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電影《孔子》(余英時)
欄目:電影《孔子》
發(fā)布時間:2010-03-09 08:00:00
 |
余英時
作者簡介:余英時,男,西元一九三〇年生于天津,二零二一年卒于美國,安徽潛山人。燕京大學肄業(yè),一九五二年香港新亞書院第一屆畢業(yè)生,師從錢穆先生。后赴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lián)升先生,一九六二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歷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校長兼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并曾于1991年至1992年任美國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二〇〇六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著作有《論戴震與章學誠》《歷史與思想》《士與中國文化》《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等。
|
中國大陸最近攝制了一個片子,這個片子就是《孔子》。所以為了要宣揚孔子,把孔子的生平通過電影向全國人民放演,希望影響全國人民的心理狀態(tài)與思想狀態(tài),這是大陸的一個很明顯的走向。
換一句話說,就是中國現(xiàn)在走到過去各種王朝開始的時候的那個樣子,就是要把孔子作圣人提出來,教訓全國人民,要全國人民以孔子為榜樣??鬃哟_實是中國的圣人,這一點是不錯,尊重他那是絕對應該的。
到底尊重什么樣的孔子?倒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這里就碰到了“孔子”跟“孔家店”的問題??准业甑膯栴}大家都知道是在“五四”時代有人提出來的,罵孔家店的人包括魯迅、四川的吳育,還包括胡適,都是批評過孔家店。
孔家店跟孔子不同,孔家店是利用孔子權威、利用孔子的聲望、利用孔子很高的道德成就和知識成就,來為一個政權,某一種秩序說話。因為孔子是春秋戰(zhàn)國以來最受尊重的一個大師,教人怎么干、怎么求知識,還教人怎么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所以他這個教訓全國流行,大家都尊敬,而且都是出于自然的。
他提出做人要做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仁者。怎么樣求仁,那是非常重要的。也要人求知識,不能無知,而且要叫人老老實實的。比如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中國人到今天還人人都會說的話。我知道就是知道,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假裝知道。所以這種態(tài)度就是孔子留下來的。
當然孔子的這些也是慢慢學來的。他說他自己早年的時候家庭狀況很不好的、貧賤,是“賤”,所以能夠學很多東西。他學習的精神是非常了不得的;教人的精神也是了不得的,所以他是中國第一個老師、中國第一個先生。他的知識是從哪兒來的,他看古代歷史,看夏、商、周各種文化的發(fā)展,他曉得文化最重要,政治秩序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文化秩序。
文化秩序就是他講的“禮”。這個“禮”是禮貌的“禮”,而且“禮”不是形式。因為在他的時代,這個禮,貴族的禮都腐爛了,都壞了,都變成不被人遵守了。不被人遵守的禮就是沒有用的?;蛘?,禮被夸張了,這個禮也不會起作用。
所以說,孔子他的主要教訓就是兩個:一個是人內心的,要是有“仁”,“仁愛”的“仁”、“仁義理至”的“仁”。這“仁”是人的心,這個心是很仁愛的、是愛別人的、是尊重別人的。這個愛不僅是普通的所謂的愛,而是敬愛。對人要有一種敬愛之心,就表示人是很有價值的、人是有尊嚴的,這就是西方人講人權的根源。人權的根源就是人的尊嚴。什么叫做做人?那就是人的尊嚴。人的尊嚴是必須要受到尊重的。
孔子一方面講“仁”,一方面講“禮”,這兩面都做到了,這是孔子偉大的地方??鬃邮侵袊钤绲囊粋€老師,他沒有神話,只是在漢朝后有人把他神話了,事實上知識界的人都不相信他是神,他就是一個人。但他這個人就是知道怎么樣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做一個有知識、有教養(yǎng),用他的話說就是怎么樣做一個君子人,不要做一個小人。
所以在《論語》里面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說法,孔子說的,你要做“君子儒”。我們今天叫“儒家”,“儒家”好像都是孔子的凈土一樣,其實“儒家”的“儒”這個字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所以《論語》才有說,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所以不光是“儒”,“儒”大概是有知識的,對于歷史、對于過去的禮、甚至于對樂,各種東西都有知識。但是,光是“儒”,這個不行的,要做“君子儒”。
所以君子和小人的分別在孔子手上建立起來了。這個分別是精神價值上的分別,不是地位高下的分別。君子跟小人在從前是講貴族的,君子就是貴族,君就是王、王的子就是君子??鬃泳褪前堰@個君子從這個社會地位、政治地位改成人的道德、精神上的高下。
沒有精神造詣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君子、小人在今天中國普遍流行,大家都接受的。某人是君子,某人是小人,這不是說他社會地位,你社會地位做到口口當口口委口口書口口記一一、做到口一總一口一書口一記口,都可以是小人。但是你如是有道德的人,哪怕是一個勞動階層,都可以是君子。所以這是孔子在精神上給中國人一個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