最高的喜劇,笑中帶淚?!边@就是唐君毅先生這本書給我們當下的一個啟示。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七日于封控區(qū)家中
【下一篇】【吳兆豐】論朱廷立的思想特色及其家禮實踐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儒家網(wǎng)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