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春】大國論
欄目:諫議策論
發(fā)布時間:2011-12-09 08:00:00
大國論
作者:何茂春(清華大學教授)
來源:作者賜稿《儒家郵報》
時間:西歷2011年12月9日
有一天做“大國責任”的專題講座,學員問:什么叫大國?世界上有幾個大國?我一急,答:“當今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和八國集團的成員就叫大國,共九個。將來可能有增減?!?
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說法是多么“不科學”??墒牵催^來想,大國是可以“科學”地定義嗎?很難!大國其實沒有一個可以嚴格量化的指標體系,但這并不妨礙人們稱一些國家為大國或自稱大國。大國有時指國家軟硬實力雄厚,有時指在國際關系中的決策權力強大,有時也指文明、心態(tài)和風采超群。
有功乃大
沒有一個天生的大國,大國都有一部以弱勝強的悲壯的歷史。大國的第一遺產,是一部萬世可信、永垂不朽的史卷。世界史幾乎就是大國史,這是大國對人類的貢獻,不是筆墨寫的,而是用血和命寫的。
史為立國之信。大國史書,波瀾壯闊,驚心動魄。讀完一部客觀、真實的良史,人們不僅敬重歷史,還敬重記史作者,更敬重當時的記史制度和執(zhí)政者。國語國策、史通史記,兩漢心胸、唐宋風范,使中國今天仍是一個文明從未間斷的大國。希臘羅馬先哲們對歷史的公正記載和嚴謹的經驗總結,讓歐洲稱霸世界幾百年,其文化影響了后來的文藝復興,至今仍影響著歐盟和世界。
大國有時指強大的文明和文化。文化的主要載體是歷史。滅一國,先滅其史。史學為道德之基。沒有良史的民族,不是為人所滅,就是出現文化的斷層。而良史的標準首先是不能“漏記”,否則民族就會失憶。第二要真實,尤應記載勝仗的曲折、敗將的良策、智者的失誤、叛逆的善言、對手的長處和敵國的優(yōu)點。
有憂乃大
大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大國與小國的國民所憂有差。處大國,司機一開口便是黑洞和基因;在小國,即使是精英,滿嘴里多談收入和兒孫。
全球化大潮洶涌澎湃,奔來眼底。大國的首要責任是保障全球化的安全、可持續(xù)地發(fā)展。全球化要求每個國家識大體,顧大局。大國不躲避國際義務和責任,大國勇于研發(fā)、勇于探險, 大國勇于助弱、勇于犧牲。
新世紀不獨為中國一國之復興,各民族國家都在復興。中國的復興只是雨后春筍中的一支。在中國復興的同時,美國在繼續(xù)復興,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個國家在變弱。日本在繼續(xù)復興,歐洲在繼續(xù)復興,而且歐洲是在大國的聯盟中集體復興的。俄國在復興,巴西在復興,印度在復興,韓、朝半島在復興,越南在復興,東盟在復興?!?
中國前三十年的發(fā)展舉世矚目,有口皆碑。但未來的發(fā)展會受到貿易保護主義、能源、資源的外部制約和巨大的國內改革困難。全球化讓任何國家都難獨善其身,許多國內積壓的矛盾都將慢慢凸顯,所有這些憂患,令我們感覺行船在逆流險灘,攀巖于絕壁懸崖。要成為一流大國,不可忘記內外大小遠近之憂患。
有德乃大
大國有自己的價值觀體系,這是文化的支柱,是文明的脊梁。價值觀不僅是域內治國之綱常,也是人類進化之明燈。
作為國家的道德,大國應國家約束自己的主權。約束主權其實是尊重主權。沒有主權約束,誰的主權都不可保證。國家如不約束主權,那么一國導彈衛(wèi)星能射多遠,“主權”就可延伸多遠。這樣就侵害了別國的主權,所以約束“主權”就是約束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約束主權有兩個含義,一是對外不可恃強凌弱,二是不可對內專制施暴。限制國家權力是和諧和可持續(xù)繁榮的前提。依法治國,治民也;以德治國,束官也;官無德無道,則罔談民眾守法。
大國習慣,引領世界的潮流;大國創(chuàng)意,無疑是世界的時尚。大國的國民品德示范域外。齊士善言,諸侯國學而習之;趙人會走,天下人效而仿之。俄國日本,復興之初,取經于英美法德,先打造了一代大國國民。
有勇乃大
大國,就是出大事的時候,人們首先覺得可以依靠的國家。如果突發(fā)一場海嘯,突發(fā)一場流行病,突發(fā)一場地質或天文的大事,全人類想到的是誰?是勇敢的承擔了人類最多責任的大國。萬一真的爆發(fā)星際大戰(zhàn)或宇宙碰撞,第一批犧牲者無疑是大國地面和太空的航天英雄們。大國國民,胸有大志,內圣外王,內修外霸。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人類基因多來自猛士、英雄、強者、大族。自古強弱不斷互換角色,沒有永恒的弱勢群體,只有永恒的弱者心態(tài)。
國不在大,心強則強,心弱則弱。強者不必待其強大以后再稱強。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強國的人民和強國領袖在他們弱小的時候就有大國的責任、強者的志向和勝者的心態(tài)。
有信乃大
國無信不立。春秋雖無義戰(zhàn),但稱霸者均以誠信匡合諸侯。當今國際政治的最低行為標準就是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當今世界經濟的最基本的游戲規(guī)則就是WTO的基本原則,即非歧視(平等)、公平、自由、開放、透明、民主、法治、和平和扶弱。這些普世原則是人類經過幾千年的貿易、戰(zhàn)爭與和平后總結出來的最能代表今日生產力要求的政治經濟法律規(guī)范。以誠信立國,不僅是應付國際監(jiān)督機制的需要,也是治國安內的需要。
培養(yǎng)誠信是長遠的國家戰(zhàn)略,因為誠信是經濟、文化、政治全面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綜合文明的反映。對誠信也要有耐心。各國經驗證明:誠信是長期的文明戰(zhàn)略,一靠信仰,二靠教育,三靠良法,四靠監(jiān)督,五靠強者示范——在家庭里,家長應先誠信,在學校,教師應先誠信,在社會,官員應先誠信,在國際舞臺,大國應先誠信。
有容乃大
國與國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思想力的競爭。大國的思想是世界的靈魂。大國的思想不在于它有多么正確,而在于厚德載物和思想解放。因為“正確”是有條件的,而思想的多元性及批判性的存在,能保證“代有才人出”。德國是近代世界的腦庫,但納粹用希魔一人思想禁錮了德意志全體國民,德國于是就得了12年腦呆滯,終于戰(zhàn)敗,至今未能恢復為世界一流大國,不得“入?!保阋娛グ葜?。蘇聯之崩潰,源自思想之僵化。鄧公力主思想解放,方有中國今日之復興。
大國能容他國不容之教、不容之人、不容之書、不容之技。大國經得起表揚,大國也經得起批評。大國不會計較謾罵、誤解和攻擊。林公則徐,思想超人,詩更不俗?!昂<{百川,有容乃大”。華夏萬代,勿忘少穆。
有夢乃大
大國之志,豈在一國一族之復興?大國最大的夢想是人類共同安全,是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人類過去幾千年,過去幾百年,過去幾十年,越來越有知識,但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的人類,不是越來越自信,而是越來越不自信。因為,人類掌握了知識后,才意識到了本來已經存在而過去卻渾然不覺的各類危機。
人類面臨的危機,按規(guī)??煞譃槿悾捍?、中、小危機。小危機是人類自身不檢點、體制不完善、欲望不能自制的后果,包括疾病的迅速傳播,金融危機和經濟崩潰所引起恐慌心理的迅速傳播,大氣的迅速溫室化,恐怖主義的迅速擴張等。中危機是地質災害——人類能看清宇宙最早的3000萬年的原始狀態(tài),能看清132億光年以外的物體,卻還不知深藏在地表以下幾十千米的地幔破壞地殼的規(guī)律。大危機是地球以外的物體和暗物質對地球的侵害。1994年前木星——這顆人類真正的救星——攔住了21個彗星的碎片。人們目瞪口呆地望著這一天文災變,同時在問自己:在地球上要發(fā)生類似天文事件,人類該怎么辦?
然而,人類所以能成為宇宙驕子,就是人類能不斷地認識危機,戰(zhàn)勝危機?,F在,不乏解決三類危機的好方案,只是,解決這些危機,靠一個人不行,靠一市一省也不行,靠一國一洲都不行,必須靠人類大家庭建立全新之大同社會?!?
全球供應鏈和產業(yè)鏈的迅速建立,為一個擁有公財、公益、公法、公德、公心的大同公產社會悄然奠定了基礎。人類已經認識到自己在危機面前的渺小。故富翁在慈善,社會在助困,人類的公德公法在暢行。大同社會要求和諧的秩序,和諧必定要有仁義的綱常。華夏先圣堯舜所創(chuàng)立的仁義、和諧、大同之價值觀,可圓人類一個夢:和合于地球村,長存于宇宙間?!?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