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9精品视频天天在看,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灯红酒绿,国产xxxxx在线观看,在线911精品亚洲

    <rp id="00a9v"></rp>
      <track id="00a9v"><dl id="00a9v"><delect id="00a9v"></delect></dl></track>
      1. 又聞荊柯來刺孔--就李零《喪家狗》爭論答記者問(陳明)

        欄目:李零《喪家狗》
        發(fā)布時間:2010-03-14 08:00:00
        標簽:
        陳明

        作者簡介:陳明,男,西元一九六二年生,湖南長沙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儒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湘潭大學碧泉書院教授。一九九四年創(chuàng)辦《原道》輯刊任主編至二〇二二年。著有《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維》《文化儒學》《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對談錄》《儒教與公民社會》《儒家文明論稿》《易庸學通義》《江山遼闊立多時》,主編有“原道文叢”若干種。

         

         

         
         
        記者:李零認為對他的批評更多的是集中在個人上,而你是率先指出他是“憤青”的學者,你認為憤青的身份與他的觀點本身有什么聯系?
         
        陳明:憤青是指一種思維方式,情緒支配理性。以李零的學術素養(yǎng),不可能得出他書中的那些結論。合理的解釋就是指桑罵槐,當年的《河殤》就是這樣。現在的言論空間有拓展,還這樣拿文化給政治替罪,往大說會掩蓋問題癥結,往小說暴露自己怯懦無能。那次會上他說如果批評社會就是憤青,那他就是憤青。這完全是偷換概念以博取同情。至于提到文革,是因為文革以反傳統(tǒng)為話語特征,而他自己也承認文革受過刺激。秦暉已經說過刺秦才是好漢,沖著孔子揮大刀片子算什么角色?孔子只是一介書生??!
         
        記者:從李澤厚到錢穆,從于丹到李零,都對論語進行了解讀,作為讀者,如何識別和選擇呢?
         
        陳明:我建議先看楊伯峻。他的書從訓詁的角度幫讀者把文字梳理通順了。至于思想意義的獲得,這就需要看各人的見識、修養(yǎng)、造化了。李澤厚的哲學性、錢穆的儒家傾向,各有千秋。在有了一定基礎后,再去選擇不遲。
         
        記者:不斷對傳統(tǒng)經典進行研究,讀者也出現熱讀論語的風潮,國學熱真的出現了嗎?
         
        陳明:每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的經典,大家都對有所認知不僅正常也很必要,如“圣經”之于基督教國家、“古蘭經”之于伊斯蘭國家?!罢撜Z”是我們的基本經典,大家對它有了興趣,表明人們在溫飽之后、在知識之外還希望知道一點人文的東西,這是好事。這和國學有關系,但并不是一回事。
         
        記者:那么,我們到底該怎樣閱讀經典?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
         
        陳明:錢理群說要讀原著,這當然是沒錯,但對老百姓來說原著讀得懂嗎?這就難免需要導讀。李零自己就在搞這個嘛。我對于丹搞的東西沒有什么好感,但覺得也沒什么不正常,《解毒于丹》發(fā)布會上我就沒說什么。李零情況就不同了,明明是情緒發(fā)泄卻打著學術的幌子,好像眾人皆醉他獨醒。他說自己“自娛自樂”?這可是他課堂上的講稿??!還印成術往市場上銷――玩得也太大了點吧?
         
        閱讀經典,溫情和敬意我認為最重要,因為它會使你收獲更多。
         
        就李零《喪家狗》爭論答《東方早報》記者問
         
        1、上月參加這個研討會,你預想到之后會有那么大的爭論嗎?回過頭來你怎么看這個研討會?
         
        陳明:意料之中。因為《論語》很熱,各種思想目前糾結沖突很厲害,媒體也去了很多。正因為知道會有發(fā)酵效應,當時許多可以說的話我都沒有說,例如李零說如果批評社會就是憤青的話自己就是憤青,例如錢理群說李零跟魯迅一樣反對中華文化殖民主義等等。
         
        這個研討會本身是為圖書出版造勢的公關活動,我當然要遵守起碼的禮貌或客氣。我感覺與會的專家學者們與這本書的主題不是很搭界,很多甚至也沒怎么看書的內容。所以談不上真有什么研討的可能。但是,從一些相互理解的出入,也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某種混亂,譬如說錢理群一會說“喪家狗就是有自己的理想,不斷的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但是還不斷的尋找。”一會又說李零是用這本書反對當前的儒家文化傳播:“現在李零說孔子是‘喪家狗’,怎么向全世界提供資源?我認為他是有這個針對性?!钡酵醯煤衲抢?,則說“做王者師是儒家根本的想法,……如果沒有想做王者師,人就不會成為喪家狗。”
         
        你不覺得可笑么?
         
        2、你怎么看蔣慶他們的言論?
         
        陳明:我跟他們聯系不多,對于儒學等理解也不太一樣。從網上看到那些話,感覺他們好像是哪本武俠小說中的天山派――我更喜歡楊過那樣的獨行俠。這篇“學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是很偶然才一個晚上寫出來的,幾個朋友覺得我的發(fā)言不錯;本來只是路見不平吼一聲就算了,就像辦《原道》也只是從直覺開始,因斗氣堅持一樣。我不知道他們會怎樣回應?
         
        3、不批于丹批李零,有人說是因為于丹讓《論語》熱讓你們更有飯吃,而李零砸了你們的飯碗,所以你們區(qū)別對待,你怎么看?
         
        陳明:于丹講過以后人們對《論語》的認知度提高,這使我們的社會更趨于正常――看看別的國家對《圣經》、《古蘭經》的認知吧。如果這能帶來更多的飯吃,當然是好事!我在《解毒于丹》的發(fā)布會上說過,于丹講的是自己的心得體會,你犯不著當真。掙錢,是人家的機會和本事,更不要去較勁。
         
        毀傳統(tǒng)就能砸我們的飯碗?那五四不早就砸光了?李零他自己還靠這個吃飯、發(fā)財呢!
         
        4、《喪家狗》你認為最大的硬傷在哪里?最讓你氣憤的地方是什么?
         
        陳明:硬傷是指桑罵槐策略導致的扭曲文本、厚誣古人的思維和心態(tài)。像說孔子的圣人是學生給吹出來的,如果他的粉絲不能把他吹成圣人,就屬于硬傷。
         
        最讓我氣憤的是他說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四位先生寫的“新儒家宣言”空洞、滑稽――尤其滑稽二字。
         
        5、李零和其他人都說喪家狗是個中性詞,是你們感情用事不滿意這個詞,你怎么看?
         
        陳明:是不是一會兒褒義一會兒貶義就成了中性?要罵干脆就像王朔一樣破口大罵,我也佩服你流氓得到家?,F在這樣一片混亂,完全是賣弄聰明反而暴露了怯懦,太不值了!